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菜,是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也是八大菜系)中的自發型菜系(相對於淮揚、川、粵等影響型菜系而言) ,是歷史最悠久、技法最豐富、最見功力的菜系。 是黃河流域烹飪文化的代表。
魯菜口味鮮香脆嫩、突出原味、以鹹鮮爲主。 主要類別有博山菜、濟南菜、膠東菜和孔府菜。 魯菜代表菜品有糖醋鯉魚、九轉大腸、蔥燒海參等。
魯菜歷史極其久遠。 《尚書·禹貢》中載有“青州貢鹽”,說明至少在夏代,山東已經用鹽調味; 遠在周朝的《詩經》中已有食用黃河的魴魚和鯉魚的記載,而今糖醋黃河鯉魚仍然是魯菜中的佼佼者,可見其源遠流長。 魯菜系的雛形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國時期。 齊魯兩國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尤其傍山靠海的齊國,憑借魚鹽鐵之利,使齊桓公首成霸業。
起源於山東的儒家不僅塑造了兩千多年來中國人的性格,也塑造了中國人的飲食觀。儒家學派極爲注重飲食,甚至有"文明始於飲食"之說。《論語·鄉黨篇》中孔子系統全面的闡述了飲食衛生、養生、火候、刀工、調味、禮儀等方面的觀點。 正如張岱《老饕集序》所說:"中古之世,知味推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精細'二字,已得飲食之微。 至熟食,則概之失飪不食; 蔬食,則概之不時不食。 四言者,食經也,亦即養生論也"。 孔子的飲食觀奠定了未來兩千多年中華飲食最核心的審美觀念,是我國重要的文化瑰寶。
北魏賈思勰賈思勰是山東益都人,曾擔任北魏(公元368-551年)高陽郡(今在山東淄博一帶)太守,一生注重對農業生產和農、副、畜、水等產品加工技術的調查研究和總結,並著有《齊民要術》一書。此書是我國乃至全世界最早、最系統、最完整的一部傑出的農業和區在內的各種農副產品加工的經驗。 其中僅食品加工一項,就寫了26篇之多,介紹的加工品種,就有100多種。 對各類食品加工技術,如釀、煎、燒、烤、煮、蒸、醃、燉、糟等方法,都做了介紹。 在調味品方面,介紹了鹽、豉、汁、醋、醬、酒、蜜、椒等。這說明,當時山東一帶的烹調技藝已經很全面,而這些技術,今天的魯菜都全面繼承了下來。
唐宋是我國古代華夏文明發展的巔峰,魯菜的烹飪技法達到了極高的水准。《酉陽雜俎》記載:"進士段碩嘗識南孝廉者,善斫膾,索薄絲縷,輕可吹起,操刀響捷,若合節奏,因會客技。 "持刀斫膾人的動作如此熟練輕捷,所切的肉絲輕風可以吹起,可見肉絲之細,刀技之精。宋代汴梁、臨安有所謂"北食",即指以魯菜爲代表的北方菜。宋仁宗寶元年間,孔府开始正式建府,魯菜最重要的一支--孔府菜誕生。
宋遷都杭州之後,中國經濟中心由黃河流域南移至長江流域,但是這並不妨礙魯菜烹飪水平的繼續提高。 民族大融合使此時山東菜大量引入了阿拉伯-回族人的香料,豐富了魯菜的調味; 元明清三代毗鄰京城的優勢,魯菜廚師成了宮廷和官府廚師的重要人力來源,魯菜烹飪也在服務宮廷的過程中得到升華。 山東成了向京城供應優質食材的來源地,鮑魚、海參、魚翅、烏魚蛋等魯菜食材成爲北京宮廷和官府菜常用的菜餚主料。
民國初年,以福山幫獨領風騷,山東福山縣城內知名飯館就已有三四十家。北京"八大居"之首的"同和居",日本裕仁天皇都曾慕名要喫同和居的菜餚。 還有福山縣滸口村大名欒學堂、外號"欒蒲包"开辦的豐澤園飯莊,建國前曾是曹錕、吳佩孚、張作霖等大軍閥時常光臨之處,建國初期,還成了黨和國家領導人招待外國元首和貴賓的場所,如今,仍以經營正宗魯菜名揚世界。
經過長期的發展和演變,魯菜系逐漸形成包括青島在內,以福山幫爲代表的膠東派,以及包括德州、泰安在內的濟南派兩個流派,有堪稱"陽春白雪"的典雅華貴的孔府菜,別具特色的博山菜,還有星羅棋布的各種地方菜和風味小喫。
濟南風味是魯菜的主體,在山東境內影響極大。 濟南菜以湯菜最爲著名,俗話有" 唱戲的腔, 廚師的湯"。 其清湯、奶湯制法在《齊民要術》中都有記載,濟南菜注重爆、炒、燒、炸、烤、氽等烹調方法。 濟南菜還講究實惠,風格濃重、渾厚,清香、鮮嫩。 自清代以來魯菜分爲" 福山幫" 和"濟南幫"。 濟南菜又分爲"歷下派" 淄濰派" 和" 泰素派" 等。
膠東煙台地區白石村遺址發掘證明,遠在六七千年前,我們的古代先民已在海濱聚居,繁衍生息。 捕魚業在膠東由於有優越的條件而由來已久。 膠東1300公裏長的海岸线上盛產名貴的海參、扇貝、鮑魚、海螺、大對蝦、加吉魚等,這就決定了膠東烹飪以海味原料爲主的特點。 在特定歷史條件下,世界航海業發達,我國沿海商埠开放,如煙台、青島等,這爲膠東烹飪廣泛借鑑外來技術創造了條件,是膠東烹飪形成和發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膠東風味流派的形成,大約在明清時代,以清末最盛。 由於原料獨特,加上技術精湛,因而構成了膠東菜的風味特色它以清鮮,脆嫩、原湯原味見長,烹調技法以炸、熘、爆、炒、蒸、煎、扒爲主。
孔府,是我國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世襲家族。 兩千余年,歷百余代,常有帝王朝對加封。 在孔府一品鍋孔府日常生活中,孔府歷代主人遵循先祖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遺訓,對飲食要求精益求精,日常生活極其豪奢,此外還常迎迓聖駕,接待各級祭孔官員,因此孔府飲食酒宴頻繁而講究。 再加上歷代掌竈名廚對孔府菜不斷豐富和發展,使其烹飪技藝達到了高超水平,創造力豐富多彩,並具有濃厚鄉土風味的名饌佳餚,使之成爲獨樹一幟的"公館菜",在山東菜系乃至全國內佔有精彩的一席之地。
淄濰菜與濟南菜風格相近,但由於物產、地理位置不同,又保持了自己的特色,代表即有淄濰菜和博山菜。 長於燒、 炸、拔絲等技法,原料則多選肉、禽、蛋,口味偏於鮮鹹,略甜,多使用醬油、豆豉。 淄濰菜的代表菜餚有懷胎鯉魚、拔絲地瓜、麻花肘子等。 博山菜的代表爲博山特色菜和博山四四席。
糖醋鯉魚
特點:魚尾翹起,色如琥珀,外焦裏嫩。鯉魚跳龍門的造型,大酸大甜的口味,表達了金榜題名、新婚花燭等人生大喜的歡欣之情。
九轉大腸
特點:色澤紅潤,質地軟嫩,兼有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是中餐中罕見的一道菜五味俱全的著名菜品。
蔥燒海參
特點:海參清鮮、柔軟、香滑,蔥香濃鬱,富含膠原蛋白卻而不含膽固醇,是不可多得的健康營養佳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魯菜,你真的了解嗎?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46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