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千年古城冒“銀花”,新電商助力平民燕窩出山

千年古城冒“銀花”,新電商助力平民燕窩出山

by admin - 2023-05-12 86 Views

撥开一層層耳花,確認沒有雜菌感染後,陳秀美走向菇棚外,通過控制系統檢查溫溼度參數。开春後,陳秀美種下的第一批銀耳進入了最後的生長階段。她每天巡護於各個菇棚間,通風、噴水,“要用心照顧這些銀耳,在舒服的環境下它們才能爛漫盛放。”

走進福建古田縣極樂村,數十個菇棚藏在綠山腰間。憑借種植銀耳,陳秀美和村內200多家農戶們收入連年增加。陳秀美說,“以前我們的銀耳雖被定期收購,但菇農收入不算多,沒有定價話語權;有了新電商平台後,銷路和收入都漲了不少,村民們種銀耳更有動力了。”

古田銀耳,是這座閩東古城最具特色的名片。這裏年產食用菌近90萬噸,成千上萬的農戶靠食用菌生產擺脫了貧困。如今,在拼多多等新電商平台的助力下,古田銀耳搭“電商快車”逐漸進入全國消費者的視野,吸引着年輕一代的目光。

銀耳有着“菌中之冠”和“平民燕窩”的美譽,隨着上世紀60年代开始的產業化培植,如今銀耳已走入尋常人家。 攝影:阿舟

深山裏的“平民燕窩”

明清時期,天然品相好的銀耳是皇家的專屬珍饈。因其色白如銀,形如人耳,也被稱爲白木耳、雪耳等,有着“菌中之冠”和“平民燕窩”的美譽。據《本草詩解藥性注》記載,銀耳“有麥冬之潤而無其寒,有玉竹之甘而無其膩”。

在福建閩東山區,寧德市古田縣冬暖夏涼、空氣溼潤的氣候特點爲銀耳生長發育提供了絕佳環境。古田,是名聞遐邇的“中國食用菌之都”,每當外地顧客提問爲何古田銀耳產量多、品質好時,劉健總會先幽默笑答“翠屏山水,‘菌’子好逑”。

上世紀50年代,爲了建設我國第一座地下水電站——古田溪水電站,古田人舍棄了千年舊城,任它被淹沒在水電站蓄水形成的翠屏湖下。翠屏湖每日散發着大量水汽,獨特的小氣候滋養着銀耳的生長,反哺着古田人民。

展开全文

因翠屏湖帶來的豐富水汽,讓古田縣這個閩東小縣城成爲“中國食用菌之都”。 攝影 傳喻

在劉健的記憶裏,小時候父親經常說,“種銀耳最好要用山泉水,翠屏湖就是古田最好的禮物。”如今,28歲的劉健在大學畢業後返鄉創業,成爲了拼多多丞悅食品旗艦店的店主。據他介紹,家鄉耕地資源匱乏,卻擁有閩江、鰲江及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淡水湖——翠屏湖,森林覆蓋率超70%,全國銀耳總產量的近90%來自這裏。

從上世紀60年代开始嘗試產業化培植後,銀耳從宮廷貢品走入尋常人家,其種植產業成爲古田縣食用菌產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古田銀耳”先後被認定爲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銀耳的營養成分豐富,是現在‘養生族’的最愛,我們想把家鄉的好農貨推薦給更多人。”劉健說,“銀耳產業也是幫助古田人從脫貧走向小康生活的主要途徑,是我們古田人的根。”

“菇三代”拿過接力棒

從種得好,到賣得好,是一場三代人的接力。

山區多,是古田難以改變的劣勢。然而,勤勞的古田群衆不斷探索,因地制宜發展山區特色農業,將多山化爲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

在古田,幾乎家家戶戶都與銀耳結下深厚的情緣。據劉健的父親劉傳偉回憶,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家中的老一輩开始帶孩子們學習段木栽培銀耳的方法。傳統的段木栽培模式步驟復雜且成品率較低,沒有收益保障,經常“折騰了半年,反而賠了本錢”。

1990年後,古田人在銀耳瓶栽、袋栽技術上有所突破創新。菇農的效益大大提高,但背後仍需要付出辛勤的勞動與汗水。劉健回憶,“爸媽每天夜裏兩三點起牀,發現菇房氣溫低了就及時燒炭,氣溫高時再撤掉一些。”日子雖然苦,劉傳偉不會抱怨,“憑着二十多年的經驗,家裏種銀耳發生黴變的情況少了太多。科學還在不斷發展,未來一定越來越好。”

古田人找到了發展方向,銀耳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菇二代”們致力探索培養基配料比,在傳統的麥皮、蔗糖、黃豆粉等基礎上加入茯苓、蓮子粉等新配料,提升銀耳軟糯綿滑的口感,營養價值更高。而爲古田銀耳开拓新銷路的接力棒,傳到了以劉健爲代表的“菇三代”的手中。

銀耳的生長周期在60天左右,爲了保證銀耳品質,劉健經常到菇農的菇棚看銀耳長勢情況。 攝影 阿舟

從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畢業後,劉健逆着父輩對他走出大山的期望,毅然回到了家鄉。“父母靠種銀耳撐起了這個家,現在該由我接過家裏的擔子,試試能不能給家鄉出一份薄力。”劉健說,“種植銀耳的勞動強度非常大。在產量和品質都提升時,如不解決銷路問題,大家沒有收入,失去了種植熱情,家鄉的好特產就太可惜了。”

2019年下半年,劉健在拼多多开設了第一家店鋪。憑借大學時試水電商平台有了一點經驗積累,劉健對自己的小店信心滿滿。开店前,劉健走訪調研——縣裏很多人試水過網售自家種植的銀耳,但由於缺乏運營知識、不成規模往往以失敗告終。但他依舊相信,拼多多用戶數量龐大,只要銀耳品質過硬,這次觸網絕不會失敗。

踏踏實實的付出,終於換來了回報。店鋪由每天一兩單,到每天破百單,如今已每天發貨超過一千單。四年來,店鋪吸引了兩萬五千粉絲,累計拼單量超過150萬。“拼多多平台給商家很多補貼,這份實惠我們也讓利給了消費者。我們通過報名多人團、萬人團活動,得到了平台的流量扶持,讓百萬消費者了解到古田銀耳。”

每年春節前後,大家最忙。木耳是年貨節裏最熱銷的農貨之一,禮盒裝木耳已成爲送禮首選。今年1月,店鋪每天收到近一萬筆訂單,大大超過了劉健的預期。店鋪後台數據顯示,銀耳在廣東、福建兩地最爲熱銷,全國範圍內綜合復購率可達30%。

在古田,幾乎家家戶戶都與銀耳結下深厚的情緣。如今,劉健的父親,已經成爲劉健的得力幫手,父子倆一起闖電商。 攝影 傳喻

2022年,劉健在拼多多平台上的銷售額突破6000萬元。新的一年,他向1個億銷售額發起了衝刺。目前,縣裏有500多戶種植戶通過合作社集中採收、或散戶定向收購的模式,在丞悅小店裏把銀耳發往全國。“每戶平均一年種10萬筒,可以拿到15萬-20萬的收入,有車有房,生活變得越來越好”,劉健說,“我們以高於市場的價格從村民手中採購,他們種得开心,種得放心,剩下的交給我就成。”

產業升級,小銀耳借新電商飄香全國

銀耳的生長周期在60天左右,22到25攝氏度之間最適宜,既不會抑制菌絲的生長,也不易生黴。因此,依靠傳統栽培模式,5月氣溫升高後不宜種植,菇農們需要熬過夏日,才能種下新一批菌種。

這種“靠天喫飯”的栽培模式正在成爲過去。利用智能監測系統,菇農們可以通過手機遠程監控菇棚內的溫溼度、二氧化碳等指標,並完成霧化、噴水、除溼、補風、开天窗等操作,傳統菇棚搖身一變“智慧菇棚”。

“‘智慧菇棚’的應用帶來了太多方便,減少了菇農們上下山的頻率,也減少了病蟲害侵入的可能性。”劉健分享道,“智能系統的價格不低,目前還沒在全縣普及,但這一定是未來的趨勢。”此外,古田縣已有企業推行菌包生產托管、鮮品烘幹托管服務,進一步提高農戶生產效率。

在拼多多开店4年來,劉健也感受到了消費者的顯著變化——年輕消費者佔比增多,更多人看中銀耳的品質、營養功效,不再一味以低價優先。”對客服和評價區裏的反饋,劉健會認真閱讀,盡力滿足消費者們的期待。

劉健團隊裏的核心成員,基本都是高學歷的年輕人。成長於移動互聯網時代的“95後”新新農人,正成爲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的嶄新力量。 攝影 阿舟

與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的成功牽手,使得菇農們可以選用改良後的菌種栽培,探索種植更優產品的方法。與此同時,木瓜牛奶銀耳羹、本草銀耳、凍幹銀耳羹、銀耳清露等十余款深加工產品將陸續上架,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

在拼多多平台,包括劉健在內的95後“新新農人”數量超12.6萬人,在涉農商家中佔比超過13%。這些成長於移動互聯網時代、高學歷、懂經營、懂管理、擅長整合上下遊的“95後”,正成爲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的嶄新力量。

2022年,古田縣食用菌全產業鏈產值近235億元,超過50%的農戶從事銀耳產業生產經營。信息化時代下,以拼多多爲代表的新電商平台積極推動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推動了食用菌走向更大市場的進程。

結合銀耳產業,古田縣大力發展電商產業,目前已成爲全國電商示範縣。劉健感慨,“大學生返鄉創業做電商,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物流快遞補貼、人才津貼……實打實給我們提供了太多便利,越來越多人愿意加入電商行列。”據古田縣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縣裏目前已有電商企業651家,電商店鋪3492家。2022年,古田縣網絡零售額22億元,同比增長122.8%。

去年,古田縣食用菌全產業鏈產值近235億元,超過50%的農戶從事銀耳產業生產經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他們通過拼多多在內的電商平台,將家鄉好貨銷出大山。 攝影 傳喻

“我們長期致力於通過與產地對接,從源頭把控品質,並通過流量資源傾斜、百億補貼等舉措,助力優質農產品提升市場競爭力、拓展新的消費群體。”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表示,“期待更多像劉健一樣的‘新新農人’,與平台攜手發展家鄉特色產業,帶動家鄉農戶增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千年古城冒“銀花”,新電商助力平民燕窩出山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21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