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烹飪技術:蝦餃皮與粉粿皮的技術探討

烹飪技術:蝦餃皮與粉粿皮的技術探討

by admin - 2023-07-29 73 Views

本文系《粵廚寶典》叢書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創作品,旨在飲食文化及烹飪技術研究

也可先看《飲食文化:蝦餃與粉粿是小麥文化與稻米文化的象徵,是兩個食品系》

正文:

正如老子《道德經》开篇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樣,我們啖喫的食品總不會一成不變地沿用傳統的配方制作下去,因爲隨着對制作工藝的理解,必定會發現食品制作還有衆多改善之處。

例如“粉粿”在最初的時候,獨到地利用水磨粳米煮飯作皮包制。

然而,廚師們慢慢發現單純利用水磨粳米作皮還有不少瑕疵,不僅米漿的黏性太弱,還略欠多少潤澤,故不晚於明末清初的時候改良成“入白粳飯其中……以豬油潤之”(《廣東新語》)。

這就是所謂“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

蝦餃與粉粿的裹皮應該要有不同,以體現它們各自的特點

事實上,當清代世界首富伍秉鑑(1769年-1843年)在大快朵頤地啖喫其至愛的“蝦餃”之際,“蝦餃皮”就已參照“粉粿皮”的發展軌跡被該食品的始創廚師得到改良。

須知制作“蝦餃”的皮的“澄面(麪)”原本是佛教徒不屑一顧的東西,其來源本是制作上等齋菜——“面(麪)筋”的下腳料。

依據文獻記載,“面(麪)筋”在南北朝——佛教植根中國時就已流行。

然而,千百年來人們都是將洗面(麪)時從布袋滲出的白漿視爲下腳料一倒了之。

爲什么會這樣呢?

首先是最初的時候誰都沒有留意在洗面(麪)時從布袋滲出的白漿在靜置之後會沉澱成細末。

展开全文

其次是即使知道從布袋滲出的白漿在靜置之後會沉澱成細末,由於細末的麥膠蛋白質和麥谷蛋白質含量低,致熟時沒有延伸性,即質易脆而欠缺彈性,很難塑成如“粉粿”或“餃子”的皮去使用。

再有一個原因是這種沉澱出來的細末有一個很大的弱點,就是“皯(又寫作䵟)”——味道木獨,質地又欠缺油潤。

澱麪與秈米制作都必須經過“二次加熱”,第一次爲“淥(燙)”

“蝦餃”之所以深受伍秉鑑的青睞並成爲“點心之王”,就是該食品的始創廚師參照了“粉粿皮”的改良軌跡——在糅合作裹皮時加入豬油,把用澄面(麪)作的裹皮由“皯(又寫作䵟)”變得潤澤起來,使本來不甚起眼的下腳料變成爽脆的、令人刮目相看的“蝦餃皮”。

這就是“蝦餃皮”最早的改良方向。

澄面(麪)這種含直鏈澱粉(Amylose)極高的細末之所以產生爽脆並成爲響當當的“蝦餃皮”,是廚師們瞭解了這種細末的特性後,奠出的一個必殺技——不是使用常溫清水糅合,而是利用滾沸清水衝燙再作糅合。

此一必殺技令澄面(麪)顆粒(直鏈澱粉)有序糊化(Gelatinization)而不是有序與無序相雜糊化,從而讓澄面(麪)顆粒老化(Retrogradation)之後產生誘人的爽脆質感。

“蝦餃”與“粉粿”制皮時要求淥(燙)得勻和擦得勻

人們視“蝦餃”和“粉粿”爲一對“孿生兄弟”不無一定道理。

盡管我們並不認同這種說法,但不得不承認它們是如影相隨的“战略夥伴”。

這邊廂的“蝦餃皮”剛參照“粉粿皮”利用豬油得到改良,那邊廂的“粉粿皮”馬上仿照“蝦餃皮”利用滾沸清水衝燙得到改善。

可謂是互勉發展。

制作“粉粿”的廚師們在爲“粉粿皮”奠出撒手鐗——利用曬飯幹取代原來的米飯以改善米漿香氣之後,立馬讓不具香氣的“蝦餃皮”顯得相形見絀。

同時也打破了以往相互默契的“战略夥伴”關系。

“蝦餃”與“粉粿”在裹包時邊緣要摺疊捏牢,蒸熟後“蝦餃”的摺痕明顯

正當制作“粉粿”的廚師准備爲他們的成績舉杯慶祝之際,只是香氣相形見絀而其他地方不相伯仲的“蝦餃”則劍鋒一轉,向着“點心”制作的最高境界——造型衝刺。

後來的廚師似乎沒有把握“粉粿皮”在香氣方面的優勢並繼續改良下去,竟然羨慕起“蝦餃皮”爽脆、軟滑、不起粒的優勢起來。

能發現自己缺點和找出對手的優點本有值得肯定之處,因爲“粉粿皮”易黴、易爛及不易塑形終究是個缺點。

然而,任何改革都應遵循自己的風格和軌跡發展才具有吸引力。

遺憾的是,廚師沒有認識到“粉粿皮”是稻米制品的象徵。

竟急功近利地摻雜上澄面(麪)——小麥制品象徵的原料來。

我們翻查了一些資料,不禁發現在1940年代,即“點心狀元”羅坤將“蝦餃”演繹成惟妙惟肖的“綠茵白兔餃”的時候,就已有廚師耐不着性子在“粉粿皮”中攙雜澄面(麪)作新配方了。

當時出版的《廣州點心》說:

“粉粿皮(制40件):米漿8兩2錢(410克)、澄面(麪)1兩8錢(90克)、精鹽2錢5分(12.5克)、熟豬油2錢(10克)、花生油3錢(15克)。”

這個配方不僅將“曬飯粉”——“粉粿皮”引以爲傲的原料舍棄,而且還摻雜了不拉邊的非稻米的原料——澄面(麪)。

1952年《名菜美點介紹》有介紹“娥姐粉粿”及“蝦膠”的做法:

娥姐粉粿:

“配料:飯粉1斤,澄麪(澄面)4兩(兩),枚肉(脢肉)12兩(兩),蝦肉12兩(兩),義燒粒(叉燒粒)4兩(兩),冬菇1兩(兩),蚧肉(蟹肉)2兩(兩),蚧王(蟹黃)1兩(兩),元茜(芫荽)1兩(兩),筍粒2斤,豬油4兩(兩)。

制法:先將飯粉、澄麪(澄面)用水煲(淥)熟,後分件,开成窩形皮。將蝦肉、枚肉、義燒(叉燒)、冬菇、蚧肉(蟹肉)、筍粒加味炒成餡。用皮(疑爲衍字)加蚧王(蟹黃)、元茜(芫荽)在底,加入餡內。(用皮)包成娥媚(娥眉)月形,蒸熟便成。”

蝦餃:

“配料:①餡:肥肉4兩(兩),生蝦肉1斤,豬油1兩(兩),味粉、白糖、生鹽、古月粉(胡椒粉)各少許和勻。 ②皮:澄麪(澄面)9兩(兩),开水13兩(兩)。

制法:①將肥肉滾熟切拉,生蝦肉打爛,用豬油1兩(兩)、 白糖2(錢)、生鹽3(錢)、古月粉(胡椒粉)少許,與以上各物和勻爲餡。②澄麪(澄面)以开水泡(淥)熟,拌和後分成約3(錢) 重小園粒(圓粒),用刀拍成園塊(圓塊),用以包餡,制成灣梳形(彎梳形),以猛火蒸熟爲佳。”

1957年《廣東菜點烹調法》有介紹“有汁鮮蝦餃(蝦膠)”及“鮮魚皮粉粿”的做法:

有汁鮮蝦餃:

“原料:鮮蝦仁八兩,熟蝦仁八兩,枚(脢)肉一斤,熟肥肉四兩,香信一兩,豬羔(“豬膏”之誤,凝結的豬油)八兩,味精二錢,各種調味適量。

制法:先將各種配料(脢肉、熟肥肉、香信)均切成幼粒形狀,用適量(這裏所說“適量”不知所雲)的配料加硬豬油(原料項中是“豬膏”)後撈勻,便成蝦餃餡。

餃包(疑爲“皮”字之誤)通常用汀面(澄麪)制成的,即是用滾水泡(燙)熟汀面(澄麪),加味油料(“味油料”究竟是什么,配比是多少沒有說明)搓勻,用拍皮刀把小粒汀面(澄麪)拍成圓形,然後用手撮成蝦餃子形狀(以什么形式加熱致熟沒有說明)。

風味特點:爽而有汁,令人可愛。附注:豬羔(“豬膏”之誤,凝結的豬油)要凍(低溫),成爲硬狀。”

鮮魚皮粉粿(書說出自茂名縣,即現在的茂名市):

“原料:鮮魚肉六兩,冷飯粉十兩,叉燒四兩,豬肉八兩,香信五錢,味粉三錢,雞旦(雞蛋)一只,鹽、蔥、生抽(淺色醬油)、古月粉(胡椒粉)酌量。

制法:先將魚肉刮落。將冷飯曬幹磨成粉,後用开水(沒有說明用量)衝熟,入魚蒸(疑爲“蓉”之誤)膠和生抽(淺色醬油)五錢切粒开(擀)薄做皮。後將豬肉、香信、雞旦(雞蛋)、味粉、古月粉(胡椒粉)、鹽、生抽(淺色醬油)等攪勻作餡。將皮包(餡)成角子形,落碟蒸熟便成。風味特點:皮滑,甜香,白色。”

這裏顯然是時間及地域的問題,粉粿制作仍堅持並保留着稻米文化的特色,並沒有受到外界的影響。

1950年代(具體出於何年不詳)的《中國名菜譜》有“娥姐粉粿(原文爲娥姐粉果)”與“鮮蝦餃子(即蝦餃)”:

娥姐粉粿:

“一.原料:澄麪(即麥澱粉)八兩(332.5克),豬油八兩(約耗二兩半。332.5克,104克),粟粉(玉米澱粉)二兩(83.2克),生粉(綠豆澱粉)二兩(83.2克),豬瘦肉十二兩(499.2克),食鹽一兩二錢(50克),鮮筍片(按滾過後擠幹水分計算)十兩(416克),叉燒十兩(83.2克),中生蝦肉十兩(83.2克),蟹肉二兩(83.2克),水發北菰(水發北菇)二兩(83.2克),白糖十兩(416克),味之素三錢(12.6克),蠔油六錢(25.2克),醬油(生抽,淺色醬油)一兩二錢(50克),胡椒粉三分(1.26克),蔴油(芝麻油)一錢(4.2克)。

二.制作方法:

1.粉粿皮:把澄麪(澄面)、生粉(綠豆澱粉)、粟粉(玉米澱粉)混合一起放在盤內。衝入攝氏100度(“攝氏100度”現在稱“100攝氏度”)的开水一斤(665克),用木棍急速攪拌(均勻成熟粉團),(將熟粉團)倒在案板上,放入豬油五錢(21克),用手搓到純滑(這是此食品的制作關鍵),然後切成小塊,每塊約三錢(12.6克),用手(將小塊搓圓並)按扁,再以擀麪杖(擀面杖)擀成圓薄餅,(再)用手捏成窩形,便成粉粿皮。

2.粉粿餡:將瘦豬肉、鮮蝦肉、鮮筍片、叉燒、北菰(北菇)、蟹肉等都切成與小指甲大小的片(俗稱“指甲片),再用溼馬蹄粉(溼荸薺粉,原料表中無列)拌勻。鍋(鑊)用旺火燒紅,放入豬油五錢(21克),先把筍片炒約二分鐘到出。再將鍋(鑊)燒紅,放入豬油約八兩(332.5克),待燒至油將滾(沸騰)時,放入豬瘦肉、生蝦肉稍炸至微熟,倒在笊籬上,濾(瀝)去油和水。再(將豬瘦肉、生蝦肉)在放回旺火鍋(鑊)中,加入味之素、醬油(生抽,淺色醬油)、蔴油(芝麻油)、精鹽八錢(33.6克)等,並將已炒好的筍片放入一起炒勻,變成粉粿餡。

3.蒸粉粿:用粉粿皮一張包上粉粿餡六錢(25.2克)。粉粿要做成欖核形,以搖動整只粉粿時,能聽見內中餡的的搖動聲爲合格。爲了使它(粉粿)美觀,包餡時可把香菜葉(芫荽葉)和蟹黃加在餡的上面,則(粉粿)蒸熟後(粉粿)外皮便紅綠相襯。粉粿包好餡後擺入抹上一層油的蒸籠內,用猛火蒸五分鐘便熟(蒸時一定要用猛火,否則粉粿皮的質感會變黴而不爽脆)。

4.剪粉粿:粉粿也可用油半煎半炸,叫做剪粉粿,配以上湯同喫,別具風味。”

鮮蝦餃子(蝦餃):

“一.餃皮制法:

(一)原料:澄麪(澄面)一斤(665克),精鹽二錢(8.4克),豬油五錢(21克)。

(二)制作方法:澄麪(澄面)過籮,除去團粒,盛入瓦盆內,放入精鹽二錢(8.4克),再衝入攝氏100度的沸水一斤八兩(997.5克)。水要一次衝入,否則做好餃子會裂开和破爛。用木棍急速攪拌(把澄面攪拌成團)。然後將瓦盆連同澄麪(澄面)復(覆)在案板上,焗約十分鐘,使澄麪(澄面)吸入水分。取出(澄面團)用手(在案板上)擦透(要擦至軟滑),再加入豬油搓勻便成餃皮(蝦餃皮)。

二.餃餡制法:

(一)原料:生蝦肉八兩(332.5克),肥豬肉四兩(166.4克),鮮筍肉(按擠幹水分計算)四兩((蝦餃皮)),精鹽三錢(12.6克),白糖五錢(21克),醬油(生抽,淺色醬油)四錢(16.8克),味之素一錢(4.2克),芝麻油一錢(4.2克),豬油二兩(83.2克),胡椒粉一分(0.42克)。

(二)制作方法:1.將鮮筍肉切絲,再切成二分(0.7釐米)長的段,用沸水泡過,壓平(“壓平”疑爲“壓幹”之誤)水分。肥豬肉蒸熟,切成細粒(與糯米粒大)。2.將鮮蝦肉洗淨,用潔淨布吸幹水分,放在盆內加入精鹽,攪至起膠(約攪二分鐘)。然後放入鮮筍絲、肥豬肉粒、醬油(生抽,淺色醬油)、白糖、味之素、豬油等攪勻(約攪一分鐘),再加入芝麻油、胡椒粉拌勻,用盆盛裝,放入冰箱內冷藏約三十分鐘,便成蝦餃餡。

三.蝦餃(做法):將餃皮(蝦餃皮)分成小塊,每塊重二錢五分(10.5克),用刀(蘸些花生油或豬油使刀膩滑,不至黏着澄麪皮)壓成,直徑一寸(3.3釐米)長的薄橢圓形的皮。然後在皮中撥入三錢(12.6克)餡。再將皮的兩端捏合成彎梳狀(或雞冠狀)。所以此餃亦稱爲彎梳餃和雞冠。

捏好後擺入用油薄薄擦過的蒸籠上,用旺火蒸五分鐘即成。蒸熟後皮薄而透明,現出嫣紅色的餡內蝦肉,很美觀。”

如今回顧起來,在粉粿皮之中滲雜澄面(麪)的做法根本就是自毀長城,令“粉粿”這種以稻米作裹皮的特色毀於一旦,稻米應有的質感和香氣蕩然無存。

這不,到了1970年代以後,所有書籍所記載的“粉粿皮”的配方再沒有稻米的痕跡了,乍看與“蝦餃皮”無異,難怪後來人不認爲“粉粿”與“蝦餃”不是“孿生兄弟”。

以下爲1980年代中期某教材的“蝦餃”與“粉粿”的配方,即可見一斑:

蝦餃配方:

“澄面(麪)450克,生粉50克,豬油15克,清水700克,精鹽10克,蝦餃餡200克。”

粉粿配方:

“澄面(麪)425克,精鹽5克,生粉75克,清水600克,豬油15克,粉粿餡200克。”

能看出兩者有區別嗎?

僅是比例及餡料有區別。

如此做法,對於“粉粿”而言,是否正在印證《老子》所言“名可名,非常名”的道理呢?

其實,“粉粿皮”大可不必改弦易轍跟着“蝦餃皮”走,即使被視有爽脆、軟滑、不起粒以及易於塑形的“蝦餃皮”也並非沒有瑕疵,稍一擺放,表皮會因水分蒸汽揮發變得艮韌。

這一點讓它必須改良。

只要細心觀察,不難發現無論是易黴、易爛的“粉粿皮”抑或是稍一擺放就會變得艮韌的“蝦餃皮”,歸根究底都欠缺了一樣至關重要的設計,就是“保水”!

“粉粿皮”是因水分散失而變得易黴、易爛;

“蝦餃皮”是因水分揮發而變得艮韌。

這些都是一直以來忽視了“保水”環節所致。

值得留意的是,我們已經开了一個頭,在介紹“蝦餃”傳統配方之余,還特意設計了一個“保水配方”。

如此一來,“粉粿皮”不需再改弦易轍跟着“蝦餃皮”走了,完全可以打出自己的風格——完全利用稻米細末制作,以彰顯其嶺南米食文化特色。

這是嶺南人或是有志傳承稻米文化的人的希望!

全文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烹飪技術:蝦餃皮與粉粿皮的技術探討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79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