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裏真能加那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嗎?
咖啡搭配其他味道,可以分門別類,也可以簡單粗暴。
分門別類,則:
比如肯尼亞或牙买加的咖啡,就很適合草莓或藍莓。搭配得出明亮的果酸味。
比如坦桑尼亞咖啡那種比較輕盈的,就很適合搭配桃李杏這類偏甜的水果。
哥斯達黎加的咖啡味道重?搭配水果派,特別好。
哥倫比亞的咖啡略苦?那就搭配牛奶巧克力和白巧克力這類濃甜的。
據說巴西咖啡適合搭配黑巧克力,我想想都覺得很好。
哪位說,我覺得阿拉比卡略酸了,那可以搭配一下巧克力慕斯試試——一下子成咖啡慕斯了。
印尼咖啡適合搭配焦糖類糕點。
蘇門答臘咖啡重焙後,甚至可以搭配烤肉。
香蕉搭配一切鹹苦味道,都余韻悠長:比如,香蕉打成泥,搭配加鹽咖啡。
但也可以有一個,我認爲,非常簡單粗暴的美味原則:
咖啡+甜味。
我知道有些人會嫌這種喝法土,然而……
巴西有種所謂Cafe Zinho的傳統喝法,極爲流行:水倒在鍋裏,加黑砂糖充分溶解,煮沸。糖水沸騰時,下咖啡粉,攪拌均勻,濾過,喝。
哥倫比亞有種叫tinto的喝法,也差不多:黑咖啡加Panela糖——未精制的全蔗糖,許多有煙薰和焦糖風味——和滾咖啡一起煮到濃甜加苦,一起喝。
在咖啡的原產地,人家喝得挺甜——甚至是,非常甜。
咖啡+甜味的加強版,就是咖啡+甜味+酒。
東歐人往咖啡裏加甜酒,一战前线捷克士兵都有這配置。
希臘人往咖啡裏加烏佐和蜂蜜的也有。
咖啡+熱黃油+朗姆酒也到處都有。
咖啡+燃燒白蘭地+方糖,即所謂皇家咖啡,傳說是拿破侖的摯愛。
反正烈酒+咖啡+甜味,整個地球都這么喝。
當然咯,許多喝慣的會覺得甜味奶味影響喝咖啡的口感,覺得還是直接espresso一口悶比較爽。但哪怕是意大利人,其實也未必那么硬核。
我在意大利看見一位老先生,自己用摩卡壺煮咖啡。煮完了濃濃一杯,加糖,不太攪,就愣喝。喝到最後,咖啡杯底,自然積了一層沒融的砂糖,老先生反而慢下來,一口一口,喝那想必濃甜泛苦的咖啡;最後咖啡盡了,咖啡杯底只有一點咖啡色的砂糖了,我看他用咖啡勺,一點一點,將這咖啡味的砂糖進嘴。
不知道這是什么喝法,只覺得,最後那幾勺,味道一定很好。
不知道多少人是不是都有這么點習慣:最後一點甜味,特別美好。
以我所見,人類有些基本的需求,是寫在基因裏的:飲食男女,人之大欲;貪生怕死,好逸惡勞,乃是天性。
渴要喝,餓要喫;想喫口甜香。
有些厲害的人能從咖啡的苦味中獲得快樂與滿足,但不意味着咖啡+甜味是錯的——實際上,那是真的挺好喝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咖啡裏真能加那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嗎?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88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