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含有的價值很高,成熟的柿子中含糖15%,蛋白質1.36%,脂肪0.57%,以及粗纖維、胡蘿卜素、鈣、磷、鐵等元素和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比一般水果高1-2倍。它既可生食,也可加工成柿餅、柿糕,並可用來釀酒、制醋等。
柿子不但營養豐富,而且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生柿能清熱解毒,是降壓止血的良藥,對治療高血壓、痔瘡出血、便祕有良好的療效,另外,柿蒡、柿葉都是很有價值的藥材。
秋季喫柿子,好處或“不請自來”!
現在已經進入秋季,柿子逐漸上市,很多愛喫柿子的人可以說對柿子非常喜歡,我們不否認喫柿子能夠給身體帶來好處,但是關於喫柿子的禁忌,大家也要提前了解,這樣才能避免身體健康受到損害。
1、補充能量
柿子這種水果不含有大量的糖分,多以天然果糖爲主,易於身體吸收,因此人們喫柿子以後能補充身體所需的多種能量。因此爲身體補充糖分,可食用柿子,能夠讓身體吸收更多營養物質,也有助滿足營養需求,強健體魄。
2、補血
柿子含有很豐富的鐵元素,並且是喫柿子可以刺激人體的血紅蛋白,可以很好的合成鐵元素。這對於貧血的人或者是需要補血的人是非常有用的。
3、潤腸通便
柿子中含有大量的果膠,是一種水溶性的膳食纖維,能非常好地促進腸道蠕動,同時也能幫助潤腸通便,起到緩解便祕的功效。對於治療痔瘡、腸道疾病,緩解痔瘡出血等問題,食用柿子也能起到很好的緩和作用。
4、解酒
柿子所含的物質能更好地令血液中的乙醇氧化,幫助酒精排出,減少身體所受到的侵害。但是柿子屬於寒性水果,如果在喝酒之後立即喫柿子,解酒的同時也可能會引發腹部不適,甚至會出現腹痛腹瀉情況。
5、化痰止咳,生津止渴
柿子味甜而不膩,非常可口,所含的物質也對化痰止咳有一定的功效。柿子還有助於治療高血壓,疏通血管梗塞,改善心腦血管功能,對高血壓患者有一定療效。尤其是進入秋季之後,很多人容易伴隨咳嗽問題,適當喫柿子能夠幫助你保持呼吸更加順暢,喉嚨更舒服。
但這五類人,最好不要嘗試
1、脾胃虛寒者:因爲柿子進入到體內能加重脾胃虛寒的症狀,導致消化不良、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甚至會引起腹瀉;
2、血糖增高者:因爲柿子中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即糖分,如果柿子喫得過多,會引起血糖進一步波動和增高,對於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不利;
3、對柿子過敏者:有些人食用柿子之後會引起口角或皮膚過敏,在此種情況下不建議喫柿子;
4、消化系統潰瘍者:如胃部、腸道、口腔有潰瘍的人,因爲柿子中的鞣酸或其他物質,容易對潰瘍面造成進一步損傷,不利於潰瘍面愈合。
5、空腹的人:空腹喫柿子易患胃柿石症,盡量在飯後1小時左右食用,以避免胃柿石形成,一次不宜太多,而且,喫後不宜再喫酸性食物。特別是胃酸過多、消化力較差者,更應注意。一般認爲,不在空腹的情況下,每次喫柿子不超過200克爲宜。
喫柿子前後,都不宜喫下列幾種食物!
1、海帶。海帶和柿子一起食用,會使得海帶中的鈣離子與柿子中的鞣酸結合,生成不溶性的結合物,影響某些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導致胃腸道不適,所以海帶不宜與柿子等水果一起食用。
2、紫菜。紫菜也是富含鈣離子的食物,與含鞣酸過多的柿子同食,會生成不溶性的結合物,道理同海帶與柿子的關系。
3、酸菜。喫過柿子後,請不要多飲酸性菜湯或飲過多的水,否則就有可能發生胃石症。
4、柿子不宜與鵝肉、螃蟹、甘薯、雞蛋共同食用,否則會引起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
5、柿子不能與紅薯、菠菜同食。紅薯是含澱粉較多的食物,喫了以後會使胃裏產生大量胃酸,而柿子則含有較多的鞣質和果膠,胃酸和鞣質、果膠相遇,會發生凝聚作用,形成難溶性的硬塊——胃柿石。
6、不要與含高蛋白的蟹、魚、蝦等食品一起喫,一方面是因爲螃蟹與柿子都屬寒性食物,另一方面是因爲含高蛋白的蟹、魚、蝦在鞣酸的作用下,很易凝固成塊,即胃柿石。
如何挑選柿子呢?
——看外觀
表皮光滑且果粉多爲佳,外部不能有凹陷、壓傷、褐斑、裂隙和水傷等。記得檢查果萼及果底沒有裂縫,裂縫處容易遭細菌感染或蟲蛀,故需避免購买裂果。表面的白色粉末是甜柿新鮮香甜的象徵。
——看色澤
因爲甜柿放久了也不會變紅,只會軟化,建議選購果皮爲均勻橙紅色的柿子,熟度足夠而味道甜美。葉片則以翠綠、帶有水分者較新鮮,若枯黃萎縮,代表已經擺放數天。
甜柿依照種植位置可以分爲中低海拔和高海拔兩種,高海拔甜柿的口感和甜度都優於中低海拔。同樣的甜柿,產於高海拔者顏色紅,而中低海拔者顏色偏綠,大家挑選時可以從外表顏色來區分。
——摸硬度
甜柿愈硬愈鮮脆,購买時能夠用手指輕壓測試;除了享用脆脆的口感,軟掉的柿子也可以直接用吸管食用,入口即化。
——掂重量
重量越重的新鮮柿子,代表飽含水分和糖分,購买時可以比較同樣大小的柿子,重量較重代表品質更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秋季喫柿子,好處或“不請自來”!但這五類人,最好不要嘗試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26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