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年齡大了要“養骨”,別只喝牛奶,建議常喫4樣,腿腳有勁身體棒

年齡大了要“養骨”,別只喝牛奶,建議常喫4樣,腿腳有勁身體棒

by admin - 2024-10-10 14 Views

隨着年齡的增長,人體的鈣質流失加快,骨密度下降容易引發骨質疏松等問題。因此,許多中老年人都开始注重補鈣,防止骨骼問題。雖然喝牛奶是補鈣的一種常見方式,但單靠牛奶遠遠不夠。鈣質的攝入需要多元化,特別是在日常飲食中攝入高鈣食物,對骨骼健康大有裨益。今天我們就來介紹4種高鈣食物及其美味的做法,幫助中老年人有效“養骨”,保持腿腳有勁、身體健康。

一、豆腐

豆腐是中國傳統的高鈣食物,每100克豆腐含有約138毫克的鈣,是補充鈣質的好幫手。它不僅鈣含量豐富,而且口感細膩,容易消化吸收,非常適合中老年人食用。此外,豆腐還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對增強體質和肌肉力量也有一定的幫助。

推薦食譜:蝦醬燉豆腐

食材准備:豆腐200克,蝦醬2勺,大蒜2瓣,姜1小塊,蔥適量,鹽,白胡椒粉適量,食用油

步驟如下:

展开全文

1. 將豆腐切成2釐米見方的小塊,輕輕焯水去除豆腥味,撈出瀝幹備用。姜蒜切片,蔥切段備用。

2. 鍋內放少許油,燒熱後加入姜蒜片爆香。加入蝦醬,翻炒出香味後,加入豆腐塊,翻炒均勻。加入適量清水。

3. 待水煮沸後,燉煮10分鐘,讓豆腐充分吸收蝦醬的味道。出鍋前撒上少許鹽和白胡椒粉,最後撒上蔥段,攪拌均勻即可。

這道蝦醬燉豆腐味道鮮美,豆腐嫩滑入味,搭配蝦醬的獨特海鮮風味,讓人胃口大开。而且豆腐的高鈣含量,有助於中老年人補鈣健骨,食材簡單易得,是日常餐桌上的理想選擇。

二、大蝦

大蝦不僅富含優質蛋白質,還含有豐富的鈣、鎂、磷等礦物質,能夠增強骨骼健康。尤其是蝦殼中富含鈣質,因此在烹調時,最好連蝦殼一起煮,增加鈣質的攝入。

推薦食譜:黃豆蝦仁冬瓜湯

食材准備:蝦仁150克,黃豆50克,冬瓜200克,姜1塊,蔥適量,鹽適量,香油

詳細步驟:

1. 黃豆提前浸泡4小時備用。冬瓜去皮切成塊,蝦仁洗淨瀝幹水分。

2. 鍋中加水,放入姜片和泡好的黃豆,煮沸後轉小火煮30分鐘,直到黃豆熟軟。

3. 加入冬瓜塊繼續煮10分鐘,最後加入蝦仁煮至蝦仁變色熟透。出鍋前撒入鹽和蔥花即可。

這道黃豆蝦仁冬瓜湯清淡爽口,黃豆軟糯,蝦仁鮮嫩,冬瓜清新,三者搭配相得益彰。湯中不僅含有豐富的鈣質,還富含蛋白質和膳食纖維,營養全面,適合中老年人日常飲用。

三、魚肉

魚肉,尤其是海魚,富含鈣、磷、鎂等微量元素,且魚肉中的維生素D有助於鈣質的吸收,是強健骨骼的理想食物之一。魚肉質地細膩,容易消化,適合中老年人食用。

推薦食譜:紅燒加吉魚

食材准備:加吉魚1條(約500克),生抽3勺,老抽1勺,姜片3片,大蒜4瓣,料酒2勺,白糖少許,蔥段適量,食用油

做法如下:

1. 將加吉魚處理幹淨,在魚身兩側劃幾刀,方便入味。

2. 熱鍋涼油,放入姜片和蒜瓣爆香,將魚放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

3. 倒入料酒、生抽、老抽和白糖,翻炒均勻後加入適量水,水量以沒過魚身爲宜。中小火燉煮15分鐘,直到湯汁濃稠,魚肉熟透。出鍋前撒上蔥段裝飾即可。

紅燒加吉魚色澤紅亮,魚肉鮮嫩入味,湯汁濃鬱。加吉魚富含鈣質,且味道鮮美,烹調簡單。這道菜既能提供豐富的鈣,還能增進食欲,是一道營養豐富的美味菜餚。

四、排骨

排骨富含優質蛋白質和鈣質,尤其是豬骨頭中鈣質豐富。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排骨不僅能夠補鈣,還可以補充膠原蛋白,有助於增強骨骼和關節的靈活性。

推薦食譜:南瓜蒸排骨

食材准備:排骨300克,南瓜200克,大蒜適量,生抽1勺,料酒1勺,姜片3片,蔥花

詳細做法:

1. 將排骨洗淨,焯水去血沫後撈出備用。將排骨與蒜蓉、生抽、料酒和鹽拌勻,醃制15分鐘。

2. 南瓜去皮切塊,擺放在盤底;將醃制好的排骨擺在南瓜上,姜片放在排骨上面。

3. 將盤子放入蒸鍋中,大火蒸40分鐘,至排骨熟透,南瓜軟糯即可,出鍋後,撒蔥花點綴。

蒜蓉南瓜蒸排骨清淡不油膩,排骨軟爛入味,南瓜甜糯爽口,搭配蒜香,極具風味。排骨中的鈣質通過蒸煮保留充分,蒜蓉的加入也增加了食欲。這道菜適合家庭聚餐,也是一道簡單又美味的補鈣佳品。

中老年人在日常飲食中,補鈣是保持骨骼健康的重要一環。除了牛奶,豆腐、大蝦、魚肉和排骨都是非常理想的高鈣食材。合理搭配這些高鈣食物,不僅能增加鈣質攝入,還能爲身體提供多種營養素,讓中老年人腿腳有勁,身體更加健康。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年齡大了要“養骨”,別只喝牛奶,建議常喫4樣,腿腳有勁身體棒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38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