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附近有一條小喫街,說是小喫街,其實只能說是零星那么四五個門臉房撐起來的小步道。
平日經過,鮮有顧客光臨,中午晚上到了飯點,也很少遇到顧客坐滿的情況,更不用說排隊等位了。
即便今日回想起來,我都無法以准確的判斷來區分這幾家小喫店如何各具特色,若是有人告訴我,這一條小街的某種食品都是出自同一家工廠的手筆,我也不會感到驚訝,
在我看來,早上,他們都賣燒餅餛飩,也賣油條烤腸,晚上,這家賣蓋碼飯,另一家賣蓋澆飯,還能湊出一個賣木桶飯的店家,
假若有人非要硬生生的說這種景象是“百家爭鳴”,恐怕還輪不到我第一個站出來指責這種可笑的吹捧。
可恰恰就是這條不起眼的小喫街裏,出現了一家網紅店。
起初我確實不知道這裏有家網紅店,直到後來我驚訝的發現,以前門可羅雀的某個小店前突然就變得門庭若市了。
等我有機會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的時候,那個曾經喫完就走的小店,現在不僅要排隊,
還居然發上號了。
也就是說,如果手裏沒號,排隊也進不去。
可問題是那裏面就三張桌子,還就是個喫米飯炒菜的小店,不僅毫無特色可言,甚至我一度懷疑這家店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換一個老板,
畢竟這是一個看起來不“接力跑”就經營不下去的地方。
怎么突然之間就火了呢?
處於嚴謹的態度,我沒有領號,在排隊人員的注視下,我走到店門口,朝着店裏瞥了一眼,
“哎你別插隊,你沒號插隊也沒用!”
我忽視了不知從哪裏發出的善意提醒,瞥了一眼才發現,這裏確實變得跟以前不同了。
以前三張桌子,現在變成四張了。
除此之外,炒的菜還是那幾道菜,主食也沒有任何新花樣,甚至那滿是油污的掛牆菜單,連位置都沒有絲毫的改變。
這是怎么了呢?
本着“來都來了”這句自我調侃的戲言,我拿了號,排了隊,
即將做一件我有生以來爲數不多的,足以成爲我自嘲史中不可磨滅的荒唐事。
那就是,我決定認真喫一次這家小店的米飯炒菜。
如果說排隊時看到那些拍個不停的人讓我开始相信“也許這家店真的超越我的想象”,那么落座之後鄰桌時不時發出的,盡管在刻意壓低聲音但我仍然聽到的驚呼聲便讓我愈發對這家店的好奇轉爲一種神祕,
因爲喫飯的人很多,還有一對情侶跟我拼桌,女方問我是不是本地人,我說是的,而且就住附近,然後女方就發出感嘆聲,說我住的地方附近有這么個寶藏小店真是太幸福了,
我不知該如何回話,只能以善意的微笑回應。
我點了一道炒雞丁,以前這家店沒有這道菜,或者說以前這道菜的名字叫:雞丁蓋飯。
現在分开了,飯就是飯,菜就是菜,
菜是一份錢,飯是另一份錢。
而且看網上說,這是他們家的招牌。
沒過多久,熱氣騰騰的炒雞丁便被有些不耐煩的店員端上了桌,怎么說呢,這炒雞丁,炒的鍋氣是有的,雞丁的樣子有種不容置疑的威嚴,因爲加了點甜面醬,這黑色的醬汁配上略帶焦黃的雞丁,給我一種“你讓我怎么誇他都是一盤炒雞丁”的獨特氣質。
我喫了幾口,拼桌的情侶也喫了幾口他們的菜,我們面面相覷,男方小聲的問我,
大哥,你覺得好喫嗎?
我看着他,嘴上嚼了幾下,沒說話。
男方點點頭,女方也點點頭,我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明白我的意思,也不知道有些話如果直接說出來會不會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但我覺得,如果他們沒喫的時候可能不知道我什么意思,但如果喫了,
就算我只是看着他們,他們也該明白我的意思。
臨走時,我看了店門旁的告示,新帖的告示。
告示裏簡單介紹了這家店的發展史,以前是小喫攤,然後“悟道了”。
以前是小喫攤主,現在是網紅博主,悟道之路,清晰明確。
我離开的時候,回頭看了一眼跟我拼桌的情侶,他們喫的很慢,我認爲可能不是特別難以下咽的緣故,主要是喫一會兒,拍兩張照片,
我想,他們也許找到了“值回票價”的竅門,
但對於我來說,這賠了本买賣做的,
讓我連發個朋友圈的想法都沒有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以前就叫小喫攤主,現在尊稱網紅店主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09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