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奶粉哪家強?關鍵看其原奶產地,世界最佳奶源地都有哪些?

奶粉哪家強?關鍵看其原奶產地,世界最佳奶源地都有哪些?

by admin - 2023-07-15 87 Views

這么多的乳品國際大企業,爲寶寶選哪一家的奶粉好呢?乳業有句行話,“得奶源者得天下”,奶源是決定奶粉品質的關鍵。奶源地指的是奶粉主要原材料--原奶的產地,也就是飼養奶牛的地方。原奶品質取決於奶源地的奶牛品種,牧草品質,牧場氣候、環境和管理等各個方面。關於奶牛品種,目前世界主要乳業大國基本上主要飼養產乳量高、產乳性價比高、生長發育快的荷斯坦奶牛。優良的奶牛,也只有在最純淨的地方,才能生產出最健康香醇的牛奶。因此,優質奶源地成爲各國乳業巨頭競相爭奪的焦點。南北緯40°至50°之間的溫帶草原,降水適宜,日照充沛,地勢廣闊,水草豐美,非常適合以牧草爲食的奶牛生活,是世界公認的最佳奶源分布區域。

1.瑞士--全球黃金奶源基地

瑞士自從1815年在維也納會議上被確認爲永久中立國後,再未卷入過任何战爭,在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遠離了战火。瑞士位於北緯45°49′8″至47°48′35″之間,全國平均海拔1350米,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佔全國總面積的60%、西北部的汝拉山脈佔10%、中部高原佔30%。瑞士的奶源地主要是位於中南部阿爾卑斯山區的山地草場,60%以上屬於天然草場。牧場面朝湖水,背靠雪山,奶牛在寬闊的草場上溜達,周邊沒有汽車、沒有污染,夏天水草豐茂,喫不了的還可以卷成草卷儲藏起來冬天喫,因此牧場幾乎不用人工飼料,這也保證了牛奶的純天然品質。

展开全文

2.法國諾曼底--“歐洲最優乳倉”

法國的諾曼底位於北緯49°的黃金緯度,氣候適宜,土壤富含礦物質及微量元素,擁有優質的天然牧場。當地特有的諾曼底牛所產牛奶的蛋白質含量遠高於其他地區,加上牧場嚴格、科學的管理,使諾曼底獲得“歐洲最優乳倉”的美名。諾曼底牧場不像瑞士、新西蘭的牧場那樣名聲在外,走的是“小衆、精品、高端”的路线,諾曼底有機牧場是歐盟和法國農業部最嚴苛的雙重有機認證牧場,是有機生活提倡者心目中最好的奶源地,安全和營養是諾曼底牧場管理理念的核心。

3.新西蘭南奧塔哥--南緯46°天然牧場

南奧塔哥位於新西蘭南島,面積8,000平方公裏,人口2萬,是新西蘭第二長--河克盧薩河入海口所在地,擁有美麗的海岸线。南奧塔哥的地貌以延綿起伏的丘陵爲主,南部是灌木地帶,北部是山區。在灌木地帶和海岸线之間,幾條寬闊的河流將丘陵型平原分割开來。南奧塔哥位於南緯46°的世界黃金奶源帶,屬四季溫暖溼潤的海洋性氣候,是新西蘭著名的牧場所在地。南奧塔哥土地肥沃、雨水充沛、空氣清新、氣候適宜、水質純淨(採用純淨的地下水源),以及多達100多種的豐茂牧草,使南奧塔哥成爲了得天獨厚的天然牧場。南奧塔哥牧場也是世界上包括我國在內很多乳品企業的奶源地。

4.美國威斯康星州--“美國奶牛場”

美國的威斯康星州,北部是蘇必利爾高地,南部是平原,西瀕蘇必利爾湖,東臨密歇根湖,全州分布着1萬多個湖泊,濱湖地帶氣候溫暖溼潤。威斯康星州的牧場位於北緯45°至47°之間的南部平原地區,土地肥沃,水草豐美,被稱爲“美國奶牛場”。

5.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潘帕斯草原位於南緯35°至50°之間,在阿根廷的中東部,屬於南美亞熱帶溼潤氣候下的高草草原,四季如春,氣候溼潤。“潘帕斯”在印第安克丘亞語中的意思爲“沒有樹木的大草原”,草原全部由由高草組成,幾乎沒有喬木和灌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氣候溫和,草類茂盛,是世界上優良的天然草場之一;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適於牧場大規模經營;鐵路貫通,臨近海港,爲牧場的商業化經營提供了交通便利。潘帕斯草原畜牧業以大牧場爲主,草場面積大都在5000公頃以上,專業化程度高,是世界大牧場經營的典型代表。

6.荷蘭

荷蘭位於北緯51°至54°之間,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境內河流縱橫,分布着萊茵河、馬斯河、艾瑟爾湖,水資源非常豐富,是世界畜牧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7.澳大利亞東南沿海

澳大利亞位於南緯10°41'和43°39'之間,適宜畜牧發展的土地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一帶。東南沿海地區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水源豐富、土地肥沃,農牧業是當地的傳統產業,非常發達,澳大利亞也被稱爲“騎在羊(牛)背上的國家”。

8.愛爾蘭

愛爾蘭位於北緯53°,西瀕大西洋,東臨愛爾蘭海,屬溫帶海洋性氣候,一年四季溫暖如春,年平均氣溫在0℃到20℃之間,常年多雨,晴朗天氣只佔1/5。全國80%的土地爲草地和牧場,農牧場規模較大,水草豐美,畜牧業是愛爾蘭的第一大產業。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奶粉哪家強?關鍵看其原奶產地,世界最佳奶源地都有哪些?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7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