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三伏天一定要忌口!不食“三樣”,多食“三寶”,解乏祛溼又降火,安穩過伏天

三伏天一定要忌口!不食“三樣”,多食“三寶”,解乏祛溼又降火,安穩過伏天

by admin - 2023-07-18 75 Views

現在已經進入一年當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時段-三伏天,而且今年的溫度格外的高,出個門就和上战場似的,大太陽烤得皮膚隱隱作痛,這時候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溫,及時補充水分,避免中暑

俗話說:“冬養三九,夏養三伏”,防暑的同時 也別忘了養生,三伏天養生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應順應節氣來調養身體,增強體質,那到底應該怎么養呢?首先要注重的就是飲食,牢記“多喫三寶,少喫三樣解乏祛溼又降火,健康過暑夏。

這裏的“三樣”指的是:

1、隔夜飯菜:天氣過於炎熱,隔夜飯菜容易變質,滋生細菌,引發腸胃不適。

2、生冷食物:天氣雖然很熱,但是生冷食物還是要少喫,大量食用會損傷陽氣和脾胃。

3、大量的油膩食物:高溫天氣食用大量油膩食物,會增加腸胃負擔,使血液長時間滯留在腸胃內,導致供往大腦的血液減少,容易造成疲倦,消化不良等問題。

展开全文

進入三伏天我們應該多食這“三寶”,解乏消暑,祛溼降火,溫補脾胃。

推薦食譜【綠豆餅】

1、首先准備300克綠豆,加入清水淘洗幹淨,洗淨以後再次加入清水浸泡一夜,浸泡好的綠豆可以輕松脫去外皮就可以了。

2、控水倒入蒸屜中鋪均勻,上面扎一些小孔,方便上氣,蓋上蓋子蒸20分鐘左右,像這樣可以輕松碾碎就是熟了。

3、加入佐料機中加入一包純牛奶,簡單攪打兩下即可,不用攪得太碎,帶一些顆粒,喫起來更香。

4、攪好以後倒入鍋中,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白糖,30克食用油,开小火不停的翻炒,炒至能夠抱團就可以了,不燙手的時候分成約35克的小圓球,裝入盤中,蓋上保鮮膜,防止風幹。

5、接下來开始和面。盆中加入250克面粉、一克酵母粉、15克白糖攪拌均勻,加入約110毫升清水,攪拌成絮狀,先攪成這樣小朵的面絮,再加入50克食用油,下手揉成稍軟的面團。揉至光滑細膩,蓋上保鮮袋,醒15分鐘。

6、時間到了,取出來,整理成長條,分成大小相等的面積,取一個面積,切面朝上,先把它團圓按扁,再把邊緣按薄,放入一顆綠豆球,用虎口收攏發包起來,手口捏緊按扁,再用手團圓按壓成小餅就可以了。

7、電餅鐺預熱,不用刷油,放入餅坯,蓋上蓋子,小火烙餅,烙至底部上色,翻個面,倒至另一面上色,再次翻面,反復翻兩次面,烙至兩面金黃,按壓邊緣能快速回彈,就可以出鍋啦。

推薦食譜【紅燒鯽魚】

1、首先准備兩條處理幹淨的鯽魚,把兩面打上花刀,這樣再煮的時候比較入味,然後放入盆中。

2、加入姜絲,蔥段,再用手把蔥姜汁水揉搓出來,這樣去除魚腥味效果會更好。加入一勺料酒,適量的胡椒粉去腥,然後均勻的塗抹在魚身上,魚的正反面還有肚子裏面都要塗抹。最後把蔥姜塞進魚肚子裏,醃制15分鐘。

3、准備多一點的蔥姜蒜,切片放入盤中備用。

4、下面开火把鍋燒熱,倒入多一點的食用油,先把鍋劃一下,這樣在煎魚的時候就不容易粘鍋。等油燒冒醃了以後,把魚放進來,先別動,讓它煎一會兒,等魚定型了以後,再轉動鍋子,讓它受熱均勻,然後給它翻面煎至另一面,繼續轉動鍋子煎上兩分鐘,把兩面煎至金黃,盛出來備用。

5、鍋裏的底油燒熱,放入蔥姜蒜炒香,加入一勺豆瓣醬,开小火炒出香味,炒出裏面的紅油,然後在裏面加入一小碗的开水,下來开始調味,加入生抽、蠔油和少許的香醋。最後加入一勺鹽,攪拌均勻,再把煎好的魚放進來,蓋上蓋子燜煮兩分鐘。

6、中途打开蓋子,把湯汁淋到魚身上,讓魚吸足湯汁,這樣才會更入味。然後再加入蒜片、青紅椒圈,增色提味,蓋上蓋子,开中大火再燜煮兩分鐘,把湯汁稍微收一下好了,一道非常好喫又簡單的家常紅燒鯽魚就做好了。

推薦食譜【山藥炒木耳】

1、一把黑木耳提前用清水泡發,山藥用波浪刀切成薄片,這樣切出來好看又入味。切好後放入清水中,加入些白醋,這樣可以防止它氧化變黑。

2、半根胡蘿卜用波浪刀切成薄片,再搭配一個青椒,斜刀切成小塊。小料切上一些蔥花和蒜片。

3、下面調個料汁,碗中加入食鹽、雞精、少許的白糖,再加入清水、一小勺玉米澱粉,攪拌均勻備用。

4、鍋中燒水,加入一些食鹽和食用油,水开後加入山藥、胡蘿卜和木耳焯燙,翻拌一下,使其受熱均勻,再次水开後焯上一分鐘即可撈出控水備用。

5、鍋中油燒熱,加入蔥花和蒜片爆香,炒出香味後,將焯燙好的食材加入鍋中翻炒,翻炒兩下後下入青椒。大火翻炒,炒勻後,下入調好的料汁。翻炒均勻,最後再淋些香油,翻炒幾下即可出鍋裝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三伏天一定要忌口!不食“三樣”,多食“三寶”,解乏祛溼又降火,安穩過伏天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73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