維生素、微量元素、多種益生菌、多種水果原漿……奶茶杯身上動輒一兩頁的配料表、營養成分,仿佛在努力打破消費者對奶茶“不健康”的偏見,放心去購买。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茶飲市場掀起了一場“基底乳”升級大战,多家茶飲品牌紛紛公开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與植脂末劃清界限。繼卷顏值、卷價格、卷聯名之後,如今茶飲行業又开始“卷”配料表,但這樣真得能讓消費者喝到健康嗎?
△藍莓牛油果酸奶奶昔的配料表
一杯酸奶含9種益生菌,是“真健康”還是“假噱頭”?
11月21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南京一家現制酸奶飲品的品牌門店,該店內銷售的酸奶、奶昔單價大多在20元至30元之間,個別價格達到40元以上,與以往簡單的標籤不同,如今杯身上可以直接看到飲品的配料表。記者購买了一杯藍莓牛油果酸奶奶昔,可以看到配料表顯示該酸奶由優質藍莓、新鮮牛油果、草原酸奶組成,同時還特別注明草原酸奶包含唾液鏈球菌嗜熱亞種、兩歧雙歧杆菌、動物雙歧杆菌乳亞種等9種活性益生菌。
“杯身貼上配料表是今年10月中旬开始的,根據每款酸奶口味的不同,配料表前兩位會有所變動,但最後的基底——草原酸奶和其含有的9種活性益生菌名稱是不變的。”酸奶店的店員告訴記者,貼出配料表是爲了讓消費者更直觀地了解到飲品裏面都有什么,喝得更放心。
“店家這種做法讓我覺得還挺真誠的。”一位正在門店購买酸奶的市民蔡女士說,她在減肥,需要控制體重,买到貼有配料表的酸奶,可以讓自己更好地衡量一下熱量,像喝了一杯酸奶,晚飯就不打算喫了,而且這種明示的配料表讓人覺得安心。
不過,也有消費者認爲這就是炒作。“感覺商家只是寫出了部分配料表,糖漿什么的都沒寫出來,我不相信裏面沒有放糖。”00後小陳告訴記者,況且每種成分也沒有標明克重比例,感覺只是爲了營銷產品,讓消費者覺得喝起來很健康。
△奶茶品牌上线“熱量計算器”
茶飲行業“卷”起來,多家品牌公开配料表、營養成分
現代快報記者調查發現,貼出配料表的不光有自制酸奶店,還有不少茶飲品牌开始“卷”了起來。今年9月份,有奶茶品牌上线了“熱量計算器”,公布了主要營養成分,寫明產品熱量、蛋白質、反式脂肪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近日,另一家茶飲品牌也一口氣公布了40多款茶飲產品的配方原料、營養成分和原料溯源信息,並在頁面最下方附有“營養成分檢測報告”,每一個公开配方的產品都有多項“品質保障”。以水牛乳焙茶爲例,配方頁面會強調牛乳是“無奶精零添加”,就連蔗糖也要強調是“純粹真蔗糖”,並附加上檢驗報告。
△酸奶杯壁上的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
而在網友眼裏“卷”得最誇張的,要數上海的一家酸奶品牌,其杯壁上貼的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就多達4張,益生菌、維生素、微量元素密密麻麻,佔據半個杯身。網友辣評:“這是喝一杯元素周期表”。不少網友因獵奇心態去購买,“好喝,抵飽,就是太貴了!”“我覺得不值45元一杯,特別酸。”“我买過一次,喝了以後一直在上廁所,是不是菌群發揮了作用?”
爲何品牌會選擇主動公布配料表和營養成分呢?據業內人士透露,今年以來,茶飲市場掀起了一場“基底乳”升級大战,多家茶飲品牌紛紛與植脂末劃清界限。主動公开配料表和營養成分,一方面是品牌回應消費者對茶飲產品健康的關切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品牌繼卷顏值、卷價格、卷調性、卷聯名之後,推出了一種新的競爭方式。
專家:對身體是否有益卻是未知數
“看不懂,真的對人體都有益嗎?”除了對口味的評價,一些消費者對配料表也有質疑。不少人表示,“只想簡簡單單喝個奶茶开心一下,這么多東西看着好害怕。”
在看過這兩款標明添加了益生菌和維生素礦物質的酸奶後,江蘇省營養學會公共營養師培訓辦公室主任顏曉東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從目前來看,消費者可以放心購买飲用,對人體沒有危害。
“益生菌確實對調理胃腸道甚至改善人體的代謝狀態都是有益的,但僅靠一杯酸奶就想實現,有點不切實際了。”顏曉東說,想通過補充益生菌改變人體的腸道菌群結構起碼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量夠大,食用的時間夠長,而且停止補充後其健康效益會逐步消退。二是人體的胃含有胃酸(也就是鹽酸)具有殺菌作用。絕大部分細菌(包括益生菌)在胃中會被殺死,真正能進入腸道並定植的比例很低。
“公开配料表這種行爲在注重食品健康的當下,無疑是給消費者喫了一劑‘定心丸’,讓大家在消費時更放心、更安心,但不是營養元素多就代表人體都能吸收。有些營養成分標示單位是毫克(mg),有的卻是微克(ug),只是一眼看過去數值很高,人體能吸收多少,其實是個未知數。”不過,在顏曉東看來,如果品牌真能做到和公开內容一樣“真材實料”,不再有添加植脂末、虛假宣傳等問題,對消費者來講也是一個好事。(部分圖片爲網絡截圖)
(現代快報全媒體)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酸奶、奶茶配料多到一張紙放不下?茶飲界又开始“卷”了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01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