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先民時期就學會了釀酒,專門制作了釀酒的器具,各地出土的尖底瓶就是專門釀酒的,甲骨文中,它的專屬字是酉,而酒則是這個酉裏面倒出的水,其他凡是和酒有關的字也都是酉字旁。
早期時候,酒絕對不是平民可以經常飲用的,一般都是王公大臣的專用,要么盛大宴席招待賓客,要么專門場合祭祀先祖,這一些從傳說中就可以看出來。
比如杜康釀酒,傳說中杜康是第一個學會釀酒的人,他無意間發現了酒,發酵的糧食滲出一種氣味醇香,入口甜美的液體,品嘗之後還不錯,很快得到別人的喜歡,他本人也被尊爲酒聖。杜康這兩個字也成爲酒的別稱。
當然,在早期,不是大戶人家,誰家都不會有多少余糧,溫飽都是問題,自然不會有啥余力來釀酒,它成了貴族首領的專用品,只有平民也就只有祭祀先祖時候小嘗一口,其他時候絕不敢奢望的。
典型的就是商紂王的酒池肉林,這裏顯示出殷商後期生活質量的上升以及貴族們的風氣,以至於武王伐紂之後周公制酒誥來勸解衛國地區的人少喝酒。
再往後,战國策還有個畫蛇添足的寓言,兩人爲了得到一壺酒而比賽畫蛇,這從側面反映出,战國以前,酒依然不是常見的平民消費品。平時比較稀少。
隨着禮崩樂壞,貴族封建社會瓦解,進入官僚社會,生產力的提升和制酒技術的升級,市面上就有不少出售酒的小作坊,比如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後就开了一個小酒坊維持生計,顯然,漢代時,就已經普及,顯示平民和貴族之間的壕溝減小,酒也逐漸成爲大衆消費品,平民不僅可以消費而且經常能夠买到。
至此酒完成了從王公貴族到平民的普及,此後,從魏晉开始,隨着文人士大夫的崛起,酒又被注入新的文化內涵,它成了文人間唱和,寫詩作賦的必需品,從魏晉到明清,譬如曹操對酒當歌,阮籍爲了喝酒去當步兵校尉,王羲之醉寫蘭亭集序,陶淵明白衣送酒,李白鬥酒詩百篇,蘇軾把酒問青天等等。
千百年中,酒和文人士大夫融爲一體,雙方相得益彰,這也衍生出獨特的中國酒文化。釀酒工藝不斷迭代,酒文化隨着時間推移是不斷更新迭代,而酒類也一樣不斷升級迭代,酒的品牌一樣推陳出新,老牌子或許經久彌新,新的或許也會後來居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技術工藝都在迭代,新酒能否推陳出新?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91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