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一生只等一壺茶---記中國茶學專家張安

一生只等一壺茶---記中國茶學專家張安

by admin - 2023-06-01 90 Views

一人一壺一杯茶,洗盡古今人不倦,也許是因爲出身在山無闲草的巴山腹地,讓他一來到這個世界就嗅到了茶香的誘惑。也許是因爲童年一個夢想讓張安一生與茶結緣。青年時期的張安,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茶學院,從此就與茶結下不解之緣。一九八二年茶學院畢業後,張安即在鎮巴茶技部門工作十幾年,他深知茶農不容易。由於環境的制約與科學技術的欠缺,曾經的茶農一直是山區的“窮人”。但是也是由於對於茶葉的情懷,讓張安和大巴山這樣一群茶農,始終堅守在這片充滿清香和夢想的茶園裏!

張安,筆名草木人,中國民革黨員,第三屆漢中市政協委員,漢中市老科協專家會員,中國茶葉協會會員,中國茶葉學會會員,茶葉高級農藝師,中國茶學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陝西省茶葉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著名茶人蔡如桂茶嫡傳人。

陝西省科技特派員,從事茶業科技工作40載,主持和參加茶葉科研項目不計其數,撰寫科研報告、茶葉科技論文40余篇,獲得中省市縣茶葉科技成果獎20余項,一生酷愛茶業事業。

展开全文

如何用自己的專長讓茶農收獲富裕改善生活,這不僅是對國家培養自己的一種報答方式,更是張安從小內心的精神渴求。爲此,張安的內心無數次地翻騰着從沒有過的激情!那時,他就暗暗下了決心,他要讓茶葉不僅成爲人們的一種飲品習慣,更要成爲華夏民族的一種精神需求!

懷着對茶葉與茶農樸素的感情,張安走遍了大巴山茶區的山山水水,他的足跡跨過茶園的溝溝坎坎。不是每一個茶農認識張安,而是每一片茶葉都熟悉張安。那些渴望技術指導的茶農臉孔,成爲他跋山涉水的最大動力;茶農豐收的喜悅又成爲他腰酸腿痛之後最大的精神慰藉!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張安與他的老師合作,經過三年多時間的潛心研究,分析對比,理化測試,終不負望,於一九八四年一款改寫了漢中茶史的好茶橫空出世,驚詫了陝西茶屆。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張安心中永志不忘的日子。這一天,由經張安的尊師,中國茶學泰鬥,安微農學院茶學教授"陳椽"爲主任委員的二十多位專家組成的鑑定委員會,對張安參研的名茶"秦巴霧毫"進行了技術品質鑑定。故此,“秦巴霧毫”名茶成爲陝西省第一個通過技術品質鑑定的名茶,填補了西北地區空白。

隨之,張安不驕不躁,深入茶山茶鄉,到西鄉、南鄭、城固、勉縣、商南等縣進行研制名茶活動。多次受邀去商南協研"商南泉茗"名茶。一九八八年受勉縣邀請,去小河廟二十余天研究試制名茶,並親自命名"定軍茗眉"名茶,獲得圓滿成功。

“秦巴霧毫”名茶的研制成功,帶動了漢中地區,乃至全省名茶的大發展,促進了整個茶產業的快速形成。尤其是以張安爲首的一群茶科研人員的谏言,漢中市茶辦主導將全市各茶縣的“小名”茶葉品牌,強力整合爲“漢中仙毫”名茶,統一爲一個大名對外展示漢中優質香茗形象,奪得了全國有機綠名茶的桂冠。此舉,實現了茶科研人員多年的夢想。

今天,漢中的名茶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走向每一個家庭,這都與他們所做出的貢獻分不开!在他們的主導和研究之下,漢中多種茶葉都獲得了國家大獎,2013年"漢中仙毫"名茶榮獲三十一屆巴拿馬國際博覽會同類產品唯一金獎,被世界知道。今天漢中人喝的每一片茶葉,是那么如此醇濃、如此清香、如此口感,都浸透了張安辛勤研究的心血與汗水,對此,值得爲他叫好、點贊。

草木人,是張安給自己取的網名,足見她對一片小小的茶葉的良苦用心。漢中的名茶研究成功後,他又積極搜集與整理茶葉史料及茶葉的歷史資料,撰寫茶葉的科普文章。先後在各種報刊雜志中發表了大量的有關茶葉的散文和隨筆。

與茶結緣,一生品茶、學茶、看茶、想茶、夢茶、寫茶、出身茶鄉研究茶,茶緣一生,所以,爲這樣的癡心茶人冠之以“茶學專家”“茶葉學者”真乃實至名歸,恰如其分。當然,這是光環是榮譽,也是壓力是責任,更是一種讓窮鄉僻壤茶農富裕起來的使命擔當。在這些閃耀的“桂冠”下,更加激勵張安在研茶路上老驥伏櫪不斷前行。

茶葉,是張安一生都依戀的綠色情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一生只等一壺茶---記中國茶學專家張安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36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