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古茶的上市命運,或仍較爲坎坷。
文/每日財報 呂明俠
茶是中國的傳統飲品,有着數千年悠久歷史。而在茶品類中以香氣獨特、湯色明亮、滋味醇厚回甘的普洱,更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也成爲茶行業的新寵明星。普洱茶系指以雲南地理標志保護範圍內的雲南大葉種毛茶爲原料,是我國茶行業中的一個重要品類,背靠這個主要品類,也孕育而生了一些龐大的企業。
但擴大一下視角,就資本市場而言,對茶葉的不信任早已是“老生常談”。據不完全統計,中國茶葉市場規模已經突破1000億元,截至2022年末,產值規模更是達到了3180.68億元。如此大規模的市場,近十數年來,卻遲遲沒能走出一家上市企業。
從2013年至今,杭州龍井茶業、福建安溪鐵觀音、四川竹葉青茶業、信陽毛尖集團等知名傳統茶企,在衝擊A股IPO的過程中屢屢受挫。2020年曾有過一輪茶企扎堆IPO的高潮,但由於各種各樣的問題,也大都以失敗告終。
就聚焦普洱茶的頭部企業而言,自2020年7月深交所衝刺上市失利後,國內普洱市場第二大茶葉公司——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瀾滄古茶)轉而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8月2日晚,證監會官網發布關於瀾滄古茶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證監會國際合作部對瀾滄古茶境外發行上市備案信息予以確認。瀾滄古茶此次擬發行不超過2415萬股境外上市普通股並在港交所上市。
由此,“茶葉第一股是誰”又成了熱門話題。
轉战港股
此次,並非瀾滄古茶首次衝擊上市。
2020年7月,證監會官網發布瀾滄古茶、中茶股份兩家茶企的招股書。與中茶股份相比,瀾滄古茶曾搶先一步獲得上會機會,原定於2021年6月3日上會,不過就在上會前一天,證監會發布公告稱,鑑於瀾滄古茶已向證監會申請撤回申報材料,決定取消對其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
隨後,其又於2022年5月正式向港交所遞表,並按規定於今年2月更新財務數據及招股書。隨着證監會國際合作部對瀾滄古茶境外發行上市備案信息予以確認,公司有望登陸港股,朝“普洱茶第一股”更進一步,也有望成爲在主要資本市場上市的內地茶企第一股。
據悉,瀾滄古茶注冊成立程序於2002年9月正式完成,其品牌歷史可以追溯到1966年發起於景邁山的景邁茶訓班,當時瀾滄古茶董事會主席、創始人杜春嶧等人展开制茶事業。
1966年,杜春嶧到景邁山學習種茶和制茶技術,並在之後成爲瀾滄縣茶葉廠的一名員工。1998年,由於茶廠陷入經營危機,宣布破產,杜春嶧帶領82名下崗失業工人自籌39萬元資金,組建了瀾滄古茶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
經過20年發展,現在的瀾滄古茶公司已經成爲一家集普洱茶種植、生產、倉儲、銷售和文化爲一體的多元化企業。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21年普洱茶產品產生的收益計算,瀾滄古茶是中國第二大普洱茶公司,產品連續十年入選雲南省十大名茶。
此次IPO前,瀾滄古茶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杜春嶧和總經理王娟合計控制47.96%的股份,其中,杜春嶧直接控股18.07%,杜春嶧的丈夫石躍及其女兒石艾靈分別持股2.66%與6.12%,王娟則通過直接、間接方式合計持股21.11%。
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瀾滄古茶營收分別爲3.77億元、4.05億元和5.59億元,淨利潤分別爲8138.8萬元、1.23億元和1.29億元,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爲8138.8萬元、1.23億元和1.44億元。
此次謀求上市,瀾滄古茶將用於建立現代化物流及倉儲中心、建設新生產車間及改良現有生產車間;建立銷售渠道;品牌建設及產品營銷;在茶行業战略投資及收購商機;升級信息科技基礎設施及進一步加強研發能力;補充營運資金以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尚有疑題未解
下崗員工積極再就業,白手起家成就實業,本是一段勵志佳話。但也正因爲公司早期組織形式粗放,導致其存在股權無償轉讓或由近親屬繼承、與下遊經銷商的關系復雜等遺留問題。
據《每日財報》了解,瀾滄古茶第二大股東王娟不光是總經理,也曾是公司的經銷商之一。王娟於2005年成立廣州市純茗茶業有限公司(簡稱:純茗茶業)和廣州天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廣州天速)。
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身爲經銷商的王娟就加入了瀾滄古茶,擔任公司營銷中心總經理。而瀾滄古茶與下遊經銷商純茗茶業,雙方合作關系直到2016年才解除。2017年,純茗茶業還向瀾滄古茶的全資子公司——廣州康瑞瀾滄古茶有限公司售賣了房屋、辦公設備、車輛等固定資產,金額合計達到259萬元。
另外,王娟姐姐王冰100%持股的墨江烏金商貿有限公司也曾任瀾滄古茶的經銷商,2019年關系才解綁;王冰名下的墨江古木香茶業經營部和廣州市荔灣區冰鴻茶行也是瀾滄古茶的關聯方。
而在渠道層面,瀾滄古茶的銷售渠道由直營網絡及經銷商銷售網絡組成,2022年有528家线下門店,其中24家爲自營門店,504家爲經銷商營運的門店。瀾滄古茶同時向電子商務平台上的商店及其他在线銷售渠道拓展,2022年,瀾滄古茶總收益的11.7%來自自營網店的銷售。
就業內風格而言,高度依賴线下經銷商是茶企常態,但近幾年瀾滄古茶經銷商數量出現持續減少趨勢。數據顯示,2019年初瀾滄古茶經銷商數量共753家,至2022年末僅剩下508家,減少了近三分之一。
此外,隨着營收的不斷擴大,瀾滄古茶的存貨余額以及存貨周轉天數也居高不下。根據招股書,報告期內,瀾滄古茶分別有存貨4.7億元、6.36億元、7.84億元,存貨周轉日數分別爲1345日、1061日、1641日。
據悉,毛茶和正在制作中的茶葉,若保存得當可儲存數十年,並且越是年頭陳舊的普洱茶價值也越高。但另一面這也確實是對瀾滄古茶風險提升環節的提醒,如果公司的存貨水平在未來大幅上升,可能會對其財務狀況及現金流量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從存貨構成來看,2022年原材料毛茶的存貨約佔20%,在制品存貨佔近35%,制成品存貨約佔45%,沒有迭代的制成品存貨未來能否持續吸引消費者,必然是個疑問。
不受資本青睞的茶企
茶在中國已經有2700年歷史,在傳統文化中,酒與茶並駕齊驅。但到了資本市場,白酒股備受熱捧,茅台股價更是獨領風騷,但茶企卻仿佛不受歡迎,至今沒有一家登上A股市場。
目前,茶行業仍處於“大行業、小企業”格局,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茶葉相關企業超過145萬家,企業數量多而散、品牌集中度低、競爭格局分散。市場是典型的有品類、無品牌的行業,西湖龍井、黃山毛峰、武夷巖茶、鳳凰水仙、祁門紅茶等均是響當當的品類名稱,但國內尚未有如雷貫耳的品牌出現。
另外,茶企上市在原料採購方面有農產品的天然弊端,茶葉原料價格波動幅度大,不同季節、不同產區、不同年份、不同等級的原料彼此間可能存在十倍、幾十倍的價差。
如今的茶園依然看天喫飯,茶葉原料品質不可控,即便種植規範也不等於產品規範。這就讓原料茶成本高漲等問題難以避免,使茶企毛利率起伏過大。
事實上,茶產業想規範化並不容易,原茶的收購階段爲現金收購,管控難度很大,企業想要做假账非常容易。交易環節也一樣,不容易進行規範化管理。而上市監管思路卻是防止企業操控利潤,規範企業經營、關聯交易,關注企業的成長性等。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目前來看中國茶企整體運營並不規範,內部審計及原始材料等均需要不斷調整以符合上市需求。
也許,傳統茶業可以借鑑小罐茶,對產業鏈進行規範化、專業化、品牌化、資本化跟規模化的運營,讓茶葉的價格跟茶葉的價值以及品質要畫上等號。綜合下來也不難看出,瀾滄古茶的上市命運,或仍較爲坎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瀾滄古茶重返“茶葉第一股”角逐場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83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