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曾流傳過一句話:沒有零食的童年,那可是不完整的童年吶。
對於現在70、80、90後,大都爲人父母。你是否回憶過小時候,有關零食的記憶。
我記得我小時候,太喜歡喫零食了;以至於偷了媽媽一塊錢,又擔心媽媽發現我偷錢,就全部买了零食,打算在放學路上喫光。沒想到在放學路上,就驚恐地發現了媽媽的身影,連打帶罵被她教育了很長時間。
結合我們小時候和現在的孩子對比,我們發現:孩子、家長、零食,似乎一直是一場帶着硝煙的战場。我們小時候是因爲家裏窮;現在是擔心孩子的身體健康。
看似一袋小小的零食,不僅散發着很大魔力,還考驗着家長帶孩子的智力。下面我們來看一看這位奶奶,是怎么樣處理孩子“關於零食”這件事的。
王奶奶今年50多歲,有一個3歲大的小孫子,活潑可愛。奶奶和孫子經常因爲零食,上演一場拉鋸战。爲什么?孩子是家裏獨生子,6個大人疼一個娃,疼着疼着就慣出了壞毛病。小孫子稍有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大哭大鬧、地上撒潑打滾,“不給买零食,絕對不起來。”
爸爸媽媽因爲工作,不能天天帶孩子,帶孩子的工作自然落到奶奶身上。奶奶對孩子喫零食的態度是:無奈、無助、無計可施。不過,這也只是以前的態度。奶奶能夠理解,孩子喫過多零食不僅影響身體,總是順着孩子也擔心他的性情。
第一次:“奶奶,我想喝奶奶”,孩子說着就拽緊奶奶的小拇指,拉着她往門口走。“寶寶乖,你今天已經喝了兩瓶了,明天奶奶讓你喝。”奶奶的話被孫子當成耳旁風。孫子卻不依不撓。“奶奶、奶奶、奶奶、奶奶、奶奶。”孫子不停叫喚着。奶奶敗了!
第二次:“奶奶,我想喝奶奶”,重復以上場景。“你再這樣,奶奶就不喜歡你了。”說時遲、那時快,孩子的嘴巴已經張大,眼睛緊閉、眉頭緊鎖,眼淚已經掉到了臉蛋上。這一次,奶奶是下定了決心,不能慣着孩子。孩子順勢倒在地上,开始撒潑打滾。奶奶趕緊抱起孩子:“买买买,行了吧。”奶奶抱起孩子,拍了拍他身上的土。
第三次:“奶奶,我想喝奶奶”、“奶奶,我要喝奶奶”……孩子繼續重復以上動作。“奶奶——”,“爸爸。媽媽。爺爺。姥爺。姥姥——”40分鐘後,孩子雙手捂面,“嗚嗚”地哭着,時不時手指間露條縫,偷看奶奶一眼。奶奶還是坐在小凳上,面不改色、無動於衷。
2個小時後——“奶奶,挖掘機,挖土、挖土。”孩子敗了!奶奶在孩子高興之余,告訴孩子:“奶奶每天讓你喝一瓶奶奶,不能多喝,好不好。”孩子答應着。當然,在後來的一段時間,孩子因爲想喫零食,玩過不少新花樣。但是,奶奶只有這一招:看着孩子、不言不語、面不改色、無動於衷。
帶孩子時,很多家長要面對“零食”這件事,你是怎樣做的?有些家長的做法是,決不讓孩子喫零食。這樣的做法不完全對,有研究說明,孩子在不影響正餐的情況下喫零食,可以補充身體一些所需物質。還有研究說明,零食和嘴部皮膚接觸,能夠使身心放松。
那么關鍵點就在於,如何控制孩子喫零食。首先,不能因爲想讓孩子安靜下來,給孩子买零食。其次,不能對孩子喫零食的態度不管不顧,要控制一個食量。最後,給孩子選擇零食時,需要下一些功夫。
比如:類似一些辣條類的零食,不適宜給孩子喫,這些零食屬於高熱量、低營養的零食,影響孩子健康。現在超市出售的品類繁雜的兒童飲品,明明帶有“奶”字,未必真正含有“奶”,很多屬於調制品,不宜讓孩子多喝。除此外:一些色素過量、防腐劑超標、高鹽高糖的零食,也不宜讓孩子多喫。
給孩子選擇零食上,可以多選擇粗加工或自制的零食,一方面可以減少營養物的流失,另一方面又能保證衛生。例如一些葡萄幹、自制餅幹、堅果類的零食。
文|小海豚的奶爸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調皮孩子千方百計讓奶奶买零食,聰明奶奶一招搞定凸顯高情商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45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