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爲天”,食物是我們生命活動的供能源泉,但也有一句話叫“病從口入”,所以食物的安全問題至關重要!
天氣越來越熱,細菌繁殖加快、食物更易變質,一些常見的食物若不小心喫錯,很可能出現“上吐下瀉醫院一日遊”,嚴重的可能還會危及生命!
01
泡發過久的木耳
黑木耳是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它不僅營養價值高,含有蛋白質、鈣、鐵、磷、纖維素、膠質、多糖等營養素,而且不論是涼拌還是小炒都非常美味。不過,久泡的木耳卻可能產生一種叫做米酵菌酸的毒素,它可是個狠角色。
1
米酵菌酸毒性強
①極耐高溫、難溶於水。食物一旦被污染,120℃溫度下處理1小時仍可保持毒性。
②毒性強。人體攝入後,初期可能會有惡心、嘔吐、腹瀉、頭暈、全身無力等症狀,嚴重的可能出現嘔血、血尿甚至休克昏迷,同時肝、腎、腦等各個髒器都會有所損壞。
由於沒有特效解毒藥物,中毒後只能通過血液淨化、抗毒抗菌來治療,因此兒童、老年人、體弱者患病率和死亡率更高。
因此,需注意控制木耳的泡發時間:冷水泡發的話,時間在1~2小時爲宜,最多不要超過4個小時。同時泡發的時候需保持環境幹淨,要注意廚具、水等保持清潔。
2
這些食物儲存不當也危險
除了久泡的木耳,薯類制品(馬鈴薯粉條、甘薯面、山芋澱粉等);谷類發酵制品(發酵玉米面、餈粑、醋涼粉、河粉、粿條、溼米粉等)若儲存不當,也可能產生米酵菌酸毒素。
小貼士:泡發超過8小時的木耳建議不要食用。薯類制品和谷類發酵制品應儲藏於陰涼通風環境,注意防潮、防黴變,減少微生物污染的風險,一旦發現有異味,立即扔掉。
02
沒炒熟的四季豆、扁豆
四季豆、扁豆等豆類現在都大量上市了,但若未煮熟,可能會存在危險——在《向往的生活》中,宋丹丹和黃老師就曾因午間食用了沒煮熟的豆角,半夜上吐下瀉。
1
豆類未煮熟,可能會引起中毒
豆類食物若未煮熟,其中含有皁素和植物凝集素等有害物質,尤其豆角兩頭、莖部含量最多,相對而言毒性也就更大,誤食會讓人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心慌、胸悶出汗、四肢麻木等症狀。
2
掐去莖絲+煮熟,食用更放心
處理這些豆角類時,豆角的兩端、邊上的莖絲都該去掉,並且炒菜時不要過分貪圖脆嫩的口感,應該炒到顏色全變、聞着沒有明顯豆腥味的時候,才出鍋。
03
發苦的瓠子
大家都知道夏季適合喫一些苦味食物,有助於清熱、降心火。但如果有些蔬菜異常發苦,就要當心了,比如瓠子。
1
葫蘆素,毒性強又耐熱
瓠子是一種葫蘆科的蔬菜,正常情況下它是無毒也不苦的,但由於基因突變、種植環境不佳等原因,它會產生發苦的毒性物質——葫蘆素。
研究表明,目前已知的葫蘆素有20多種,毒性有強有弱,食用後,可造成上吐下瀉、毛發脫落的症狀,還可能伴有消化道出血、肝腎功能損害等情況,嚴重的則會致死!
而且,葫蘆素不同於四季豆的毒性物質,在充分加熱後會失活,葫蘆素頑固得很,加熱並不能改變它們的結構。
2
瓠子發苦,煮熟了也得丟
在這裏就提醒您:無論是自家種的還是市場上买來的瓠子,可以切开瓜蒂舔一下,如果有苦味就不要再喫了。
如果是炒熟之後才發現瓠子發苦,不要怕浪費,趕緊倒了不能再喫了。記得盤子也要好好清洗,避免有毒物質殘留。
04
發芽變綠的土豆
正常成熟的土豆中龍葵鹼含量極低,對人體無害,而當土豆一旦开始發芽、變綠,就會產生大量龍葵鹼,其含量可以達到正常土豆中的50倍。
龍葵鹼不僅對腸胃有較強的腐蝕性,還有中樞麻痹和溶血的作用。誤食後,可能會有口幹發麻、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急性腸胃炎症狀,嚴重時還會出現發熱、呼吸困難、抽搐等症狀。
因此綠皮、沒熟、發芽的土豆盡量別喫了,挖去芽眼也不敢保證一定安全。
05
溏心蛋
很多人都喜歡喫溏心蛋、生雞蛋,認爲這種雞蛋口感嫩、更營養。但喫半熟蛋,存在細菌感染風險。
生食蛋,不僅營養低,還可能引起細菌性中毒
雞蛋殼上有氣孔,很可能受到細菌、寄生蟲的感染,特別是存放時間較久時。食用生雞蛋或是半熟蛋時可能引起細菌性中毒,沒必要冒這個風險。
而且,生雞蛋營養不如熟蛋。生雞蛋中有一種抗胰蛋白酶的物質,它會阻礙雞蛋中蛋白質的吸收;再者生雞蛋中有阻礙維生素B7吸收的成分。
如果實在喜歡喫生雞蛋,可以买無菌蛋。
“食材並無好壞之分”,正常情況下這些食材都可以食用,但要喫對,避开食用誤區~
來源:CCTV回家喫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這5種食物可能暗藏“毒素”,卻是餐桌上的常客!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34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