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屈原投江後百姓祭奠用的糉子,到底是甜的還是鹹的?

屈原投江後百姓祭奠用的糉子,到底是甜的還是鹹的?

by admin - 2023-05-07 79 Views

東漢建武,距今大約2000年前,一名叫曲白的人沿着湘江投下糉子,緬懷投江而死的屈原。光天化日之下,有一個似有似無的人影竄入曲白眼簾,緩緩开口:“我是三閭大夫屈原,你們用糉子祭奠我,我很感動。但是你們投入江裏的糉子,經常被水裏的蛟龍偷喫了。如果方便的話,你們把用楝葉把糉子包起來,用五彩絲綁住,蛟龍最怕這兩件東西,這樣就不會偷喫糉子了。”

這是南朝吳均《續齊諧記》裏記載的一則鬼怪小說,在這一則小說裏,屈原似乎和水裏的蛟龍都變成了喜愛糉子的“大喫貨”,相互爭搶糉子,屈原因此才讓曲白改進糉子的包裝方式,好讓自己在水裏搶得贏,喫得上。這種用五彩絲綁住的糉子樣子也延續至今日。

那么問題來了,老百姓投入江中,連屈原和蛟龍都要搶着喫的糉子,到底是甜的,還是鹹的?讓我們以南朝吳均《續齊諧記》爲文本,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屈原投江是公元前278年,故事發生在東漢建武年間是公元25-56年,距離屈原投江已經300年,而吳均生活的南北朝年代,距離東漢又已經過去500年左右。讓我們看看這三個時間段裏的糉子可能的味道。

一、屈原投江前的“角黍”

在早於吳均的西晉學者司馬彪指出,漢代五月初五的風俗是來自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在先秦時期,古人就將夏至確定爲四大節氣之一。夏至之日前後的農事活動十分重要,而且往往最容易出現雜草惡木、瘟疫病害等危害農作物的現象,古人便在夏至日舉行一些祭祀活動來祈求豐收。

在祭祀儀式的祭品中,糉子的前身——“角黍”就是一項重要的祭祀食品,晉代的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黍”則是古代的重要糧食作物之一,是五谷之一,也就是今天的黃米。常見於北方的幹旱地區,最南也是只到長江以北,長江以南的地區就有些水土不服了。南北朝的陶弘景曾在著作中闡明,“黍,荊、郢州及江北皆種此”“江東時有種而非土所宜”。端午節一开始,也是與战國時期在山西一帶的晉國介子推的傳說聯系在一起的。

展开全文

介子推爲奉養母親,不愿接受晉文公的任命做官,晉文公爲逼迫介子推就放火燒山,沒想到反而把介子推和母親都燒死了。後人爲了紀念介子推,就在五月五日這一天,不再生火做飯,提前用葉子裹在煮好的黍米上,包成三角形狀,作爲祭祀食品,是爲角黍。

“黍”是一種含糖量非常高的糧食產物,現在還經常用來釀酒。由此推斷,“角黍”的味道是甜的。但“黍”在南方水土不服,屈原可是楚國人,战國時期楚國的老百姓會投

“角黍”祭奠屈原嗎?

二、战國至東漢時的“竹筒糉”

在《續齊諧記》記載中,屈原投江後,老百姓投入的並不是“角黍”,而是另外一種樣式食物——裝着米飯的竹筒,我們權且就叫“竹筒糉”。直到東漢建武後,才變成了接近今天的糉子模樣。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以祭。”

在《續齊諧記》的小說中,河裏的蛟龍似乎對“竹筒糉”更加感興趣,老把老百姓投給屈原的祭品搶了喫。“竹筒糉”是南方老百姓源遠流長的主食制作方法,在剛剛砍下的竹筒裏放入米、舀入水,再把竹筒放在火上烤。竹筒糉子在現在西南少數民族中仍有延續,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就還保留有竹筒糉的做法。

那這那竹筒裏的糉子是什么味道的呢?在屈原的《楚辭》中,爲我們留下了很多线索。屈原投江的荊楚地區,位於河流下遊平原地區,水量充沛,特別適合水稻生長,造就了楚人喜好稻米兼愛雜糧的主食體系。

屈原的《招魂》中提到“稻粢穱麥,挐黃梁些”,大米小米夾雜着新麥的雜糧米,在稻米的基礎上加入粢、穱、麥還有黃梁四種雜糧,蒸煮而成,這樣的雜糧飯芳香可口,是屈原在文學作品中念念不忘的美食。

在具體的口味上,楚地之人偏愛甜食,《招魂》“有柘漿些”中的“柘漿”,就是甘蔗榨出來的汁,有點像現在的砂糖。而“有餦餭些”中的“餦餭”即是“餳”,是古糖字。

由此可見,裝在竹筒裏的米飯極有可能是甜味的雜糧米。

三、東漢後的“糉子”

但竹筒糉並不是糉子的主流,與“角黍”這一糉子原型也相差較遠。《續齊諧記》裏,現在樣式的糉子,是曲白遇見屈原靈魂後才出現的,“世人作糉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汨羅之遺風也。”

比起糉子的1.0版本“角黍”,糉子有兩個升級換代的特點,一個是外包裝,用“五色絲”及“楝葉”包裝起來,給糉子开了光,讓水裏的蛟龍不敢爭搶。

五色絲是漢代基於陰陽觀念後才出現的厭勝之物,漢代後的人在端午節前後,會在手臂上纏繞五色絲,用於闢邪去瘟疫,後來隨着時代的發展,各地都衍生出不同的稱呼,但樣式都大同小異。

與外包裝的變化同步的,是內涵的變化。雖然在《續齊諧記》中沒有記錄糉的內涵。但在與《續齊諧記》時代相隔不遠的晉人周處所著的《風土記》中,則記錄了裹葉糉的內涵。

“先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以粟棗灰汁煮,令熟,節日啖。煮肥龜,令極熟,去骨加鹽豉秋蓼,名曰俎龜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

我們先來看看裹在最外面的菰葉,

什么是“菰”呢?這是一種古代的高級糧食,水生植物,會在秋天开黃花,結出黑色的籽粒,可以碾成非常白的一種米,叫做雕胡米。李白詩“跪進雕胡飯”,就是說的它,由於產量過低雕胡米現在已經非常少見了。

但菰的莖如被一種黑粉菌侵襲,就不能开花結果,而變成一種至今仍非常常見的蔬菜——茭白,菰葉就是常見的茭白葉。現在我們已經不用菰葉裹糉子,我們用的是蘆葦葉或者箬葉。

“黏米”一般是指“黍”,“黍”生長在幹旱地區。《風土記》的作者周處是江東人士,他在文章裏面提到的黏米,也有可能就是現在所喫糉子裏的糯米。糯米最早見於春秋時代,但當時的糯米品種比較單一、主要見於長江流域,後來隨着栽培技術的不斷升級,大江南北大部分地區都有了栽培糯米的條件。

“灰汁”就是植物燒成的汁,在古代不同的植物燒成的灰汁有不同的作用,《夜航船》記載可以用蕎麥稈燒成的灰汁治療牛馬的疥癩。而這裏的灰汁,大多是艾草之類的植物燒成的灰,是讓糯米更加柔軟,而且不會與外面的葉子相黏。

最後是裏面的“肉餡”,與現在常見的豬肉不同,當時裹在糉子裏面的肉是龜肉。按照古代的禮制,天子舉宴用牛羊豬,諸侯用牛,卿用羊豬,大夫用豬,士食魚,庶人食菜。現在隨處可見的豬牛羊,在漢代以後仍是較爲珍貴的肉類。而荊楚之地向來便是多水之地,衆多江川湖泊聚集於此,爲各類水產提供了便利,古代楚人用龜肉作爲肉餡也就不足爲奇了。

最後是調料,加入鹽、豉等鹹味調制品,“豉”是漢代以後才出現的調味品,用於制作“豉”的大豆在中國四千多年前就出現,但制作豉是漢代以後的事情。成《說文》:“豉,配鹽幽菽也。”《急就篇》顏注:“豉者,幽豆而爲之也。”都是在說豉的加工方法,將大豆煮熟加入鹽後放在密閉空間發酵而成。而且豉還常與鹽搭配。謝承《後漢書》:“羊續爲南陽太守,鹽豉共一壺”。在

《風土記》裏的糉子,也开始有了“鹹”的滋味。

小結

有趣的是,糉子的味道和形制在歷史長河中不斷演變,從“角黍”、竹筒糉再到糉子,隨着糧食栽種技術和發酵方法的不斷升級,糉子的味道也越來越豐富,從神聖的祭祀品逐漸變成普通的節日食品。

與此同時,老百姓投糉於江的內涵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一开始是爲了向上天祈禱豐收,後來變成“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以祭”。從用糉子飼神靈、避免農作物受傷害的傳說,到後來屈原靈魂托人改造糉子形制、跟蛟龍“搶”糉子的神話。屈原的靈魂在老百姓心裏的形象在不斷升級,從被保護者的形象不斷升級成神靈的形象,屈原代表的人格偶像的力量在不斷增強,而蛟龍所代表的自然神靈的力量逐漸變得沒那么可怕。

也許隨着時代的發展,這種對人格力量的信心和尊崇,正是後來屈原與端午節緊密聯系起來的一個重要原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屈原投江後百姓祭奠用的糉子,到底是甜的還是鹹的?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8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