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整體性與二元性:探索茶與咖啡的奧妙,看中西思維方式的差異

整體性與二元性:探索茶與咖啡的奧妙,看中西思維方式的差異

by admin - 2023-06-10 86 Views

茶與咖啡背後代表着什么?

在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中,咖啡逐漸風靡全球,被全世界各地的人民共享。在中國的很多城市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咖啡館。咖啡最早發現於非洲,盛行於歐美,成爲了歐美文化的代表。在中國也有一種飲品——茶。

茶樹最早種植於中國,茶葉後來成爲中國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兩者發源地雖然不同,但如今都作爲一種飲品,風行世界,成爲各地飲食生活中的一部分。雖然同爲飲品,但各自所代表的文化卻不同。下面我們就從茶與咖啡的發展來探索其所代表的中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

一、 茶與咖啡前世今生

1.茶文化的發展

茶在中國最早被發現、被利用,後來逐漸發展形成茶文化。

在陸羽的《茶經· 六之飲》中就記載:“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

在茶聖的於是後世的人就認爲,茶最早被神農氏所發現。但是神農氏並非真實存在的人物,而是战國至秦漢時期前人所創造的人物。神農氏發現茶的觀點也就不足爲信了。當代茶聖吳覺農先生認爲茶樹原產地在我國西南地區,由於交通阻塞,山高路遠,战國以前還沒有將茶樹傳播到中原地區的條件。根據《中國風俗史》記載,早在殷周茶就由藥用轉變爲日常強身健體的飲品。

秦統一以後,交通的便利加速了茶的傳播。茶开始走出巴蜀,傳播到中原以及更廣大的地區。西漢成帝時期,宮廷“進茶”成爲禮制。而茶葉是一種經濟作物,最早在東晉中期开始作爲商品向海外傳播。西晉以前,這時飲茶還是少數人的專屬,由王室獨享。但是西晉時,茶已經遍及一般的官宦之家。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得到开發,茶樹種植規模擴大,使茶成爲常見的待客之物。

隨着飲茶之風的盛行,飲茶不再僅僅爲了解渴和提神醒腦,還是招待貴客的飲品,有時還出現在祭祀中,這表明茶文化已經出現雛形。這一時期以茶待客、用於祭祀,說明茶還是比較珍貴的東西。西晉以後,北方一直處於割據、战亂、動蕩中,少數民族政權林立,甚至有一些少數民族不待見茶飲。

展开全文

唐代,茶文化开始正式形成,茶文化發展出豐富的內涵。唐初,百業待興,飲茶的人很少,但是唐朝中期,茶葉开始興盛,茶文化發展起來。就連關西、山東等較爲偏遠的村落也都要飲茶,飲茶之風盛行全國,而茶葉貿易也隨之發展起來。這一時期茶文化的發展離不开文人墨客的推崇,也離不开佛教的推廣和政府的扶持。

這時候,飲茶的方式趨向精細化,細煎慢品,由“飲”轉爲“品”,這是形成高雅的中國茶文化的條件。飲茶方式的變化伴隨着茶文化、茶精神的產生。茶不僅能夠滿足人們的解渴、飲用的生理需求,還能夠通過賦予在茶上的精神、文化,滿足人們的精神享受。品茶活動逐漸豐富,有茶會、茶宴、茶禮等形式,體現了中國文化和獨特的思維方式。

到了宋代,不僅茶葉的種類豐富、品茶形式有所變化,茶葉種類上出現綠茶、黑茶、白茶、烏龍茶以及花茶等,品茶形式上以散條茶代替茶餅,以沸水衝泡代替磨煎法,而且與品茶有關的詩詞、理論大量出現。

中國的佛道儒思想中,儒家強調中庸、仁愛和諧,以茶養廉;道家倡導自然、清靜,以茶求靜;佛學講求禪修、悟道,以茶助禪。茶文化正是由中國儒道佛思想所塑造,淡泊、自然是茶文化的精髓,凝聚了中國傳統文化精神,體現了中國的美學。中國的茶文化中,茶道是其靈魂,茶道要求通過品茶來體悟人生,提高自身道德修養。

2.咖啡文化的來龍去脈

如今,咖啡在中國也是十分受人推崇的一種飲品。咖啡是由咖啡豆經過加工制作,咖啡豆是咖啡樹的果實。目前已知的咖啡樹生產地最早在埃塞俄比亞的卡發省(Kaffa)。和茶一樣,咖啡一开始並不是作爲一種飲品,通常用作藥用。阿拉伯人得到咖啡豆後,他們最早把咖啡豆曬幹熬煮,拿來煮出的咖啡汁液當做有助於消化的藥飲。在作爲胃藥飲用中,人們又發現了咖啡的另外一種作用——提神醒腦。

茶葉的推廣和佛教有關,爲了在坐禪的時候提神,寺院當中常常種有茶樹。而咖啡能夠得到推廣也和宗教分不开。阿拉伯地區信仰伊斯蘭教,其聖經中嚴禁教徒飲酒,教徒們在禁酒令之下,改喝具有提神醒腦功效的咖啡。十五世紀,埃及、敘利亞等國的教徒前往聖地麥加朝聖,便將該地的咖啡帶回居住地,這就使咖啡逐漸從阿拉伯局部地區推廣更大的區域。

咖啡傳入歐洲大陸要更晚一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地跨歐亞非,位於東西文明的交匯處勢力盛極一時,向外擴張的勢頭很猛,在擴張過程中,不僅促進了伊斯蘭教的傳播,也把咖啡帶到了歐洲大陸。

奧斯曼帝國西徵歐洲大陸時,爲了滿足嗜飲咖啡的將士們的需求,帶了許多咖啡豆。在大軍撤退之後,大批補給品被留在了歐洲大陸,其中就包括咖啡。維也納和巴黎的人們利用從土耳其人那裏學來的烹制手法,烹制了咖啡豆,並逐漸發展出璀璨獨特的咖啡文化。

咖啡傳入歐洲的時間正處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在結束了沉悶的神學思想後,咖啡隨着以人爲本、鼓勵享受現世生活的人文主義精神傳播开來。而在咖啡館慢慢悠悠地飲用咖啡,成爲歐洲非常流行的生活方式。1554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首都伊斯坦布爾出現第一家咖啡館——卡內斯咖啡屋,有識之士在這裏高談闊論,討論最新潮的思想,使得這個咖啡屋獲得了“智慧的學院”的美譽。

威尼斯商人敏銳的商業嗅覺,讓他們察覺到咖啡將爲他們帶來巨大的利潤,他們开始進行咖啡豆進口貿易,並开設歐洲第一家咖啡館。隨後,咖啡館在歐洲各大城市如雨後春筍。17 世紀中後期,倫敦人非常熱衷於在咖啡館聚會,並在咖啡桌上溝通交流,討論政事,還有在咖啡館學習或者進行商業貿易的人。巴黎也是如此,一些著名的文人、政治家、思想家經常留連咖啡館,比如說盧梭、伏爾泰、羅伯斯庇爾、馬拉。歐洲是北美的文化母國,歐洲的咖啡文化被復制到了美洲,北美的政治家、商人經常聚會在咖啡館裏,這裏的政治氛圍濃厚,咖啡館還成爲了美洲策劃革命的根據地。

二、從茶與咖啡看中西文化差距

1. 茶與咖啡文化差異體現

透過茶和咖啡這兩樣東西方日常生活常見代表性飲品,探究其來源、傳播、飲用方式、文化內涵,展現了中西思維的差異。

透過“茶”字,“人在草木中”,我們可以看到茶是人與自然的連接,茶作爲媒介,幫助人回歸自然,堅守本心,達到天人合一,進而开悟的過程。中國茶道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茶道也追求儒家高雅的君子品格,追求道家淡泊歸樸的自由精神,以及禪宗禪茶一味的悟道方式。中國茶道承載中國傳統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

西方的咖啡文化則更多透過咖啡館體現出來,咖啡館作爲一個集飲食、沙龍、表演等功能於一身的場所,提供了一個討論時事、發表見解、可供交流的傳播性公共空間,促使個性解放、自由、平等等新思潮得到傳播。

因此,咖啡文化追求個體生命的張揚,追求自由、平等,帶有極強的政治色彩。與此不同,中國的茶館往往只是一種商業形式,而在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中只有作家老舍《茶館》中“莫談國事”所帶來的壓抑感。

2.茶文化與咖啡文化差異原因

茶和咖啡同爲飲品,雖有很多相同之處,但是也有差異。其中最大的差別就是咖啡文化所追求的個性、解放、自由、平等的精神,而爲中國儒釋道思想所浸染的茶文化,強調的是中庸、自然、淡泊、悟道。而造成兩者這一差異的根本原因是東西方思維的差異,東西方不同的文化氛圍必然產生不一樣的思維模式。一般來說,東方文化以中國爲代表,西方文化以歐美爲代表,而其源頭是古代希臘和羅馬。

3.東西方思維差異

首先,中國是一種整體性的思維,或者說一元性思維。中國本土產生的儒家、道家思想中都在追求一種整體性, 例如追求“天人合一”,將天、地、人置於整體之中,用辯證法認識多樣性與對立面,使其達到統一、和諧。西方則是二元性思維,強調對立性,並以這樣的思維提出了對立的概念:主體與客體、人與自然、精神與物質、靈魂與肉體、現象與本質、偶然與必然等,強調分殊和差異。

其次,東方強調事物之間的關聯性,肯定事物及實踐過程和意義內涵,例如中國哲學中,“道生萬物”,由“道”衍生的天地萬物是一個有機聯系、渾然一體的整體,並且處於一種運動不息的狀態。這樣的一種世界觀,使中國文化注重過程性,強調過程和變化,在變化和發展中的事物也在變化。同時也認爲“道”生萬物,但其玄妙卻不可言,不過分探究構成世界萬物的秩序的原因。

而西方則更注重追求事物確定的本質及其相關知識,致力於探究構成世界世界秩序的根源,認爲宇宙由唯一的、不變的、永恆的、終極的動因所決定。因此,在這樣思維的影響下,西方的哲學總是不斷追問事物的本質,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催生了西方特有的理性主義精神刺激了概念、判斷和推理三段論邏輯形式的成熟,並使之成爲一種科學研究的理性精神和思維方式。

最後,中國傳統思維是一種悟性思維,更注重直覺、體驗、領悟,強調向內省悟,保持內心的清淨和安寧,以把握外界萬物的真諦。而西方傳統思維是一種理性思維,更注重邏輯性、客觀性、抽象性和分析性。用邏輯分析對外部世界進行探索,在論證和推演中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比較典型的有歸納法、演繹法、數理邏輯、辯證邏輯等等。

三、整體性與二元性:如何取舍?

在對待人和自然的關系上,由於西方思維二元性的影響,人與自然處於對立的狀態,這就導致自古以來西方社會就將自然作爲外在於人的東西,人是認識、利用、徵服自然的主體,而自然是被認識、徵服和利用的對象。在這樣的觀念的影響下,人類破壞自己所賴以生存的環境,尤其是自近代工業革命以來,以歐美爲主導的國家對自然資源索取無度,破環自然環境,造成了十分嚴峻的環境問題和生存危機。

而中國哲學追求“天人合一”,主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成爲有機聯系的整體,在整體性思維的影響下,可以幫助人類回歸自然,堅守本心,達到與自然和諧相處,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互利共生。

咖啡文化中最珍貴的部分,是其隱含着個性解放、自由、平等的精神追求,而其中咖啡館爲新思潮的傳播提供了可思考、交流的公共空間,蕴含了強有力的反抗精神。這樣的精神正是根植於於西方二元性思維中。

在對待東西方文化差異時,我們不妨取其精華,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茶葉的起源和傳播》史念書

《中國茶的起源學說研究》呂飛、趙亞男

《神農的傳說和茶的起源——<茶經·七之事>考辨之一》方健

《中西審美差異之比較》趙連元

《淺談禪與中國茶文化》徐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整體性與二元性:探索茶與咖啡的奧妙,看中西思維方式的差異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43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