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當肉夾饃改名爲“中式漢堡”,怎么就火了?

當肉夾饃改名爲“中式漢堡”,怎么就火了?

by admin - 2023-09-19 81 Views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衆號有意思報告(ID:youyisi_cn)

原標題 | 當肉夾饃改名爲“中式漢堡”,它怎么就火了?

作者 | 郭藝

編輯 | 余源 田納西

當肉夾饃改名爲“中式漢堡”,它怎么就火了?

爆炒黃牛肉、藤椒雞、北京烤鴨、 酒燜紅燒肉,梅菜扣肉……這些菜不僅僅是家常小炒,也可能成爲漢堡的餡料。

內裏是有菜有肉的“中餐”,外面是饅頭或面餅制成的堡胚,“中式漢堡”名副其實。

賈國龍中國堡的“嫩蛋外婆菜堡”產品.圖源:賈國龍中國堡

“這不就是肉夾饃?”這一念頭閃過後,新的疑問隨即誕生——

爲什么肉夾饃至今還是地方小喫,但中式漢堡卻快速地遍地开花?

肉夾饃沒做到的,中式漢堡做到了?

中國紅,醒獅元素,“中國漢堡”的霓虹燈牌……在北京西站一衆快餐店裏,國潮感的塔斯汀格外醒目。

這是塔斯汀在北京的第一家店,同時也是它在全國4783家分店中的一家。

與塔斯汀“縣城包圍城市”的开店策略不同,西貝旗下快餐新品牌賈國龍中國堡半年开出的51家直營店都在北京,並計劃未來進軍更多城市。

眼下,“中式漢堡”這股風,正在各級別的城市無差別地吹。

紅餐大數據顯示,從2022年8月到2023年1月,店名帶有“中國漢堡”或者“中式漢堡”的快餐門店數量,從1772家上升到3533家,5個月內翻了一倍。熊貓現手工中國堡、大大方方、奧丁頓、楚鄭、林堡堡、麥喜堡等品牌出現,投資也接連而至。

展开全文

而反觀肉夾饃,目前人們對其的普遍認知還停留在“傳統小喫”階段。

據“肉夾饃之鄉”陝西渭南市潼關縣數據,潼關肉夾饃企業直營店3000多家,品牌店加盟超萬家。上述數據不能說不好,但仍然是“品類無品牌”。

肉夾饃小喫.圖源:中國新聞圖片網

而成立於2014年的快餐品牌西少爺肉夾饃,目前的100余家裏,近80%集中在北京,尚未在全國範圍內形成規模效應。

“肉夾饃品類的連鎖化起步較晚,目前還沒有出現很大的肉夾饃品類的連鎖企業。”連鎖經營專家文志宏表示。

01

中式漢堡爲何能“出圈”?

從“主食+肉蛋菜”的公式來看,中式漢堡和肉夾饃的相似肉眼可見。在新消費資深觀察者夏芸陽看來,兩者產品也沒有本質區別,“類似壽司和紫菜包飯。”

但它們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深層差別,讓兩者的命運齒輪轉向了不同的方向。

口味上強調經典和正宗的地方小喫,阻礙了肉夾饃創新發展的路徑。

肉夾饃是個限定詞:被夾的只能是臘汁肉,夾肉的只能是白吉饃,哪怕“加不加青椒”的問題也多次引發過“正宗保衛战”。

形態固定導致肉夾饃的口味有限。“它的產品很難創新,當代人很容易產生‘審喫疲勞’,因此消費群體也有限。”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副教授李維華表示。

而被“固定搭配”限制的肉夾饃,在地域接受度上也存在天然的難題。

西安的肉夾饃,在北京叫燒餅夾肉,在河北叫驢肉火燒,山東叫饅頭夾把子肉,安徽叫燒餅加裏脊,南方叫餅卷肉……諸多“替身”沒有讓大家對肉夾饃形成統一認知,也讓肉夾饃品牌在全國連鎖的路上頗爲不易。

反觀“漢堡”,在麥當勞肯德基的市場教育下,它早已成爲大衆認知和接受度更高的單獨品類。

披着“漢堡”的外殼,顯然對塔斯汀打开市場頗爲有利。

中式漢堡本身也在各方面做了改進。

業內觀點普遍認爲,中式漢堡在西化的外殼下做出的“中國夾餡”特色口味,是創新和適應市場的體現。“中國胃喜歡中餐,這是刻在基因裏的選項。”夏芸陽表示。

首先,“萬物皆可夾”的形態,爲中式漢堡帶來口味豐富的優勢。

“中式漢堡擴大了品類SKU,辣或不辣,肉或素菜,川菜粵菜都可以,拓展了可消費人群的範圍。”李維華補充。

其次,品牌們的堡胚也做了明顯的中國化改良。

塔斯汀用的是手擀現烤餅胚,賈國龍中國堡的堡胚來自浙江桐庐的“酒釀空氣饃”小喫,用雞蛋取代面包胚的林堡堡,以沒有碳水的“蛋夾肉”來迎合當代人的健康剛需。

至於門店模型的升級,則讓中式漢堡與街邊小喫的肉夾饃徹底“割席”。

在夏芸陽看來,從小喫肉夾饃到西少爺肉夾饃、再到賈國龍中國堡,是單品到街邊店再到快餐模式的升級,“主打不同的場景需求。”

它們被裝在紙盒裏,與可樂、酸梅湯或豆漿一起被端上來。新奇而陌生的組合,卻給人似曾相識的熟悉。

“中式漢堡們從菜單到套餐到門店布局的模仿,是中餐供應鏈成熟的集中體現,也是國產品牌向百勝等西餐學習的必經階段”。夏芸陽表示。

品牌們也在強調中式口味。塔斯汀打出“中國胃愛中國堡”的slogan,西貝餐飲副總裁宋宣看好大衆對“中國饃夾中國菜”的接受度,也希望能把中國本味放進中國堡裏。“我們是對中國味道、中國標准的現代化呈現。”他表示。

02

走紅的中式漢堡,

會是下一個“國潮烘焙”嗎?

作爲當下的熱門品類,中式漢堡們开店迅猛、斬獲融資的局面,如同幾年前中式烘焙扎堆开店的場景復刻。

2021年底,墨茉點心局北京西單大悅城首店开業,爲了咖啡麻薯排隊7小時的消費者大有人在。虎頭局三年在10座城市布局80余家門店,購物中心、熱門商圈店鋪裏都彌漫着烘焙香氣。

然而從火到衰不過三年,國潮點心關店潮已來襲。

今年4月,虎頭局渣打餅行被曝欠薪裁員,廣深門店全關;墨茉點心局門店持續收縮,截至9月已撤出武漢杭州市場。

旺盛發育期的中式漢堡,未來會有這樣的風險嗎?

餐飲的核心是復購。在李維華看來,國潮點心只靠爆品支撐、產品創新力度不夠,大家嘗鮮熱情褪去後很難長期購买。“高復購率主要還是靠產品本身的吸引力。”

相比打着國潮旗號的點心,可作爲正餐消費的中式漢堡,明顯更偏剛需屬性,因此其復購率也會比國潮點心更高。一周可以點五次爆炒黃牛肉堡,但不太可能連喫五天麻薯或泡芙。

但品牌之間的同質化隱患依然存在:同樣主打中式餅皮,內餡也跳不出烤鴨、雞肉或牛肉小炒等經典菜餚,目前還沒有看出哪個品牌在口味差異上佔據明顯優勢。

資本湧入所帶來的雙刃劍效應同樣是塔斯汀們要面對的。

夏芸陽表示,國潮烘焙衰落的原因之一,即是在資本助推下加速發展,導致行業過卷、資源過度浪費。如果中式漢堡“批量死亡”,很可能會傷到普通的一线加盟商。

“幸運的是,中式漢堡們的目標是認真做服務;但不幸的是,市場就這么大,總有人會卷不過。”夏芸陽表示。

塔斯汀北京西站店.圖源:大衆點評@Alex_lele

市場有限,中式漢堡的競爭對手只增不減。

同爲漢堡界選手,“瘋狂星期四”和“麥門永存”無疑是勁敵。無論是出新品、做營銷或是搞聯名,兩大巨頭都能帶來壓倒性的關注度。

而且麥肯也在持續本土化,比如近年推出的滷藕“哇藕帶勁堡”、梅幹菜“菜菜真香堡”以及“毛血旺風味嫩牛五方”等。

主打“中式快餐”的本質,也讓塔斯汀們把自己卷入了更大的战場。

中式快餐品牌的競爭之激烈,不惜讓和府撈面、西少爺肉夾饃、和合谷、南城香等以“9.9元喫好”的跳水價來爭奪消費者,“初來乍到”的中式漢堡又將以怎樣的實力籠獲人心?

“這種競爭也不失爲好事。在混战中可能會有強者出現,並成爲真正的巨頭。”李維華表示。

· 一 周 熱 點 回 顧 ·

“國潮”風刮到了漢堡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當肉夾饃改名爲“中式漢堡”,怎么就火了?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89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