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美食,載譽無數,有諸多遊客因廣東美食慕名而來。廣東美食有好食材、有好廚師,也有好食客;更鮮明的特點是,廣東氣候宜人也宜食材的生猛生長,廣東美食更有文化。
亮點1
南越人對美食“一往情深”,嶺南人對美食一脈相承
廣東美食古有來源,現在登臨廣州博物館鎮海樓展區觀賞“廣州歷史陳列”展,諸多廣州出土的陶、銅炊具,展示了南越國及漢代“番禺”城居民生活,從中便可以看到數千年前的南越人對美食的執着。
南都記者從展覽中得知,嶺南地區古越人“喜食蛤貝”,因當時魚獵捕撈是越人獲取食物的重要方式,蛤貝易得、美味,故成飲食習俗中的重要食物。另,展品中多件銅鍪(秦,一種用於煮食的炊具)、越式“食官第一”陶鼎、銅鼎、青釉陶簋、陶盉等,還有一件現外展的陶竈,也充分展現了古人利用熱能的表現。
廣州博物館官網記錄,於1956年在廣州先烈路大元崗出土的漢代陶竈模型“陶竈”,竈身爲長方形,上邊有三個竈眼,放置了兩個釜和一個鍋。竈門爲拱形,竈門左邊有一個俑跪坐着,雙手拿着扇子在扇火,右邊蹲着一只狗,竈的後面有龍首形狀的煙囪。竈壁的兩側各放有三個大水缸,利用爐竈散發的熱能來溫水。
從這數件與美食相關的古老文物,足可“腦補”當年南越人的“煙火人間”,“美食指數”甚高。
專家也指出,嶺南自古就物產豐饒,秦始皇平定百越後,拉开了中原與嶺南地區交流的序幕。漢文帝時,南越王趙佗歸附中央政權,中原與嶺南的交流漸趨頻繁。中原地區的飲食制作方法和食物種類傳入嶺南,與嶺南本土的飲食風俗融爲一體,粵式飲食由此發端。在廣州發掘的漢墓遺址中,出土了各種果實種子和豬、牛、羊、雞、鴨、鵝等禽畜;還有泥蚶、青蚶以及禾花雀等。
唐宋時期,粵菜作爲獨立菜系已具雛形,典籍中可見“南烹”之名。粵菜師傅們不斷吸收其它菜系的精華,尤其是“滿漢全席”和“陳塘風味”兩大流派,並根據本地環境、民俗、口味、嗜好加以改良和創新,使粵菜迅猛發展,成爲我國四大菜系之一,並登上了“執牛耳”的地位。
亮點2
消失的風味回到老廣餐桌上
文物與名菜,撩撥着食客老饕的味蕾,表達着百年來廣州獨有的“人間煙火氣”。2020年,廣州博物館攜手中國大酒店策劃了“消失的名菜”文創項目,並隨着第一季、第二季以及“消失的月餅”“消失的點心”“消失的飲料”等子項目的發布,“消失的名菜”已逐漸爲廣大市民所熟知;2023年,雙方發布“消失的名菜”第三季粵詠詩宴,並推出同名新書《消失的名菜》,重現民國廣府宴席中失傳已久或十分罕見的傳統粵菜,深入介紹名菜背後的歷史、文化、社會和掌故,再現民國時期廣州的市民生活和飲食文化,反映廣州餐飲業的興盛與變遷,還原了項目的研發和創作過程,從名菜中深入挖掘廣州歷史。
南都記者從中國大酒店了解到,“消失的名菜”第一季重點講述民國粵菜宴席制式,第二季側重於展現民國粵菜中業已失傳或鮮爲人知的烹飪工藝和技法,即從歷史文物中打撈業已消失或罕見的傳統粵菜工藝。如古法脆皮糯米雞,源自百年前粵菜師傅手藝,制作中有整雞的“起皮”環節,薄如蟬翼的雞皮要保證完好無損,最考驗廚師刀功;充滿詩情畫意的綠柳垂絲百年前曾盛極一時,其採用成年大甲魚最外一圈的裙邊,與拆骨甲魚肉一同起絲,同樣體現刀功的精湛,講究海鮮湯推煮的技巧和油炸的火候;“雖名爲粥,卻不含一粒米”的“鷓鴣粥”。
中國大酒店中餐行政總廚徐錦輝介紹,鷓鴣素有“山珍”之美稱,自古民間有“飛禽莫如鴣,一鴣頂九雞”之說。把鷓鴣拆骨去皮,用鷓鴣骨熬煮高湯,鷓鴣胸肉剁成蓉。加入燕窩和淮山蓉,慢火熬煮,令湯羹的口感層次更爲豐諛綿順。工序復雜,耗時耗力。鷓鴣粥作爲羹湯,與清湯和合鴛鴦一起,一濃一淡,構成了傳統粵菜宴席的基本規制。徐錦輝對“消失的名菜”表示:“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尋回失傳技藝的初心,不僅在重現再現,更在應時而變,適應市場需求將技藝加以改進,爲其源源不斷地注入和延續生命力。”
廣州博物館副館長朱曉秋則介紹,該文創項目將民國菜單、菜譜、廣告單等活化利用,實現從靜態展示轉變爲餐桌上實實在在的菜品,創造性地讓封存在博物館的文物“復活”成現實可感可嘗可觀的舌尖風味。
中國大酒店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陳瑞明透露,該項目一經推出,備受市場關注和熱捧,許多食客慕名前來品嘗“消失的味道”。
亮點3
一方水土養一方風味,均洋溢一份文化自信
老廣對美食的執着還體現在對食材的尊重,同樣的食材,在廣東的不同地市,有截然不同的烹飪手法。
比如說對鵝的打造,潮汕地區用“滷鵝”,廣府地區做成“燒鵝”,客家習慣用“碌鵝”;又比如面對海鮮,潮汕有做成獨特的“魚飯”“生醃”,中山會用“炸魚球”,順德會做成“桑拿魚”,甚至打造成“全魚宴”。
但綜觀各地的美食習俗,都是因應各地不同的人文歷史,因地制宜,遂形成不同的美味,像足了廣東人普遍的秉性,務實低調但有內涵。
在廣東,美食的獨特有着沉甸甸的文化意味,春節有寓意團圓的“盆菜”、新春开運美食;端午節有“龍船飯”;中秋必有月餅。每一個節慶、傳統佳節都有代表性的美食,賦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說起廣東美食,大家都不禁洋溢起一份老廣的專屬文化自信。
亮點4
廣東美食,守正創新,一物美食可成“宴”
相對於火鍋、燒烤等美味,老廣美食還有一個獨特之處,即憑借一物輔以不同的烹飪手法即可成宴,各地廚師就地取材,有薄殼米宴、筍宴、陳皮宴、全魚宴、全牛宴、鷓鴣宴、蓮子宴等,足見廚師們的巧思和技藝之精湛。
暑日,汕頭鹽鴻的“薄殼米宴”每年都吸引了衆多食客前往,一顆海瓜子,在潮汕大廚手中,可以炒、煎、煮,“十八般武藝”一頓操作之下,備受食客歡迎的是薄殼米炒飯、薄殼米烙、薄殼米粿等。
亮點5
廣東美食皆可成“節”,文旅融合助力美食揚名
在廣東,諸多特產皆可成“節”,比如荔枝節、冬瓜節、青梅節等。
茂名的荔枝幾乎每年於成熟季都會“火”一把,尤其是隨着“文旅融合”的深度开展,2023年5月茂名开展了“我在茂名有棵荔枝樹”的認購活動,吸引12家旅行社認購荔枝樹258棵;开展“百名導遊賣荔枝”主題直播帶貨等,促進了荔枝銷售以及鄉村振興。
韶關“在始興”系列活動中舉辦了楊梅節;強調“嶺南味佛山品”的佛山通過以文促旅,全市打造了108道“佛味全席”美食菜單,推動文旅融合新業態發展,傳承獨特的“嶺南味”;湛江在“旅遊+美食”方面頗有舉措,今年6月,廣東省科學院南繁種業研究所湛江研究中心與湛江市仁邦職業培訓學校籤署战略合作協議,共建“現代農業技能人才產學研+粵菜師傅”實訓基地,建立“數字粵菜師傅產業鏈”專家庫,打造湛江“數字粵菜師傅”應用人才新高地。
南都記者還了解,茂名荔枝旅遊主題线路,組織全市各旅行社推出“乘荔枝專列遊甜美果鄉”“千車萬人自駕遊山玩海摘果”“十萬饕客遊果鄉 千人盛宴慶豐收”“好心茂名山·海·城大美荔鄉全域遊”等线路,向全國推介茂名荔枝文化和旅遊,促進了茂名市文旅商深度融合。
在爲美食“造節慶”方面,各地市均貫徹“以節興市、以節興商、以節聚勢”的思路,既聚人氣,又促進了當地消費,還帶旺了產業。
亮點6
廣東美食,成就舌尖上的歷史文化
廣東美食,日益成爲味蕾舌尖上的文化。
廣州已公布的第八批市級非遺代表性名錄48項目中美食類便有20項,其中燒賣、腸粉(越秀區、荔灣區)、盆菜、粵式羊肉煲、白切雞、雲吞面、廣式甜品、廣式牛雜、西關禮餅、廣式老婆餅、嫁女餅、廣式土鯪魚烹飪技藝、疍家菜、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醬油釀造技藝、廣式月餅、廣式竹升面及拓展項目中的廣式臘味、廣式點心制作技藝(酥類點心)等,完美闡釋了“食在廣州”的豐厚底蕴。這些飲食項目長期在堅守中創新,在傳承中發展,很好地爲廣大市民遊客提供了服務,充分踐行了非遺服務當代生活的理念。
再如僑鄉汕頭,其以“中國潮菜之鄉”的美食品牌優勢,系統挖掘潮菜文化內涵,今年推動建設美食街、潮菜博物館等,舉辦特色美食節慶活動,探索“美食+文化+旅遊”發展新模式,推動“世界美食之都”申報。
2023年因《狂飆》一战脫穎而出的江門,也正積極打造“五邑家宴”美食品牌,提升江門美食吸引力和競爭力。
以傳承東江飲食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初衷,推動着惠州市鄉村旅遊融合發展,惠州文旅部門會同惠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共同發布了兩批共28個粵菜·東江美食點和25條粵菜·東江美食鄉村旅遊精品线路名單。
而具有兩千多年“裹蒸”歷史文化的肇慶市更是在發展裹蒸產業上與時俱進。據介紹,當前,肇慶很多酒店、餐廳、民宿等場所,展示了肇慶裹蒸相關的圖文資料及觀摩產品,鼓勵遊客體驗及品嘗,讓裹蒸成爲肇慶旅遊文化的標志性符號。肇慶已發布17道裹蒸新菜式和3條裹蒸文旅线路。在“肇慶裹蒸之旅”體驗线路上,肇慶推出了“百味裹蒸”菜系和點心,將肇慶裹蒸的非遺之美融入肇慶的山水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之中,把肇慶裹蒸在農戶種植、工業加工到线上线下銷售的各個環節融入肇慶的裹蒸文旅內涵,形成有肇慶裹蒸文化特色的旅遊研學线路。
南都帶你打卡“廣東美食遊”
第一天:廣州西華路、廣州塔、西關永慶坊、珠江夜遊
第二天:佛山 禪城祖廟-嶺南新天地、長鹿旅遊休博園、順德清暉園片區(包含華蓋裏街區、金榜上街等順德傳統美食街區)、華僑城歡樂海岸PLUS、鳳城食都、獅山大頂苦瓜、大鹽步秋茄、桂城三山吊絲丹筍沙寮河鮮美食街區、蘆苞河鮮美食街、天空之眼摩天輪
第三天:東莞 鑫源食品文化旅遊區、稻香飲食文化旅遊區、道滘佳佳美飲食文化體驗館、東莞茶酒文旅博覽園、莞府臘味文化生活館、中興路一大西路歷史文化街區
第四天:珠海/澳門 情侶路濱海魅力風情帶、珠海漁女、珠海大劇院(海韻城·華發新天地)、珠海長隆水上樂園、北山大院
第五天:香港 太平山、香港文化中心、香港太空館、星光大道、金紫荊廣場,“幻彩詠香江”燈光匯演
第一天:廣州西華路、廣州塔、西關永慶坊、珠江夜遊
第二天:佛山 禪城祖廟-嶺南新天地、長鹿旅遊休博園、順德清暉園片區(包含華蓋裏街區、金榜上街等順德傳統美食街區)、華僑城歡樂海岸PLUS、鳳城食都、獅山大頂苦瓜、大鹽步秋茄、桂城三山吊絲丹筍沙寮河鮮美食街區、蘆苞河鮮美食街、天空之眼摩天輪
第三天:東莞 鑫源食品文化旅遊區、稻香飲食文化旅遊區、道滘佳佳美飲食文化體驗館、東莞茶酒文旅博覽園、莞府臘味文化生活館、中興路一大西路歷史文化街區
第四天:珠海/澳門 情侶路濱海魅力風情帶、珠海漁女、珠海大劇院(海韻城·華發新天地)、珠海長隆水上樂園、北山大院
第五天:香港 太平山、香港文化中心、香港太空館、星光大道、金紫荊廣場,“幻彩詠香江”燈光匯演
採寫:南都記者 肖陽
圖片:受訪者供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粵見夏天:廣東美食,食山食水食文化,食爲天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70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