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喜報:千陽縣兩個非遺項目列入寶雞市第七批非遺名錄

喜報:千陽縣兩個非遺項目列入寶雞市第七批非遺名錄

by admin - 2023-08-28 72 Views

近日,寶雞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經過申報、評審和公示,千陽縣兩個項目入選,分別爲:《千陽大肉泡饃制作技藝》和《西府康祥酥皮點心手工制作技藝》。

展开全文

千陽大肉泡饃制作技藝簡介

千陽大肉泡饃即豬肉泡饃,它是分布在千陽縣城和古黃裏鎮上的一種美食。北宋文豪蘇軾在他所著《東坡志林》一書中,就寫下了“千陽豬肉至美”的故事。千陽大肉泡饃的專營歷史可追溯到清光緒年間魏家在城西門开的“老魏架子大肉泡”門店。近年來,千陽大肉泡饃常年在新老城區經營的有四、五家,攆鄉村廟會擺攤的有一、二家。千陽大肉泡饃2013年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2015年列入寶雞市名優小喫和中國陝菜網會員單位,中央、省市多家新聞媒體競相宣傳報道其獨特的美味。

千陽大肉泡饃制作技藝的主要特徵是: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滑潤爽口;饃皮幹內軟、火色均勻、入湯不散;湯煎且汪、味道飄香、配菜渲淨。核心要素有四:一是上門买活豬,肉鮮,選老槽土豬(指飼養期要一年以上)肉瓷實。殺時不嗆血,裏外幹淨;二是煮肉火候大中小交替使用,各味調料適時入鍋,保證熟而不爛,熬制滷肉醬汁要配全調料,掌握火候,舌嘗其味,及時調整;三是泡饃爲一指厚的烙餅,酵面參半,文火烙制,內軟外黃,皮幹不焦,掰碎澆湯(或刀切鍵條狀)後,味透形不散。

千陽大肉泡饃以解飢又解饞的功能在千陽世代傳承,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千陽地僻寒儉”“家家粗糲的生活史和飢腸轆轆的人們對油食的強烈渴望和對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的向往。千陽大肉泡饃從喜歡肥肉到去肥揀瘦的轉變,形象地見證了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飲食結構日趨合理的發展趨勢。與時俱進的千陽大肉泡饃的重要價值就是不斷向我們詮釋民以食爲天的真諦,它如今已成爲重陽節各村舉辦百叟宴的首選美食。

西府康祥酥皮點心手工制作技藝

西府康祥酥皮點心形如鼓狀,色白如脂,口感酥軟,營養豐富,喜慶吉祥。餡料爲傳統五仁,豬油和面做皮,傳統五仁做餡,桂花增添清香,冰糖含飴增甜。按照清代千陽酥皮點心制作師傅呂意武和其他老師傅們傳承的配方和制作技藝,到1958年公私合營並入國營千陽食品加工廠再到2002年改制易名後的千陽縣康祥食品有限公司已經傳承上百年

西府康祥酥皮點心手工制作技藝關鍵環節分爲:精選好原料、文火焙烤五仁、精制皮面和酥面、依照百年配方按比例配制餡料、手工包制及入模磕制成型、入爐慢火烤制,認真把握火候,保證餡熟和外皮均勻上色,達到形美味香,香酥可口。康祥食品廠一直堅持純手工依照古法制作,依靠師傅帶徒弟,手把手傳承,已傳承六代,並聘請退休老師傅爲顧問,常年把關,傳幫帶年輕師傅。百年傳承,口味不變,已享譽整個西府及周邊地區。

堅持“好原料,全手工,好品質”的宗旨不變,是西府康祥酥皮點心百余年來暢銷西府地區的祕訣和立廠之本。2020年先後被省市商務部門評定爲首批“陝西老字號”和首批“寶雞老字號”, 2021年千陽縣人民政府列入千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純手工酥皮點心的傳統老口味正慢慢融入到當代西府人的舌尖上、情懷裏,其傳統手工制作技藝正在康祥人的保護、傳承和創新中慢慢展現出越來越重要的西府地域文化價值。

來源:千陽文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喜報:千陽縣兩個非遺項目列入寶雞市第七批非遺名錄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86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