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美酒名茶 五糧液深度參與首屆鏈博會 向世界講述和美白酒故事

五糧液深度參與首屆鏈博會 向世界講述和美白酒故事

by admin - 2023-12-01 74 Views

作者:陸之梅

近日,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在北京开幕。本次博覽會以“鏈接世界 共創未來”爲主題,着力促進上中下遊融通、大中小企業銜接、產學研用協同、中外企業互動,旨在打造推進高水平對外开放的新平台、推動建設开放型世界經濟的新實踐。

五糧液(證券代碼:000858.SZ)作爲“官方合作夥伴”以及“官方指定白酒”,深度參與到本屆鏈博會,並精心打造了富有東方美學韻味的主題展廳,系統呈現了白酒產業鏈盒、箱、瓶、標、蓋縱深全覆蓋的產業體系,全景式立體化展示出了“種子到美酒”的生產生態鏈,“包裝到物流”的產業供應鏈,以及國內外營銷網絡多維“鏈接世界和美”的消費與服務雙向鏈,着力講好五糧液和美之鏈,讓受衆更加全面地感受“大國濃香 和美五糧 中國酒王”背後的故事。

堅持綠色發展 展現“鏈主”本色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一直以來,白酒橫跨一二三產業,具有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的獨特優勢。據了解,爲助力農業供應鏈穩定、健康、高質量發展,五糧液積極布局以宜賓爲核心、四川爲主體,兼顧國內部分釀酒專用糧優質產區的原糧供應體系,目前已建成標准化釀酒專用糧基地115萬畝,“十四五”期間將升級至200萬畝,助推當地農業發展向“提質、增收、可持續”轉變,以專用糧基地建設助力綠色種植。

不僅如此,如今五糧液更以深入科研、領先技術、生態模式賦能等方式,全鏈條拓展農業綠色發展空間。

展开全文

其中,在科研方面,五糧液聯合相關部門成立中國白酒釀酒專用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聘請國內頂級的院士進行專用糧品種研發、標准制定、種植與收儲、循環利用和食品安全等專項攻關,着力解決重大關鍵性、基礎性和共性技術問題,爲釀酒專用糧產業發展和中國白酒品質提升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而在技術方面,五糧液則主導开發了一套智慧農業溯源管理系統,利用衛星測繪、衛星遙感技術,氣象數據、物流大數據等,實現精准種植、信息管理、品質溯源,對專用糧基地數字化、可視化、信息化管理,確保原糧100%可預檢、可追溯、可管控,以智慧農業種植管理體系提升原糧“種、收、儲、運、交”全過程效能。

此外,在生態模式打造上,五糧液更通過將原糧種植與文旅觀光、美麗鄉村等融合,因地制宜採取本地定制、核心示範、战略合作等模式,建立盈利有保障的驅動機制,打造農旅融合樣板、旅遊攝影網紅打卡點,推動農戶在家就業,推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可以看出,五糧液正在積極發揮產業鏈“鏈主”作用,以食品工業高端化、健康化、綠色化爲前進方向,並將其轉化成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化、生態化的內生動力,在發展三農和鄉村振興方面貢獻“中國酒王”力量。

深入踐行綠色發展 全產業鏈優勢漸顯

當下,低碳發展已成爲可持續發展圍繞的重點命題之一。保護賴以生存的環境和地球,促進社會長遠的共同繁榮,是全球認可的公約數。而站在企業角度,踐行可持續發展不僅展現的是企業的責任擔當,更代表了企業應對變化的適應力,以及實現長期的、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的能力。作爲中國白酒生態標杆,五糧液同樣將綠色發展融入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

據悉,五糧液正全面推進“零碳酒企”建設,大力打造生態化園區,並致力於全面實現生態化生產,更堅持提供生態化產品,從釀酒生態保護、原糧有機種植、純糧固態發酵、無害包裝材料等方方面面入手,打造綠色白酒品牌。對此,五糧液也表示,將始終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以綠色產品、優質產品持續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而五糧液在綠色發展上的努力,也得到了多方廣泛認可。公开信息顯示,五糧液已成爲國家首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國家級綠色工廠和行業首家綠色設計示範企業。

如今來看,五糧液顯然已經發展成爲以酒業爲主業,涵蓋綠色包裝、機械制造、智慧物流、金融投資和大健康產業的多元化大型產業集團。且近年來,更通過向上延伸產業鏈、推動供應鏈體系改革等舉措,構築了“從一粒種子到一滴美酒”的全產業鏈一體化質量管理模式,並從原酒生產的每個工序到成品酒的運輸、倉儲、交付的每個環節,全流程可管控、可追溯,實現了白酒縱深產業鏈的全貫通、全覆蓋,全產業鏈競爭優勢得到持續增強。

和美鏈接世界,共創美好未來。我們相信,借助鏈博會、APEC、博鰲亞洲論壇等高端平台,隨着中國文化中的白酒價值表達持續輸出,五糧液“大國濃香 和美五糧 中國酒王”的金字招牌將愈加閃亮奪目。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廣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五糧液深度參與首屆鏈博會 向世界講述和美白酒故事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02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