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是淮揚菜的發源地和中心,“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以揚州爲起點的淮揚菜,與魯菜,川菜和粵菜並稱爲中國四大菜系。揚州地處江蘇中部,爲歷史文化名城,自唐宋以來,揚州一直商賈雲集,是備受文人喜好、格調高雅的慢生活城市。朱自清先生客居揚州時寫過《說揚州》,稱“揚州是講究喫的好地方”。富春茶社,冶春茶社以及“共和春”,都是聞名遐邇的老字號。“菜根香”、“九爐分座”等餐飲店或已易幟,但也依稀尚存舊時的口味。文思豆腐,淮揚傳統名菜,起源於清乾隆年間,據傳是揚州天寧寺文思和尚發明制作的。
揚州人自己在家做菜,豆腐做湯還是用得比較多的,比如魚頭豆腐湯、青菜豆腐湯、茨菇豆腐湯,在這些菜裏,豆腐都是塊狀的,在湯鍋裏燉得起孔入味就成,而文思豆腐不一樣,它不僅要有味,更要有形,還要有那份意境,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的。人們說“食在廣州、味在四川、湯在山東、刀在揚州”,刀在揚州的扛鼎之作,就是文思豆腐。
《揚州畫舫錄》卷四有這樣的記載:“枝上村,天寧寺西園下院也。……僧文思居之。文思字熙甫。工詩。善識人。有鑑虛、惠明之風。一時鄉賢寓公皆與之友。又善爲豆腐羹甜漿粥。至今效法者謂之文思豆腐。”文中所說枝上村的具體位置,應該就在天寧寺的西邊,現在的西園賓館這個身底下。文思和尚才情俱佳,人脈頗廣,因此,由他創制的菜,效法者甚衆,流傳得很廣。尤其是這個以他的法號命名的“文思豆腐”,通過後人的演繹,成了淮揚菜的一道經典。
文思豆腐制作方法:首先把豆腐先切成片,橫切成很薄很薄的小片,然後把豆腐倒下來,形成90度角度,細切成絲。切好香菇絲放入碗內,加雞清湯,蒸熟。將鍋置火上,舀入雞清湯燒沸,投入香菇絲、冬筍絲、火腿絲、雞絲、青菜葉絲,加入精鹽燒沸,盛湯碗內。另取鍋置火上,再舀入雞清湯,沸後投入豆腐絲,待豆腐絲浮上湯面,即用漏勺撈起盛入湯碗內即可。這一道文思豆腐,選料極嚴,刀工精細。看湯清似水,但鮮味醇厚綿長,口感軟嫩清醇,入口即化。
從廣義上來講,湯有奶湯和清湯之分,其中清湯又尤爲精妙。從制作的方法來區分,又分爲熬湯、掃湯和吊湯,其中又以吊湯最爲精致。備湯都是廚房裏面的絕活,一般不輕易示人,用他們的行話來講,做湯的要訣三句話:“無雞不鮮,無鴨不香,無骨不濃”,但究竟是個什么樣的操作程序,各有各的看家本領。湯備好之後,將切好的筍絲、雞肉絲、火腿絲、香菇絲、生菜絲連同焯過水的豆腐絲,一起匯入,燒开即可,上桌前再灑上幾根香菜配配色,那就更漂亮了。稍微冷一冷之後,用個湯匙舀上一口,嫩嫩的、香香的、滑滑的,根本不需要你嚼,只需要微微閉上眼睛,細細去體味。小夥伴們,揚州文思豆腐,你喫過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揚州文思豆腐,你喫過嗎?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75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