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荸薺、豬瘦肉各150克,花生油50毫升,洋蔥30克,鹽、味、豆豉適量。
做法:
●荸薺去皮洗淨,切成薄片。
●豬瘦肉洗淨,切成小薄片。
●洋蔥洗淨,切成絲。
●油鍋燒至六成熱,將豬瘦肉片與荸薺片同時倒入,用大火翻炒數遍,放入洋蔥絲,待洋蔥絲散出特殊香味後,加鹽、味精調味。
●豆鼓用少許清水泡一下,連水一起放入菜鍋內,待豆鼓水沸再稍煮即可。
食療作用:此道菜具有滋生津液、清瀉肝熱、利導小便的功效,是高血壓合並糖屎病患者的理想佳餚。
材料:水發黑木耳、鹽各適量,香菜、黃瓜、蔥白各1根,蒜5瓣,醋、辣椒油各2小匙,紅椒絲、香油、花椒油各少許。
做法:
●水發黑木耳洗淨撕小片;黃瓜去皮,切4瓣,去瓜瓤,拍破切厚片。
●蒜切末,香菜切段,蔥白切絲。
●將處理好的黃瓜和水發黑木耳放入碗中,加入材料中的所用調料,放入蔥絲、香菜段、蒜末拌勻,撒紅椒絲點綴即可。
食療作用:此道菜清熱生津,健美減肥,適用於單純性肥胖症。
材料:苦瓜200克,藕絲150克,紅椒絲、南瓜絲各50克,姜絲、鹽、味精、白糖、醋各適量。
做法:
●將苦瓜去籽、切絲。
●鍋放水燒沸,倒入苦瓜絲、藕絲、紅椒絲、南瓜絲,加點醋,汆燙至斷生,備用。
●油鍋燒熱,下姜絲炒香,倒入藕絲、苦瓜絲、紅椒絲、南瓜絲,加鹽、味精、白糖.翻炒均勻即可。
食療作用:本品具有清熱解毒、滋陰生津、健脾开胄的功效。苦瓜煮水擦洗皮膚,可清熱rL癢祛痱;苦瓜、雞蛋同食能保護骨髂、牙齒及血管,使鐵質吸收得更好。注意苦瓜不要一次喫得過多。
材料:鮮蝦4只,瘦豬肉150克,發好的魚肚300克.山藥30克,苦瓜100克,鹽適量。
做法:
●鮮蝦去須.除蝦线,洗淨;苦瓜去瓤,洗淨,切段,備用。
●豬瘦肉洗淨切塊,放入沸水中汆燙去血水,撈出;魚肚用鹹水衝淨切段:山藥洗淨切塊備用。
●向鍋內注入適量的清水,將魚肚段、豬瘦肉、山藥塊一同放入鍋內,大火煮20分鐘,然後放入苦瓜段小火慢煲.40分鐘後放入鮮蝦,直至鮮蝦變爲津紅色以後,再以鹽調味即可食用。
食療作用:此湯具有解毒、補氣益精、止渴消暑的功效。另外,魚肚性滑,味甘、鹹,歸腎、肝經,中醫認爲,其其有益肺、補心、消瘦、滋陰補陽等功效。但是虛火喉痛、感冒未愈者不宜食用。
材料:赤小豆50克、烏雞半只、荸薺、姜、蔥,高湯、料酒、胡椒粉、紅棗、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將赤小豆用溫水泡透,烏雞處理幹淨,切成塊,荸薺,姜去皮切片;蔥切段。
●鍋內燒水,待水开時,投入烏雞塊,用中火煮3分鐘至血水盡時,撈起衝淨。
●砂鍋中放入赤小豆、烏雞塊、紅棗、荸薺片、姜片.再注入高湯、料酒、胡椒粉,加蓋,用中火煲开.再改小火煲2小時,調入鹽、味精.繼續煲15分鐘,撒上蔥段即可。
食療作用:此湯具有健脾益胃、利尿消腫、補虛補血的功效,適合脾胃不和,月經不調者食用。
材料:西瓜皮200克,赤小豆25克冬瓜皮100克。
做法:
●西瓜皮、冬瓜皮洗淨,切塊:赤小豆泡水發开。
●將做法1中處理好的材料都放入砂鍋後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煮大約30分鐘,濾渣取汁當茶飲。
食療作用:赤小豆中含有較多的皁角苷,可刺激腸道功能。另外,其所含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加快糞便的排出速度,避免毒素在體內大量堆積。
材料:新鮮綠豆芽200克.胡蘿卜絲、黃瓜皮絲各50克.香菇絲100克,蔥絲、姜絲、鹽、料酒、味精、花椒油各適量。
做法:
●將綠豆芽掐去兩頭洗淨,瀝幹水分。
●油鍋燒熱,下蔥絲、姜絲炒香,快速放入綠豆芽、香菇絲、胡蘿卜絲、黃瓜皮絲,不斷翻炒。
●加入料酒、鹽、味精翻炒均勻,待做法2中的材料軟熟時淋入花椒油,出鍋即可。
食療作用:綠豆芽是綠豆浸水後發出的嫩芽,具有清暑熱、解諸毒、利尿消腫的功效,
材料:黑木耳3朵,荸薺6個,絲瓜1根,蔥末少許,鹽適量。
做法:
●黑術耳用清水泡發,去掉根部和雜質.撕戒小朵:荸薺去皮洗淨,切成片:絲瓜去皮去瓤,洗淨切成片。
●油鍋燒熱,下蔥末爆香,下絲瓜片翻炒,再放入荸薺片和黑木耳翻炒幾下,加鹽調昧即可出鍋。
食療作用:本品具有清熱解毒、祛溼除熱、潤肺止血的功效。
材料:茭白1根,雞胸肉1塊,青椒、紅椒各1個,料酒、生抽各1大匙,鹽半小匙,雞蛋2個(取蛋清).白糖1小匙.雞精少許。
做法:
●菱白去掉外層厚皮,洗淨後切小丁:青椒、紅椒去蒂、子後洗淨,切小丁;雞胸肉洗淨後切碎,調入料酒、一半鹽、色拉油和蛋清攪拌均勻.醃10分鐘。
●油鍋燒至八成熱時,倒八雞肉粒.快速炒散。
●待雞肉變成白色後,倒入菱白丁及青椒丁、紅椒丁,再調入生抽、白糖和剩余鹽,翻炒23鐘,加入雞精即可。
食療作用:本品具有涼血止血、消腫定痛、解熱毒、除煩渴的功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推薦高血壓合並糖屎病患者的理想佳餚,快收藏!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10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