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降溫,就到東北的“統治區域”了,每年的秋冬季,就會有外地朋友不遠萬裏奔赴東北三省,去體驗一把“北方的浪漫”。林都伊春的五華山是秋天的童話世界,遼寧本溪的楓葉遠近聞名,小興安嶺的秋季猶如詩畫般美麗,更別提入冬之後,東北的冰雕、霧凇、滑雪,還有長白山的溫泉。
到了東北,又豈能不嘗美食?東北菜又稱作關東菜,東北的菜餚也都像東北人豪爽、大氣的性格,分量大、味道好,雖然看起來賣相稍差,但味道都是一等一的。接下來就一起看看東北的10大美食,個個都是地道東北味,你喫過幾道?
鍋包肉原名鍋爆肉,始創於清光緒年間,由道台府府尹杜學瀛的廚子鄭興文所創。這道菜最初是爲了適應外賓口味,將傳統鹹鮮口味的“焦燒肉條”改良爲酸甜口味。因其做法是急火快炒,熱鍋淋油,肉片像在鍋中爆炸一樣,所以起名叫鍋爆肉,因爲外賓讀起來發音不准,傳着傳着就成了鍋包肉。
鍋包肉的主要食材是豬裏脊肉,肉片裹上澱粉糊後先炸再炒,出鍋的鍋包肉色澤金黃誘人,糖醋汁水不斷散發着讓人聞到就流口水的香味,喫起來外酥裏嫩,酸甜可口。
東北有句老話“出了山海關,沒有地三鮮”,普普通通的土豆、青椒、茄子,到了東北人手裏,也能鹹魚翻身,成爲一道徵服衆多食客的絕味菜餚。鹹鮮口的地三鮮,突出的就是“鮮”字,過油炸成脆殼,還帶着焦邊的茄子、土豆,搭配上清新爽口的青椒,復合的口感讓人嘗了之後直接將葷菜拋之腦後。
地三鮮這道菜,也挑剔廚子手藝,好手藝的做完之後盤底不見底油,汁水晶晶亮,幹身又掛汁,又脆又面還有芡,出鍋的香氣能招得人滿街找。而手藝差點的,一盤菜裏半斤油,任何喫貨見了都搖頭婉拒。
東北的殺豬菜,原本是東北地區殺年豬時喫的大燉菜,在過去的時候,東北人一般只有在過年時才殺豬,所以就叫做殺年豬。按理來說,真正的殺豬菜也只有殺年豬時才能喫到,後來生活好起來了,殺豬菜就漸漸演變成了菜名,不殺年豬也能做“殺豬菜”。
一开始東北的殺豬菜,原料比較簡單,就是在宰殺年豬時將豬血用盆子接住,之後做成血豆腐,切成大塊放鍋中煮熟,再切片加酸菜,熬煮之後就是最初的殺豬菜了,再後來直接成了一個系列菜餚,簡直就是全豬宴。常見的殺豬菜就是白肉、酸菜、血腸一鍋燉煮,燉到了時候,鍋蓋一掀,扎扎實實的滿鍋食材,香味撲鼻。
東北燉菜千千萬,但小雞燉蘑菇估計能佔半壁江山。東北講“姑爺進門,小雞斷魂”,指的就是在東北,貴客上門時,最高的禮遇就是給人做一道小雞燉蘑菇,因此這道菜據說是東北八大燉之首。
鮮嫩、新鮮的仔雞,加上正宗東北野味——榛蘑,再放香葉、桂皮、八角、花椒,各種大料調味,頂級的原料搭配頂級的調味,雙重疊加下來,就能得到一道鮮香無比的小雞燉蘑菇,一掀蓋就能勾得十裏八鄉外的饞蟲出動。在竈火和香料的燉煮中,雞肉吸足了鍋氣和香味,榛蘑在雞湯的加持下,也最大程度的發揮了它的鮮美。
東北的薰肉大餅,是中國所有“肉餅”裏不可小覷的存在,尤其在沈陽和四平地區備受歡迎。薰肉大餅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清光緒年間,由河北灤縣柳莊人李連貴在四平梨樹縣首創。
豬肉先煮再薰制,使其表面形成一層金黃色的焦糖色,增加了薰香味。大餅的制作也十分講究,和面、制酥、擀制、烙烤,制作出來的大餅金黃可口。薰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色澤棕紅,皮肉剔透還薰香味濃,大餅色黃清香,外酥裏軟,層次分明。餅和肉這么一夾,一口下去能把人香出二裏地。
東北的烤雞架以沈陽雞架最爲出名,2021年時,沈陽雞架就被評選爲“遼寧十大名小喫”,而且沈陽是全國最大的雞架消耗地,因此沈陽得到了一個外號:雞架之城。
隨着烤雞架的發展,喫法也不局限在“烤”一種方法上,衍生出了多種烹飪方式,包括煮、炸、鐵板、拌等等,而且味道也各有不同。喜歡香辣的,就用祕制香辣醬將雞架醃制好,再經過炭火或者烤箱烤制,香辣雞架外皮焦脆,內裏鮮嫩,辣味適中。喜歡蜜汁的,就在烤制過程中刷上特制蜜汁醬,這種口味的雞架甜中帶鹹,肉質滑嫩多汁,特別適合喜歡甜口的朋友。
對於東北,總有一種感覺:給東北一個鐵鍋,他們能燉下全世界。東北的鐵鍋燉包羅萬象,常見的原料就有各種新鮮肉類,什么豬肉、牛肉、鵝肉、魚肉,還有各種時蔬,白菜、土豆、豆角、蘑菇……以及豆腐。而且在秋冬季節喫鐵鍋燉,最合適不過了。外面冷風吹着,雪花飄着,在屋裏烤着柴火,看鐵鍋中各種食材咕嘟咕嘟翻滾,熱氣升騰,這感覺那叫一個美!
大塊的排骨加上粉條、土豆,再放上碧綠豆角,燉得軟爛入味,這就是八大燉之一:排骨燉豆角。趁着還沒蓋鍋蓋,在鐵鍋邊沿甩上一圈金黃的玉米餅子,蓋上鍋蓋這么一燜,噴香撲鼻,味道也是一絕。還有鐵鍋燉大鵝、豬肉燉粉條、鮎魚燉茄子、土豆燉牛肉……東北的鐵鍋燉,菜品種類繁多,簡直讓人挑花眼。
如果說鐵鍋燉不夠家常,那這道菜一定是東北最基礎款的名菜——尖椒幹豆腐。東北的大豆名聲遠揚,有了優質的原料,東北的豆制品自然也是味道絕佳,其中就有無論怎么喫都異常美味的幹豆腐。省事的就幹豆腐卷蘸大醬,稍微有點追求的,就會下廚炒上一盤尖椒幹豆腐。
用尖椒和幹豆腐當原料,先將幹豆腐切條或者切片,焯水之後和尖椒一起快火爆炒,尖椒的辛辣和幹豆腐的豆香氣在鍋中融合,適中的辣度既能刺激味蕾又不會過於辛辣。幹豆腐軟嫩細膩,和尖椒的爽脆形成鮮明對比,使這道菜在口感上更加豐富。到了東北,若想試試飯店正不正宗,點一盤尖椒幹豆腐足矣。
溜肉段據說是起源於清朝,最初可能是在宮廷中創制,還受到了李鴻章的推崇,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從宮廷流傳到了民間,成爲了東北地區家喻戶曉的美食。
要制作溜肉段過程較爲復雜,一般來說要醃肉、裹粉、油炸,之後再與調制好的醬汁進行熘炒,烹飪時要格外注意火候和調料的搭配,才能確保溜肉段的口感和味道達到最佳。剛出鍋的溜肉段鹹鮮入味,外層經過油炸變得酥脆可口,裏面的肉條則鮮嫩多汁,喫起來還有絲絲的甜味。
醬香濃鬱,色美味香的醬大骨幾乎是人見人愛,更是肉食者的東北菜首選。食材選用新鮮的棒骨或者脊骨,這些部位的肉質鮮嫩,哪怕是長時間的熬煮也不會發硬、發柴。配料也十分豐富,花椒、大料、桂皮、香葉、小茴香、陳皮、山楂、草果、肉蔻……這些調料共同賦予了醬大骨濃鬱的醬香味和獨特的口感。
長時間的燉煮,使香料的味道浸入大骨,達到骨肉酥爛、肉質入味的效果。等出鍋時,色澤紅亮、香味濃鬱的醬大骨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取一塊趁熱喫,大口撕咬下軟爛的醬肉,咀嚼之中醬香味充盈口腔,喫得滿口留香,讓人直呼過癮!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喫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和你一起分享這個世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東北的“10大美食”,遊客和本地人都喜歡,到東北點菜優先考慮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37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