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由中國酒業協會指導,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品味450年,名酒榮耀鑑新篇”瀘州老窖專場鑑評會,在北京圓滿收官。作爲瓶儲年份酒概念的开創者,2023年,瀘州老窖以瀘州爲原點,走過上海、武漢、深圳等城市,與全國各地的瓶儲年份酒愛好者、中國白酒專家見面,分享瓶儲年份酒的收藏價值、文化價值和品飲價值。
活動現場,中國食藥促進會發酵食品專委會專家顧問、酒界泰鬥周恆剛之女周心明,爲大家帶來了《濃香裏的歲月》精彩分享,傾情講述其父親酒界泰鬥周恆剛與瀘州老窖的動人故事和難忘記憶。
周心明女士分享《濃香裏的歲月》
周心明女士回憶,自己長期跟隨周老在全國各地指導白酒產業發展,釀酒工藝技術的指導傳授,父親在工作中的嚴謹態度,與對釀酒工藝的鑽研精神,以及對自己做人做事的嚴苛要求,都深刻印刻在心裏。
在這次“品味450年,名酒榮耀鑑新篇”的活動上,周心明回顧瀘州老窖蟬聯五屆“全國名酒”稱號和瀘州老窖的發展歷程:
我認爲,瀘州老窖是“濃香文化的締造者、濃香標准的制定者和濃香品牌的塑造者。”我的父親周恆剛先生曾擔任過第二、三、四屆全國評酒會專家組組長,父親是劃分白酒香型的开創者,是名酒評選的見證者,是連續三屆給國家評委出題打分的主考官。他主持全國第二屆評酒會,評選出八大名酒,他提議並起草了中國白酒香型標准,其中確立了以瀘型酒爲典型代表的瀘州老窖特曲成爲濃香型白酒的標杆。這個標杆,讓他心心念念想到瀘州老窖看看。
今天在活動現場,我專門帶來了幾張珍藏的照片和大家一起回望真實的歷史面貌。
圖片故事一:走進瀘州老窖國寶窖池
△1989年,周心明隨同父親考察瀘州老窖
這張照片是我父親第一次來到瀘州老窖國寶窖池參觀,他不僅知曉了龍泉井的故事,還品嘗了剛從國寶窖池蒸餾出的新酒,他說:“活文物是瀘州老窖人的福祉,能釀出液體黃金,是你們的真功夫,這酒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國內酒界泰鬥們也一致認爲“瀘州老窖代表了中國釀酒業的最高水平。”
圖片故事二:技術人員必須要下基層
第二張照片是1989年在瀘州老窖的瀘型酒質控中心,父親在調研質控中心的管理及人員情況後,給當時的管理層提出了一個要求:“技術人員必須要下基層,到一线鍛煉。”四十余年來,瀘州老窖不管如何發展,仍然堅持這條鐵律,而且寫進了管理規定中,我個人是尤爲欽佩的。
△1989年,周恆剛與瀘州老窖科研所成員合影
圖片三:爲瀘州老窖題字“濃香正宗”
第三張圖片是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當時正值濃香型白酒爆發的黃金期,各地酒廠爲了拓展自身銷路,紛紛打着“濃香正宗”的旗號。我父親知道此情況後,便同相關專家研討並表示:“白酒香型可以再創,但標杆不容撼動,瀘州老窖就是濃香型白酒的代表,是一面旗幟,一個標杆!”他在瀘州老窖親筆寫下“濃香正宗”四個大字。
酒界泰鬥秦含章先生也說過:“研究瀘州老窖,全面分析化驗,以此作爲依據來制定國家標准,人們才知道它是濃香型白酒的鼻祖。”可以說“濃香正宗”爲瀘州老窖乃實至名歸。
△1989年,周恆剛親筆爲瀘州老窖題寫“濃香正宗”四個大字
圖片四:最後一次在業內授課
第四張圖片是2002年,60集大型紀錄片《黃帝內經》上映,其中“對酒當歌”一集在瀘州老窖拍攝,影片中,我父親講述了“醫”的繁體字和酒有着密切關聯,“酒藥同源,古人也”,這次也是父親最後一次在業內授課,他的身影定格在瀘州老窖裏,成爲永久的懷念。
△2002年,《黃帝內經·對酒當歌》紀錄片中周恆剛講解酒藥同源的故事
這張圖片是2018年瀘州老窖在國窖廣場隆重舉行“紀念中國白酒泰鬥周恆剛誕辰100周年”活動,包括中國酒業協會領導及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皆出席了本次活動,對於此次活動的籌辦,我本人非常感謝瀘州老窖的支持。
△2018年,瀘州老窖國窖廣場隆重舉行“紀念中國白酒泰鬥周恆剛誕辰100周年”活動
以上這些有溫度的圖片,記錄下父親與瀘州老窖深厚的感情與淵源。今年是個特殊的年份,是1573國寶窖池群持續釀造的450年,我愿意把父親珍藏多年的兩瓶老酒回贈給瀘州老窖留作紀念。這些小酒版是賴高淮賴老即將離开他鐘愛一生的瀘州老窖崗位時,由許德富許總陪同到北京送給父親的。
我記得賴老說道:“小許呀,認識周工家了,以後瀘州老窖的事就由你來聯絡了……”這是一幕真實版的師徒傳承!也是幾十年無法割舍的情懷與傳承的最好見證。
△周心明女士把其父親酒界泰鬥周恆剛珍藏多年的兩瓶老酒回贈給瀘州老窖
這款小容量的異型瓶酒,在父親的酒櫃裏擺放,因它小而美、小而精的模樣,常有親戚朋友想要父親贈予,但因父親愛不釋手不舍得給,還風趣地說大瓶喝着痛快,這小酒兩口就沒了,所以小酒便留到現在。今天送小酒回家,我想這也是父親的心愿。
這兩瓶酒一瓶是20世紀80年代的52%vol 250g的瀘州老窖特曲(瓦罐瓶) ,另一款是20世紀90年代的52%vol 137.5ml的瀘州老窖特曲(異型瓶)。這兩瓶酒,寄托着老一輩釀酒人的無限情感與精神傳承。
△瀘州老窖博物館館長楊辰(左)代爲接收周心明女士(右)捐贈的老酒,楊辰館長爲周心明女士頒發名酒收藏家證書
周心明女士捐贈的兩瓶瓶儲年份酒由瀘州老窖博物館館長楊辰代爲接收,楊辰館長亦爲周心明女士頒發名酒收藏家證書。歲月傳承匠心,濃香珍藏經典,瀘州老窖國窖人定當爲講好濃香四溢的中國白酒故事而不懈奮鬥。
以下附文,致敬中國酒業匠心傳奇。
致敬引領中國酒業前行的殿堂級大國工匠
文/葉歌
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同時又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爲表現。工匠具備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優良品質。中國經濟加速前行需要大力弘揚敬業樂業、至臻至美、知行合一的工匠精神。
中國白酒取得的釀造成就,得益於一代代釀酒工匠的執着與堅守,傳承與弘揚。匠人匠心,成就匠品精品。秦含章、周恆剛、沈怡方、賴高淮、季克良等更多的大國工匠,樹立了時代的榜樣力量。現在的中國酒業,依然有他們的動人傳奇。
秦含章:中國釀酒產業宗師
中國酒業泰鬥秦含章是我國老一輩科學家、工程師,是釀酒界的“一代宗師”,也是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和工業發酵與釀造技術的拓荒者和學術帶頭人。他學識淵博,造詣精深,理論聯系實際,積極培養青年一代,桃李天下,爲推動我國釀酒工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秦含章一生胸懷報國之志,情系釀酒事業,在我國白酒、啤酒、葡萄酒、黃酒生產技術的改造、創新與發展上成就卓越。“茅台工藝試點”“汾酒試點”更是奠定了中國白酒產業快速發展的堅實基礎。
秦含章撰寫的《新編酒經》一書對發展我國酒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參加《中國大百科全書》的編纂工作,榮獲原國家新聞出版署頒發的榮譽證書及金質獎章;三度在法國調查研究葡萄釀酒的科學技術,把國外的生產經驗運用到我國的實際生產中,從而寫出《葡萄酒的科學技術》等專著。
幾十年來,他撰寫的科研報告、論文和著作以及與他人合寫的書共計40余部,近6000萬字。他在中國食品、輕工科技領域奮鬥近七十年,被尊爲中國食品工業奠基人和酒界泰鬥。
周恆剛:白酒科學巨匠
周恆剛爲中國白酒的技術進步和健康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他是將現代科學技術同中國傳統白酒緊密結合,並進行开創性研究的奠基人、拓荒者和創新者。他在中國白酒界的地位,相當於袁隆平之於水稻、李四光之於地質。他逝世之後,茅台、瀘州老窖、黃山頭三家酒企分別爲他塑立銅像。
周恆剛組織領導中國白酒科學研究、生產工藝試點工作,他的成就促進了中國白酒的科學發展,他嚴謹的治學態度,實事求是、剛正不阿的高尚品格和一生對釀酒事業的執着精神是廣大從事釀酒科研、生產工作者的寶貴精神財富。
周公爲酒而生,創白酒大法,立品評細規,理論實踐雙开拓,終成業界泰鬥。揣總理手諭,茅台試點,揭千古之謎。施北鬥計劃,黃山攻關,憑生態絕技。
周恆剛既是我國白酒行業的知名學者,又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开拓者。他不但是白酒試點的創造者,爲酒業留下影響深遠的技術研究,更爲酒業培養了一批行業專業人才,帶出一支完整的專業隊伍。中國白酒品評鑑賞工作體系建立,也凝聚着他的心血。先後主持的煙台試點、茅台試點等試點工作,不但推動白酒行業跨上新台階,更在這一過程中影響了一代年輕從業者。近60年時間裏,他深入企業一线,解決了大小酒企無數疑難問題,提出生產、技術、質量、香型等許多方面的獨到見解,爲中國白酒开啓現代化奠定了基礎,是中國酒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代宗師”。
沈怡方:倡導中國白酒科技創新
沈怡方是一位一生勇於探索,堅持科技創新的大國工匠;一位繼往开來,开啓酒文化時代新風的一代宗師;一位高瞻遠眺,引領整個行業進行战略思考的酒界泰鬥。沈怡方一生都在積極倡導和不斷實踐着白酒的科技創新發展。
他從業60多年來,從早年率先提出細菌發酵在白酒釀造中的重大作用,到運用科技手段對白酒風味成分進行科學檢測分析,芝麻香白酒釀造工藝及其風味的探索與提升以及對白酒感官品評進行科學總結;確立香型風格標准,參與和主持全國品酒大會,推動新工藝白酒技術工藝創新發展,直到晚年對淡雅濃香型白酒風格流派的確立,主動推動蘇魯豫皖白酒板塊战略崛起,在全行業首創中國酒道文化及其主張。他在白酒行業的技術創新與提升發展中,在推動產業由傳統作坊式向工業化現代化飛躍的歷史進程中,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白酒領域辛勤耕耘60載,鑄成以創新驅動發展的豐碩成果。1984年,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聘任沈怡方擔任第四屆全國評酒會專家業務副組長,完成了國家名酒評選任務。1988年擔任第五屆全國評酒會專家組組長,主持了第五屆白酒國家評委考評和全國名酒評比活動。2000年繼續受聘擔任第六屆白酒國家評委考評專家組組長,主持了第六屆白酒國家評委的換屆考評工作。
沈怡方在我國白酒產業健康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爲白酒行業培養了大量科技人才,同時也爲完善我國白酒行業科技隊伍和健全白酒科研技術體系作出貢獻。
賴高淮:求證探索釀酒之道
在長達60年的歲月裏,賴高淮以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守候着酒的聖地。首創人工培養老窖泥,爲濃香型白酒的發展打开大門;帶領攻關組解決老窖不出酒的疑難問題,以自己釀酒的經驗與天賦,挽救瀕臨荒廢的國寶窖池;以精湛的勾調技術,培育五湖四海的學生。賴高淮榮獲國際釀酒大師、酒界泰鬥的稱號。
賴高淮1979年主持完成科研項目“人工培育老窖泥技術”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88年主持研發“計算機勾兌技術”榮獲原商業部科技成果二等獎;1986年編著出版書籍《四川名優白酒勾兌技術》,2002年編著出版書籍《新型白酒生產工藝與勾調技術》;編寫並發表了《瀘州老窖大曲酒工藝技術研究》《濃香型白酒勾兌技術》《濃香型白酒生產工藝學》《大曲酒釀造化驗分析方法》等數十篇論文和作品,對白酒行業的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賴高淮求證探索釀酒之道,歲月積澱匠心敬業。他是瀘州老窖酒釀制技藝傳承人,在釀酒歲月裏與酒結緣,人生軌跡上留下了無數釀酒人敬仰的輝煌成就。發現窖池中的微生物群,解決老窖不出酒疑難,挽救瀕臨荒廢的國寶窖池,200萬字的釀酒手稿,桃李滿天的人才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功勞薄上是賴高淮爲中國釀酒業留下的無數寶貴財富。
賴高淮一生致力於中國傳統白酒釀造工藝的傳承、求證與不斷探索,其敬業精神與謙遜魅力爲業內人所敬仰和稱道。堅持著書傳道、堅持开課授業,爲中國酒業整體釀造技術的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
季克良:褪盡鉛華,堅守本真
年近耄耋,目光如炬。歲月未曾辜負這個歷經滄桑的老人,他付出一生的時間給茅台,引領一個小酒廠變成白酒行業巨頭,成就商業品牌的巔峰。他就是季克良,一代釀酒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將畢生心血奉獻給國家和釀酒事業,季克良對人生理想的堅定信念和不懈追求精致、踏實的工作態度和強烈的責任擔當,塑造了一代酒神級人物。1960年考取無錫輕工業學院,學習食品發酵專業。4年後,走進貴州茅台酒廠工作,這也成爲改變他一生的轉折點。
季克良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離休後仍然關注着企業和行業的發展。由他主持並制定的《貴州茅台酒標准》填補了國家醬香型白酒技術標准的空白,爲醬香型白酒乃至中國白酒事業的傳承與發展作出貢獻,是當之無愧的大國工匠。
從事茅台酒科研及管理,季克良始終致力於推動企業科技發展及行業技術進步,全面構建了茅台酒科研工作體系,提出並形成了系統的釀酒科學理論和應用體系,引領茅台科技工作取得長足進步,有力推動了企業整體跨越式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同時爲行業整體技術進步作出積極貢獻,受到業內外高度贊譽。
如今的季老仍活躍在酒界、釀酒企業一线。人們隨時會看到80高齡的季老行走於釀酒路上的身影,聽到他出席相關場合的平實言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中國酒道代代相傳 酒界泰鬥周恆剛之女周心明女士用圖片講述匠心傳奇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04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