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作爲寧夏的首府,黃河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改道,不僅將它養成“七十二連湖”的“塞上江南,魚米之鄉”,而且在東部平原地區,留下了大量有機含量高、保水保肥的灌淤土,豐富了寧夏的農業生產,也豐富了寧夏的飲食。半碗面,半碗米,是銀川人飲食習慣的形象概括。大多數本地人都是中午米飯,下午面條,再加上是善於炮制面食的回族聚居地,也是一座移民之城,久而久之,銀川便有了豐富的面食,雖不能像面食大省山西“一年三百六十天不重樣”,但在以面食而著稱的北方地區,也自有它不容小覷的一席之地。銀川最出名的一碗面,是羊肉面。銀川的羊肉面,傳統代表爲羊肉搓面。
“你回家吧,困難的時候,回家媽媽給你做你最喜歡的羊肉面……”成立於銀川的布衣樂隊,曾爲銀川的羊肉面寫過一首同名歌,許多人聽得熱淚盈眶、情難自已,專程跑到銀川來品嘗這種歌裏的面食。羊肉搓面,這種面的特點,在面條的工藝“搓”上。選上好的高筋面粉,和面揉團,醒好後搓成筷子般粗細,下鍋煮熟。羊肉臊子,則精選羯羊肉,切丁炒熟,燴以文火熬制的羊肉湯,配上香菜末、梅豆、豆腐,放一勺辣椒紅油,喫一口,面筋肉鮮,香氣四溢,如果再來一碟小鹹菜,不愛喫面的人,也能愛上羊肉面。細數銀川琳琅滿目的面食小喫,我最鐘愛的面食就是羊肉搓面了。滿滿一大碗面,面精肉鮮、色澤鮮豔,面條入口爽滑、有彈性、有嚼勁,碗裏大塊大塊的羊肉,實在又美味。
西北人喜食面食,所以很多西北女人從小就從母親那裏學會了制作面食,和面,餳發,在一張案板上用擀面杖把面團擀成了一個厚厚的面皮子,再取刀,切成手掌寬的長條,長條疊加在一起,再橫切成粗粗的面條,這頗有些像手擀面的做法,但要比手擀面粗,此時,師傅取一根粗面,在案板上搓一下,抻拉一下,搓一下然後再抻拉一下,如此兩三次,一根搓面即成。搓面搓好了,師傅拿着面到廚房,燒开水,搓面下到鍋中,煮熟,澆上用羊肉原汁、羊肉丁和新鮮蔬菜燴成的湯,這碗面較之其他面條最妙之處在於配菜頗多,當地土豆小粒軟糯,還有豆腐粒,蘿卜粒,青菜,木耳,再澆上一勺子辣子,搓面雪白,香菜翠綠,羊湯清亮、辣子鮮亮,豆腐粒乳白,羊肉鮮嫩,筷子挑起,香氣四溢,攪拌均勻,然後嘗嘗,這搓面確實筋道,面精肉鮮,香!
愛喫面是寧夏人的傳統,銀川作爲寧夏飲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人們對面食的鑑賞和講究也是有名的,爲在衆多的面食中成爲脫穎而出,他們在特色和質量下了不少功夫。做羊肉搓面的臊子就有講究,用的羊肉是以肉質細嫩的寧夏灘羊後腿肉最佳。炒羊肉丁時,先炒壯的,再炒瘦的,直到把羊肉的水分煸幹,這樣炒出來的臊子才不會羶。澆面用的高湯由新鮮的羊骨及骨髓文火熬制。炒湯時將臊子燴入湯中,再加入蔥姜蒜和少許調料,按順序放入青蘿卜、梅豆、豆腐、西紅柿丁放在一起炒制成臊子湯。搓面裏肉、菜、豆制品搭配比例適當,營養豐富,滋補功能強,使得湯味更濃鬱、濃而不膩,亮而不辣,讓消費者越喫越上癮!小夥伴們,銀川羊肉搓面,你喫過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銀川羊肉搓面,你喫過嗎?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77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