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亞洲文化逆襲歐美,這次輪到了奶茶

亞洲文化逆襲歐美,這次輪到了奶茶

by admin - 2023-08-25 80 Views

喜茶只是中式茶飲品牌出海的一個最新案例。在如今的歐美,奶茶消費者不只是華人,而是進入到更本土化的市場。Z世代有了「新癮」,奶茶創業風潮也开始火起來了。

作者 | 崔綺雯(倫敦)

監制 | 張 婭(北京)

8月4日,喜茶正式登陸歐洲,第一店开在了英國倫敦的唐人街。這是繼新加坡之後喜茶出海的第二站,也是其亞洲之外的首家門店。

我們在一個工作日下班時間到店,發現排隊依然需要半小時以上,大部分排隊的顧客都是亞洲面孔,偶爾有人帶着不同膚色的外國朋友到店嘗鮮。

开業第一周的工作日下午 6 點,倫敦喜茶門口排起了長隊

盡管喜茶在倫敦的價格是國內的3倍,但「老用戶」海外留學生和華人用戶給足了「Heytea」面子……在留學生和華人群體活躍的小紅書上,一周內「Heytea喜茶UK」的本地账號就獲得了6500個粉絲和超過1萬贊。

开業當天,倫敦喜茶店前出現了跟國內早期類似的大長隊,如果當天要喝上,店員稱最長的等待時間是7小時。

不只是留學生和華人市場

喜茶算是剛擠進歐洲奶茶市場的新手,從產品都能看出來謹慎和試水意味。

他們只保留了國內最經典的22個SKU售賣,例如黑糖波波、芝芝莓莓、楊枝甘露等。當然,價格在英國翻了兩番:最便宜的純茶需要35元人民幣一杯,而最貴的多肉葡萄售價達到了64元。

從選址看來,喜茶也完全沒冒險,因爲开在了已經被驗證過的一條街——倫敦唐人街。

坐落在倫敦市中心酒吧、餐飲和遊客最密集的SOHO區域,唐人街是一個「奶茶滿爲患」的地方。這裏十步一家奶茶店,不僅有外國人开的奶茶店,逛一圈會遇到不少熟悉的亞洲品牌:Coco、一芳水果茶、快樂檸檬、貢茶、鹿角巷……不僅如此,唐人街中餐館店,基本都提供珍珠奶茶和水果茶飲品。

展开全文

就在倫敦喜茶的路對面,密集开着兩家亞洲風格茶飲店,其中左邊的黑芙蕾主要是以舒芙蕾甜品搭配奶茶銷售,右邊的一芳也跟國內類似,主打水果茶

盡管擁有這么高的奶茶密度,不少店依然客滿排隊。這個狀況不僅讓人想問,僅僅華人留學生和遊客就能撐起這么大的市場嗎?

新冠疫情改變了一切。

根據英國本地媒體的報道,英國珍珠奶茶店原本的受衆,確實是以留學生和海外華人群體爲主。疫情期間,缺少中國留學生和遊客到訪,爲了活下來,不少奶茶店迅速地進行了本地適應。

「以前,我們約90%的客戶都是中國國際學生,但由於旅行限制,並非所有學生都回來了。」快樂檸檬的運營總監Alex Xu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說,「現在,我們一半以上的客戶群來自英國、黑人和亞洲背景——我們已經進入了以前沒有的本地市場。人們想要嘗試新事物,產生了新的熱情。」

不只是英國和歐洲如此。

2023年的奶茶,早不止活躍在歐美的唐人街,而是在各個城市遍地开花,成了歐美年輕人愛喝的飲品。

在美國谷歌,「珍珠奶茶(Bubble Tea和Boba Tea)」的搜索量達到了五年來的新高

現在的歐美,站在路邊帶着耳機,握着吸管戳开奶茶吸兩口,已經成爲一種潮流形象。跟國內的白領擁抱更貴的咖啡和貝果類似,歐美的年輕人也愿意支付比咖啡更高的溢價去購买珍珠奶茶。

亞洲奶茶沸騰

在解釋歐美市場的盛況之前,首先需要釐清的概念是「珍珠奶茶」——歐美和中國類似,人們用Bubble Tea或者Boba Tea(波霸,也是一個來自於中國台灣地區的叫法)來統稱奶茶飲品。

盡管很多歐美人也不喜歡有嚼勁的珍珠,而且很多奶茶店也跟國內一樣开始「卷」特色茶、果茶和其他含糖飲料,產品不一定包括奶、茶或者珍珠,但本文中,我們將用「奶茶」「奶茶店」來統稱這些新飲品店及嘗試。

开頭提到的喜茶只是海外的新晉玩家,因爲一些亞洲奶茶品牌已經在歐洲擴張多年。其中,最近幾年勢頭最猛的是「貢茶」。

貢茶在倫敦的店面

原本在中國台灣地區創辦的貢茶,在2019年被美國私募基金TA Associates投資之後开啓了爆發式的全球擴張。去年,貢茶全球總部換上了英國人CEO保羅·雷尼什(Paul Reynish),他把國際化當作工作的亮點,而歐洲是版圖擴張的第一步:在英國預計會开設500家門店,法國300家,接着是荷蘭市場和中東,「目標是2023年平均每天在全球开一家新店」。

貢茶也成爲全球門店最多、覆蓋最廣,也是最資本化的奶茶連鎖——已經在全球15個國家擁有2000家加盟門店,覆蓋東南亞、歐洲和北美。2022年,貢茶實現了25%的收入增長。

《財富》雜志在一份洞察報告中,非常看好歐美的珍珠奶茶市場。他們認爲,2027年珍珠奶茶產業將會增長到33.9億美元的規模。

在《財富》認爲的全球十大珍珠奶茶品牌裏,6 個都是在國內大家熟知的奶茶店,包括快可立 (Quickly)、CoCo、快樂檸檬(Happy Lemon)、貢茶(Gong Cha)、日出茶太(Chatime)和老虎堂(Tiger Sugar)。

亞洲奶茶熱,將中國台灣地區推上了供應鏈頂端。

根據彭博社的報道,台灣地區已經成爲全球最大的「珍珠」供應中心。

「(中國)台灣有非常齊全的原料,你只能在這裏找到所有的原料,」陳嘉盛接受採訪時候說,他是上島食品的總裁。這家公司位於台灣地區,成立於1979年,是一家大型的珍珠奶茶原料供應商。

2023年4月,陳嘉盛又开設一家24小時不停歇的全自動珍珠工廠,產能比原來增加兩倍,就是爲了應對歐美的奶茶熱潮。

互聯網飲品

在1980年代末期,木薯澱粉球加上含糖奶精茶飲——「珍珠奶茶」在中國台灣地區走紅,這個風潮在10年後席卷大陸。而隨着留學生和亞裔的流動,美國灣區在1990年代中期也开始开設奶茶店。只是,在長達20年時間內,它在歐美都是一種「亞洲人才會喝的飲品」。

跟國內類似,1990年代末期至2000年代初,奶茶店成了大洋彼岸亞洲年輕人放學下班後的聚會地點。當時美國洛杉磯附近的華裔美國人、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和第一代年輕移民以及其他亞洲年輕人,他們每天放學就去奶茶店喝東西、學習、和朋友闲聊。所以奶茶成了一代人成長的「身份」,也成了奶茶走紅的基礎:但凡有亞裔聚集的區域,就會有奶茶店。

互聯網讓全球更多人知道珍珠奶茶,是在2013年。

當時美籍華人馮氏兄弟創作了一條名爲「波霸生活」的視頻,在YouTube上獲得幾百萬的觀看量。第一次,美國亞裔之外的社區开始知道奶茶文化,並且把珍珠奶茶和亞裔身份綁定。

波霸生活的 MV 截圖,現在再看歌詞內容,可能女性觀衆會感覺冒犯

但最近幾年,奶茶走紅還是靠社交媒體——它成了一種娛樂和治愈項目,也成了不愛酗酒和嗑藥的年輕人的「新癮」。

例如2200萬粉絲的洛杉磯網紅勞倫·戈德溫(Lauren Godwin),去年制作了一段33秒視頻,展示自己喝了超大杯珍珠奶茶,獲得了近百萬個贊,還有很多人被種草开始跟風。在TikTok上,制作彩色奶茶的短視頻,或者喫一整杯珍珠的視頻,現在很容易走紅。

戈德溫展示的超大杯珍珠奶茶

买杯奶茶,人們可以選擇加雞蛋布丁、仙草、紅豆、碎奧利奧、玫瑰花瓣甚至是金箔……甜度和冰也可以選,給人一種「掌控感」,這也是珍珠奶茶能快速普及的原因。這么高的個人定制度和顧客需求滿足,又對經營者成本要求不高,不過是泡茶煮珍珠,准備糖漿而已。

除此以外,Vice曾經寫過一篇分析認爲,很多Z世代(一般指出生於 1995-2009 年的人)更在乎自己的形象,不再覺得喝酒抽煙很酷了,原因也是社交媒體:被朋友拍到喝醉醺醺視頻被放到網上(可能還刪不掉)看起來太不妙了。

如果真的要上癮一些什么,那么上癮含糖飲品看起來正常多了。

「我不太喝酒,但我喜歡喝珍珠奶茶,」在海外,媒體很熱衷報道對珍珠奶茶成癮的年輕人——例如這個19歲的亞非學院(SOAS)西班牙大學生伊莎貝拉·加西亞(Isabella García),她接受採訪的時候說,「我第一次嘗試珍珠奶茶是在我的校園附近,和朋友們一起。耐嚼的質地是我以前從未喫過的,它非常讓人上癮。」

加西亞不是個例。根據彭博社最近引述裏昂證券的消費者調查,20至29歲之間的消費者中,有94%在過去三個月內購买過珍珠奶茶。

不愛酗酒,但不能不來杯奶茶,這就是目前歐美年輕人現狀。

歐洲人的新「糖水鋪」

「珍珠奶茶,就是最新的甜品店。」印度店主Gupta(化名)說。

在Algate East,倫敦東部一個新貴地產地段的街角,Gupta於2023年5月开了家珍珠奶茶店Bubble&Chai。產品正如其名,就是印度奶茶(Chai)和珍珠的結合。這一看就不只是給華裔顧客提供的飲品,因爲在歐美,印度奶茶的普遍程度和歷史遠早於珍珠奶茶。歐美的星巴克和咖啡館裏Chai都是標配,但Chai珍珠奶茶確實是個新融合產品。

Bubble&Chai的存在也證明,珍珠奶茶正在歐美迎合主流客群。而Gupta認爲,珍珠奶茶的火紅,是隨着歐美甜品店趨勢走的。

作爲一個經營者,他從甜品店的角度琢磨產品和店面——對於本地人來說,6-7英鎊喝杯東西也許貴,但當作喫一個下午茶不貴;但喫下午茶需要拍照,所以得來幾張好看的有配色的沙發和假的藤蔓植物。

Bubble&Chai

Gupta的思路沒錯,僅僅一個街角之外是另外3家甜品店,他們都把珍珠奶茶和雪糕、巧克力、咖啡和華夫餅混在一起來賣,主打坐在街邊曬太陽喫甜食的輕松氛圍。

在倫敦唐人街,好幾家亞洲奶茶店也用同樣的「甜品下午茶」思路經營,大福和舒芙蕾是搭配着一起賣的。在英國路邊,甚至還有更詭異的組合—— 電子煙+珍珠奶茶。也許對店主來說,組合是否跨界無所謂,能讓顧客在店內待更久买更多比較重要。

倫敦街頭,咖啡蛋糕和雪糕等下午茶的店鋪,常常都會新增珍珠奶茶作爲新品,甚至電子煙店Vape Lagoon也在通過珍珠奶茶提高客流量

(上下滑動查看全部圖片)

如果說英國的本地化奶茶店,就是改造過的甜品店賣氛圍,那么歐洲別的奶茶店,產品看着像是從果汁(smoothie)的轉型而來的。

例如在波蘭、立陶宛和羅馬尼亞擁有超過103家門店,經營了超過10年的本地品牌Crazy Bubble,主打的產品是各種果汁+小料。爲了適應不愛喫木薯珍珠的歐洲人口味,他們主打甜茶飲加爆汁珍珠。

這家從 2012年就开始賣珍珠奶茶的品牌,在加盟和合作申請裏更多是在賣奶茶原料——最低只需要1000歐元,就可以從他們那兒購买珍珠奶茶原料和產品,進行再售賣。根據其新聞稿透露,合作方有不少是果汁店和雪糕店,他們想要給自己的店鋪新增一個熱門SKU。

意大利珍珠奶茶品牌Frankly也是如此,他們售賣綜合的含糖現制飲料,包括奶昔、果蔬汁、奶茶、咖啡,只是往裏面加入了風味的糖漿和珍珠。

與其說 Frankly 是奶茶店,不如說是糖水店:椰子果汁奶昔珍珠奶茶,都有售

Frankly CEO在接受採訪時候說,這兩年生意很好——2022年,他們營業額超過350萬歐元,相比2021年230萬歐元,營業額大幅度增長。

2023年2月份,這家意大利新品牌稱自己賣出了2萬杯奶茶,單店每天100杯。對於意大利一家只有8家店的新興本地品牌來說,成績已經很不錯了。

亞洲文化的逆襲,來得更快?

不少人看好珍珠奶茶的前景,認爲珍珠奶茶跟之類的猶太面包一樣,是時候脫離自身的亞洲文化,成爲全球品類,跟咖啡競爭。

貢茶CEO雷尼什在接受採訪時認爲,奶茶是消費者在飽和的咖啡市場中,尋求「變化和多樣性」的品類。「咖啡已經做到了成爲消費者的日常儀式,而我們正用茶來突破。我們在世界各地有不同類型的商業模式,但在英國特許經營的時機已經成熟。(开奶茶店)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投資工具……」

目前,歐美奶茶創業風潮已經开始火起來了。

倫敦培訓機構「珍珠檸檬波霸(Pearl Lemon Boba)」的創始人、來自印度的Deepak Shukla在他的YouTube頻道上說,「現在是开奶茶店的最好時機」,因爲歐洲奶茶市場正在迅速增長中,成本低起量快,每杯成本僅需1英鎊但售價是其5倍,從中國台灣進口珍珠原料和奶茶設備,最快7天就可以开店。

Deepak Shukla在互聯網上還不算紅。在YouTube上,不少博主教人快速开奶茶店和自制珍珠奶茶,觀看量可達幾十到一百萬:

我們可以反觀咖啡如何進入中國。在沒有咖啡飲用傳統的中國,從雀巢到星巴克等企業牽頭,通過改變一线城市中產消費者的職場文化和日常習慣,十年內讓咖啡從「洋氣」「西方讓人羨慕的生活方式」,變成了白領日常消耗品,並且在最近幾年快速本地化。

「萬物+咖啡」在國內成爲一種流量密碼:香菜美式和皮蛋/臭豆腐拿鐵

盡管現在星巴克在國內面臨衆多本土品牌甚至路邊街頭小店的競爭,但這足以證明一個事實——在傳統飲食之外,市場和商業成了影響消費者飲食選擇的主要力量。哪怕在飲食傳統足夠強大、有5000年歷史的中國,這速度依然來得很快。

奶茶佔領歐美大街小巷的進程,只會比咖啡在中國的發展來得更快。這不僅是因爲歐美本身有喝茶的基礎,還因爲歐美市場消費者更容易被商業主導。美國飲食作家邁克爾·波倫(Michael Pollan)早前曾說美國「沒有飲食傳統,只有200多年歷史的年輕國度」,商業太容易改變人的飲食方式。

而跟貝果去民族化恰好相反,奶茶席卷歐美背後是亞洲文化的全球興起——中國經濟和人口不可小覷,道教和印度的冥想等精神理念歐美中產化,韓國K Pop和日本二次元文化的走紅......亞洲文化,從亞文化成了歐美的新熱潮。

《紐約客》上的稿件插圖,標題是:珍珠奶茶的慢性成癮

這次,亞洲或者說中國不是通過制造佔領市場,而是反向文化輸出。

俄勒岡大學的亞洲研究教授蘇珊娜·林之前在CNN上表示,歐美年輕人要求更加多元化,因爲在歐美大城市,移民人口衆多,很多人感到被美國主流文化所邊緣化。

而亞洲文化,以珍珠奶茶作爲代表,是其中一個熟悉又陌生的食物,就成了新的文化符號。

關於這個,美國奶茶店頭部玩家「功夫茶」就是個好玩的例子。在商業之外,2018年,他們在美國創立了全球首個「珍珠奶茶日」,說希望向全球傳播珍珠奶茶文化。這個節日已經成爲美國官方節日。

但珍珠奶茶文化是什么呢?無論怎么回答,肯定都跟亞洲文化有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亞洲文化逆襲歐美,這次輪到了奶茶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86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