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一到,處處春意盎然,各類春季野菜也層出不窮:薺菜、蒲公英、蕨菜、槐花、香椿、苜蓿菜等等……“好喫嘴”們爲了這口春意,四處尋找採摘,恨不得把這來自大自然的饋贈全都搬入自家冰箱裏,不過喫野菜可是有講究的,千萬別亂喫。
近日新聞報道,浙江杭州的孫大媽在野外摘了幾大袋野菜後,連續一周每天都會炒一碗野菜喫,隨後出現了吐血暈厥的情況,家人把孫大媽送去醫院檢查發現得了胃潰瘍。因爲孫大媽本身患有消化道疾病,再加上連續一周不間斷喫野菜導致損傷了胃粘膜,消化道疾病加重。
有了孫大媽的前車之鑑,您還敢亂喫野菜嗎?我們在品嘗春季野菜時,心中要牢記“3喫3不喫”原則,嘗鮮要知道忌嘴,健康更重要。
野菜品種多,大概能有三百多種,大家採摘食用時應該選擇自己熟悉的野菜品種,在不熟悉一種野菜前要避免採摘。
有些野菜單看外觀和常食用的野菜極爲相似,不熟悉野菜的人會被它誤導認錯,比如長得像紅鳳菜(血皮菜)的化兒草,化兒草這種植物帶有一定毒性,古時候民間常做墮胎藥使用。
我們在採摘遇到了拿不准的野菜時,就不採它了。野菜千千萬,放棄它換一種,以防採摘錯喫進肚導致上吐下瀉、影響身體。
一般野菜需要焯水後食用,它們需要焯水的理由不一,像薺菜、蒲公英這類清理起來比較麻煩的,焯過水後會更加幹淨;而蕨菜這種表皮有絨毛類的野菜焯水後會去除絨毛,也能去除澀嘴異味,令它們喫起來口感更佳;香椿焯水能去除它自身大部分的硝酸鹽、亞硝酸鹽,以防食用後給身體造成影響。
野菜都更適合焯水後再食用,不僅能去除異味、酸澀感、細小絨毛等,更是對健康的一種保障。
大家都想趁着春季過足野菜癮,看到野外那遍地野菜,貪多一採就是幾大包、幾籃子,回到家後一兩頓喫不完。剩余的野菜也沒預處理冷鮮保存,在家裏隨意放置它們。等到下一次再喫的時候,多數野菜已經开始變蔫發黃,野菜的新鮮度下降不少,不僅口感變差可能還會滋生出有害物質,這時再喫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嚴重的可能損害身體健康。
所以大家在喫野菜時要謹記喫新鮮,不貪多囤積,趁着它剛採摘下來喫新鮮,口感口味雙重享受。
大家在喫野菜時,無論是哪種野菜,都要控制喫的量。
野菜不是尋常的瓜果蔬菜,有“野”這個字在前,或多或少有一定缺點。比如蒲公英,它是屬於偏涼性的食材,喫多了可能引起體寒、陽虛、腹瀉等影響;而薺菜喫多了腸胃功能不好的人會腹瀉,也可能會導致女性經痛;蕨菜如果過量食用,會加重腸胃消化負擔,容易引起腹脹、腹痛等不良症狀。
因此在食用野菜時,大家最好把它當做一道“小菜”品嘗,淺喫幾口即可,不能直接把野菜代替其他蔬菜來當主菜。
有些朋友可能想趁着季節多喫一些野菜,今天喫薺菜明天喫蕨菜,一周換着花樣的喫野菜;或者因爲某種野菜囤積多了,這周不間斷的都在喫野菜。
我們在喫野菜時要注意,不能勤喫,野菜要拒絕每天頓頓喫。長時間食用野菜,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例如蒲公英長時間服用會刺激胃腸道,造成惡心、嘔吐和腹瀉等副作用;苜蓿菜過量食用,會刺激腸胃,進而出現腹脹、腹痛等不適症狀。
大家可以偶爾喫一些野菜解決嘴饞癮,但一定要記得:間隔着喫、適量的喫。
野菜生長地點一般不爲正規的蔬菜栽培基地,而我們在挖野菜時更要找對地方,避开垃圾堆積、污水河流、化工廠附近地段。正因爲這些,我們在喫野菜時要記住不生喫。
野菜採摘回去後,肉眼可能看不出問題,但因爲採摘地點的不確定性,我們一定要處理後再食用野菜。不論是自己挖的野菜還是菜市場購买的,都要仔細清洗處理,用淡鹽水浸泡,殺菌、焯水後再進一步烹飪。野菜做法多種多樣,總有一種合您口味,切記不要生喫野菜。
賞春、踏春、嘗春,趁着春季到來大家自然想和春天有更多的互動。對於食客而言喫野菜是每個春季必不可少的選擇,希望各位在品嘗春天時,懂嘗鮮更記得忌嘴,畢竟健康無價。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和市井生活,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春天喫野菜,牢記“3喫3不喫”,嘗鮮要知道忌嘴,健康更重要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17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