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中國茶文化,茶葉分類和制作

中國茶文化,茶葉分類和制作

by admin - 2023-08-30 86 Views

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茶起始於魯周公,興於唐,盛於宋,普及於明清。

傳說發源於神農氏。上古時期神龍氏嘗百草,期間在茶樹下支鍋煮水,偶然茶葉飄落,令神龍氏煮出了清香四溢、飲用完神清氣爽的茶水。

中國的茶葉種類很多,分類也自然很多,但被大家熟知和廣泛認同的就是按照茶的色澤與加工方法分類,即是六大茶類分類法: 紅茶 、 綠茶 、青茶、黃茶 、 黑茶 、 白茶六大茶類 。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各類茶的做法。

紅茶

我國紅茶包括工夫紅茶、紅碎茶和小種紅茶,其制法大同小異,都有萎凋、揉捻、發酵、幹燥四個工序。各種紅茶的品質特點都是紅湯紅葉。典型代表有日照紅茶、川紅、祁紅、昭平紅、蘇紅、東江楚雲仙紅茶等。

1、 萎凋。萎凋是紅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形成紅茶品質的基礎工序。萎凋既有物理方面的失水作用,也有內含物質的化學變化的過程。

其作用一是蒸發部分水分,降低茶葉細胞的張力,使葉梗由脆變軟,增加芽葉的韌性,便於揉捻成條;二是由於水分的散失,細胞膜滲透性增強,內含生物酶逐漸活化,引起茶梢中的內含物質的一系列化學變化,如多酚類型的酶促氧化、芳香揮發物質的變化,爲形成紅茶色香味的特定品質奠定物質變化的基礎。

萎凋主要方法方法有室內自然萎凋、日光萎凋、萎凋槽萎凋、萎凋機萎凋及各種形式的加溫萎凋法。目前,普遍採用萎凋槽萎凋。

2、揉捻。揉捻(切)是工夫紅茶和紅碎茶塑造優美的外形和形成內質的重要工序。工夫紅茶要求外形條索緊結美觀,內質滋味濃厚,這取決於葉片卷緊程度和細胞組織破壞程度。這個工序一是使葉細胞組織通過揉捻後破壞,茶汁外溢,加速多酚類化合物的酶促氧化,爲形成紅茶特有的內質奠定基礎;二是使葉片揉卷成緊直條索,縮小體形,塑造美觀的外形;三是茶汁溢聚於葉條表面,衝泡時易溶於水,增加茶湯濃度,形成光澤油潤的外觀。

揉切是將茶葉通過機械方式強烈解體,通常採用強烈擠揉、搓揉、錘擊、撕切、卷曲等作用方式,將茶葉塑造成不同形狀或不同大小的顆粒,是紅碎茶加工特有工序。

3、發酵。發酵是形成紅茶色、香、味品質特色的關鍵性工序,良好的發酵才能形成較多的茶黃素和茶紅素,以及更多的滋味和香氣物質。一般將揉捻葉放在發酵框或發酵車裏,放入發酵箱或發酵室發酵,近年來开發了一些發酵設備。發酵要掌握滿足茶多酚酶性氧化聚合反應所需的適宜溫度、溼度和氧氣量。

展开全文

4、幹燥。幹燥是紅茶加工的最後一道工序。幹燥採用烘幹,一般分兩次進行,第一次稱毛火,第二次稱足火。毛、足火中間需攤涼。目的一是利用高溫迅速地鈍化酶的活性,制止酶促氧化,使發酵的品質固定下來;二是蒸發水分、縮緊茶條、固定外形、保持足幹,有利於保持品質;三是散發大部分低沸點的青草氣味,激化並保留高沸點的芳香物質,獲得紅茶特有的甜香。象“祁紅”突出的“蜜糖香”與在60℃~70℃的溫度下慢慢烘焙就密切相關。

一般而言,幹燥方法有烘籠烘焙和烘幹機烘焙等。烘籠烘焙是用竹制烘籠,木炭加熱烘焙,設備簡單,烘茶質量高,特別是香氣好,但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能源浪費大、成本高,不能適應大規模生產。目前,一般茶廠均已改用烘幹機烘焙。

綠茶

綠茶簡單制作流程爲採摘、攤晾、殺青、揉捻、幹燥五個步驟,其中殺青爲核心工藝。綠茶在春天將鮮葉採摘,如一芽一葉、一芽二葉等,採收之後將茶葉進行平整的攤开,進行攤晾,散發水分,接着將鐵鍋加熱,進行炒制殺青,並進行揉捻,並及時幹燥處理。

綠茶是六大茶類之一,包括西湖龍井、碧螺春、信陽毛尖等茶品。其茶不經過發酵,因此自然風味醇爽,並具有清湯綠葉的品質特徵。

具體過程如下:

1、殺青。殺青對綠茶品質起着決定性的作用。通過高溫,破壞鮮葉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類物質氧化,以防止葉子紅變;同時蒸發葉內的部分水份,使葉子變軟,爲揉捻造形創造條件。隨着水分的蒸發,鮮葉中具有青草氣的低沸點芳香物質揮發消失,從而使茶葉香氣得到改善。

2、炒青。由於在幹燥過程中受到機械或手工操力的作用不同,成茶形成了長條形、圓珠形、扇平形、針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狀,故又分爲長炒青、圓炒青、扁炒青等等。

3、曬青。是用日光進行曬幹的。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等省有少量生產。曬青綠茶以雲南大葉種的品質最好,稱爲“滇青”;其他如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品質各有千秋,但不及滇青。

4、揉捻。揉捻是綠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過利用外力作用,使葉片揉破變輕,卷轉成條,體積縮小,且便於衝泡。

5、幹燥。幹燥的目的,蒸發水分,並整理外形,充分發揮茶香。幹燥方法,有烘幹、炒幹和曬幹三種形態。綠茶的幹燥工序,一般先經過烘幹,然後再進行炒幹。因揉捻後的茶葉,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幹,會在炒幹機的鍋內很快結成團塊,茶汁易粘結鍋壁。故此,茶葉先進行烘幹,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鍋炒的要求。

青茶

青茶屬於半發酵茶。它需要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才能制成。青茶的典型代表有烏龍茶,主要產於福建省、廣東省和台灣省。

1、萎凋。萎凋即是烏龍茶區所指的涼青、曬青。通過萎凋散發部分水分,提高葉子韌性,便於後續工序進行;同時伴隨着失水過程,酶的活性增強,散發部分青草氣,利於香氣透露。

青茶萎凋的特殊性,區別於紅茶制造的萎凋。紅茶萎凋不僅失水程度大,而且萎凋、揉捻、發酵工序分开進行,而烏龍茶的萎凋和發酵工序不分开,兩者相互配合進行。

2、搖青。搖青是烏龍茶(青茶)做青的關鍵。搖青時,鮮葉在碰撞顛簸下,葉緣細胞部分組織受損傷,促使多酚類化合物氧化,產生有色物質(形成“綠葉紅鑲邊”)和促進芳香化合物的形成(烏龍茶獨特的香氣)。

搖青需要看青搖青,比如葉片肥厚的品種,應多搖、輕搖;重萎凋的茶葉需要輕搖;春茶期間氣溫低,溼度大,宜搖重些;夏、原料幼嫩的,曬青程度要足,搖青轉數宜少。

3、炒青。青茶的內質已在搖青階段基本形成,炒青是承上啓下的轉折工序,它象綠茶的殺青一樣,主要是抑制鮮葉中的酶的活性,控制氧化進程,防止葉子繼續紅變,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質。

其次,是低沸點青草氣揮發和轉化,形成馥鬱的茶香。同時通過溼熱作用破壞部分葉綠素,使葉片黃綠而亮。此外,還可揮發一部分水分,使葉子柔軟,便於揉捻。

4、揉捻。通過揉捻,使葉片揉破變輕,卷轉成條,體積縮小,且便於衝泡。同時部分茶汁擠溢附着在葉表面,對提高茶滋味濃度也有重要作用。

5、幹燥。幹燥可抑制酶性氧化,蒸發水分和軟化葉子,並起熱化作用,消除苦澀味,促進滋味醇厚。

黃茶

黃茶的制作過程爲殺青、揉捻、悶黃、幹燥,黃茶是輕發酵的茶,黃茶制作工藝近似綠茶,其最重要的工序在於悶黃,這是形成黃茶的特點關鍵之處,而黃茶的代表茶品有霍山黃芽、君山銀針、莫幹黃芽、蒙頂黃芽、廣東大葉青等。

主要分了三個品種:

1、黃芽茶:原料細嫩、採摘單芽或一芽一葉加工而成,主要包括湖南岳陽洞庭湖君山的“君山銀針”,四川雅安、名山縣的“蒙頂黃芽”和安徽霍山的“霍山黃芽”。

2、黃小茶:採摘細嫩芽葉加工而成,主要包括湖南岳陽的“北港毛尖”,湖南寧鄉的“潙山毛尖”,湖北遠安的“遠安鹿苑”和浙江溫州、平陽一帶的“平陽黃湯”。

3、黃大茶:採摘一芽二、三葉甚至一芽四、五葉爲原料制作而成,主要包括安徽霍山的“霍山黃大茶”和廣東韶關、肇慶、湛江等地的“廣東大葉青”。

其中,悶黃是黃茶制作特有的工序,也是關鍵工序。將茶葉趁熱堆積,利用溼熱的條件使茶葉變黃。黃茶悶黃的次序各有不同,有的在殺青後悶黃,有的在揉捻後悶黃,有的在初次幹燥後悶黃。

黑茶

黑茶由於原料比較粗老,制造過程中往往要堆積發酵較長時間,所以茶葉葉片大多呈現暗褐色特點,因此被稱爲黑茶。黑茶屬後發酵茶,發酵由天然陳放完成。一般是用已經初制、幹燥的曬青毛茶爲原料,再行發酵制成的,其特殊工藝爲渥堆發酵。

黑茶大多具有以下特徵:

①幹茶:條索緊實、含梗量少,光潤,勻齊。

②顏色:橙黃、黑褐,有光澤。

③湯色:橙黃清澈、明亮,或紅亮、清澈。

④香氣:陳茶、檳榔香、藥香等,香氣醇厚,高而持久。

⑤滋味:醇厚柔和,生津回甘,潤滑。

⑥葉底:黑褐,有光澤,葉底勻整,韌性好。

典型代表有四川邊茶、雲南普洱熟茶、廣西六堡茶等。其具體步驟如下:

1.殺青:由於黑茶原料比較粗老, 爲了避免水分不足殺不勻透, 一般除雨水葉、露水葉和幼嫩芽葉外,都要按10:1的比例灑水( 即10千克鮮葉1千克清水)。

2.初揉: 黑茶原料粗老,待嫩葉成條,粗老葉成皺疊時即可。

3.渥堆:是形成黑茶色香味的關鍵性工序。 渥堆應有適宜的條件, 渥堆要在背窗、 潔淨的地面, 避免陽光直射,室溫在25℃以上,相對溼度保持在85%左右。 初揉後的茶坯,不經解決立即堆積起來, 堆高約1米左右,上面加蓋溼布、 蓑衣等物,以保溫保溼。

4.復揉: 因渥堆後的茶條有回松現象, 需復揉使茶條卷緊,進一步整飾分形,破損細胞,使其破損率達30%以上,從而增進內質改進外形。

5.烘焙:茶坯經過渥堆後,解決復揉並及時幹燥。 黑茶傳統的幹燥方法有別其他茶類,採用松柴明火,分層累加溼坯和長時間一次幹燥法。 通過烘焙形成黑茶特有的品質即油黑色和松煙香味幹燥判斷標准:茶梗易折斷, 手捏葉可成粉末,幹茶色澤油黑, 松煙香氣撲鼻時,即爲適度。

6.自然晾置:我們稱自然晾置幹燥法爲傳統幹燥工藝, 現在黑磚仍採用這種傳統工藝,茶葉踩壓成包壓制成形後,置於陰涼通風之處,10- 15天時間。 千兩茶百兩茶等則用日曬夜露49天的幹燥工藝,讓水分緩慢幹燥即可。

白茶

白茶屬輕微發酵茶,其制作工藝爲萎凋、幹燥,其幹茶的特點爲:葉張幼嫩,芽葉連枝,葉態緊卷如眉,湯色黃綠清澈,滋味鮮醇,白茶主要的香氣爲:毫香、嫩香、花香、清香、果香、甜香等,而老白茶因爲後期陳化會產生陳香、甜香、果香的味道。主要代表有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貢眉。

其採單芽制作白毫銀針,或通過採一芽一葉的原料的基礎上再通過人工抽針(即摘取芽頭)制作白毫銀針。採一芽一至二葉制作白牡丹。採一芽二至三葉制作貢眉。採一至三葉帶駐芽嫩梢或葉片制作壽眉。採摘環節要注意保證茶青的新鮮度,避免物理損傷等。

1、萎凋。萎凋是白茶的關鍵工藝,茶鮮葉通過萎凋,失去水分,輕微發酵,達到白茶的品質狀態。白茶萎凋適宜的溫度在20℃~25℃,相對溼度在60%~80%之間,萎凋葉含水率在10%~15%。白茶萎凋時間需在36h~72h之間白茶品質較好。

2、並篩。將萎凋葉進行並篩,促進茶多酚酶的氧化作用,去除青氣,增加滋味的濃醇度。並篩厚度一般在25cm~35cm,溫度控制22℃~25℃;並篩時間視萎凋葉的實際情況而定。

3、幹燥。通過幹燥萎凋適度葉,固定品質,發展茶香,形成白茶產品。白茶幹燥溫度一般掌握在80℃~90℃,烘幹後茶葉水分在5%~7%。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中國茶文化,茶葉分類和制作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86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