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店在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最近記者市場調查發現,隨着天氣變冷,既養生又好喝的中藥茶飲銷量大增。不少城市,都刮起了一陣養生茶飲开店風。
不少網友表示:沒想到……
中藥茶飲店加速鋪开
養生茶飲受追捧
以下視頻來源於
央視財經
在廣東深圳福田區的一家養生茶飲店,前來取餐的外賣小哥絡繹不絕。店長告訴記者,工作日的中午到下午時段是養生茶飲店一天裏最忙的時候。
廣東深圳某連鎖茶飲店車公廟分店店長 謝泳鑫:從12點到16點多,外賣單基本上都能做到90多單。
記者看到,這家店裏有養生枸杞牛乳茶、熬夜人參水、新會陳皮雪梨湯、五黑精華水等,定價在15元到30元之間。在短短兩年的時間裏,這個連鎖品牌已經开了近10家連鎖店。
不僅是街邊的店鋪,社康醫院也推出養生茶飲。記者走訪了解到,不同的社康中心會根據自己醫生的經驗,以及居民的需求,調制不同的養生茶飲。
廣東深圳某社區健康服務中心中醫全科醫生 詹裏成:中醫生在日常診療過程中跟居民接觸的時候發現居民有這些需求,我們就根據居民的需求做一些不同的養生茶飲,居民容易接受的茶飲會留下來,其他口感不好的我們逐漸淘汰掉了。
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國內奶茶、茶飲相關企業現存量達40萬家,主要集中分布在廣東、江蘇、廣西、湖南等地。今年前三季度,奶茶、茶飲相關企業注冊量達5.3萬家,同比增長4.76%。國內養生茶飲相關企業主要集中在廣東、山東等地。其中,廣東省養生茶飲相關企業今年前三季度注冊數量是去年同期2.25倍。
昆明多家養生奶茶店月銷量上千
記者查詢外賣平台發現,有連鎖養生奶茶品牌在昆明开設有多家門店,月銷量在1000~2000單,非常不錯。
店內的品類不少,其中幾個招牌茶飲月銷都在200+,好評度100%。
其實今年9月,中藥房熬的酸梅湯就在昆明小火了一把。
9月8日,昆明南吳山下中醫診所內,有不少顧客在進行艾灸等中醫治療,門口貨架上配置好的酸梅湯原料包所剩無幾。“近期买酸梅湯的顧客挺多的,25元/包,好的時候每天能賣出100多包。很多顧客過來做艾灸等治療的同時,都會順便帶走一兩包,再加上近期網絡上酸梅湯很火爆,所以特地過來現抓的顧客也不少。”南吳山下中醫診所的相關負責人冬先生說道。
另一家中醫館的工作人員也說道:“近期過來抓酸梅湯的顧客挺多的,銷量較往年增漲了50%左右,有的是直接拿着小紅書等平台上的藥方過來抓。”該工作人員介紹 ,酸梅湯在中醫藥館一直都有賣,只是近期隨着酸梅湯在小紅書、抖音等網絡平台上爆火,到店購买酸梅湯的顧客比往常要多一些,有的直接帶着網絡上的酸梅湯配方到店來抓。
好喝又健康
中青年成爲養生茶飲購买主力軍
爲什么這些帶有中藥屬性的茶飲开始受到大家的喜歡?誰又是中藥茶飲購买的主力軍?
記者走訪了解到,這些中藥茶飲店主要是开在寫字樓商圈,中青年成爲主要購买主力軍。
從保溫杯裏的枸杞开始,養生成了這代年輕人的新追求。藥食同源加滋補類成爲新生代消費選擇。數據顯示,今年10月16日以來,關鍵詞帶有“養生”的外賣餐品銷量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72.20%。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 朱丹蓬:消費者對於產品的要求進入全方位、多維度的需求。既要產品好喝,也要有品牌的調性,但是他們追求的是整個產品大健康的屬性。
專家表示中藥茶飲要依規添加中藥材
受到追捧的這些養生茶飲真的養生嗎?而开這些具有中藥成分的茶飲店,在食品安全規範上是否會比普通的茶飲店要求更多一些?
記者瀏覽了一些養生茶飲店的產品介紹,看到裏面的主要材料包括枸杞、紅棗、羅漢果、人參、陳皮、黃芪等,這些藥材是否真的合適使用在茶飲之中呢?專家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明確界定了“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的範圍,這類中藥屬於食藥同源,是可以被添加到日常的食品和飲品中。但超出了這個範圍,就不能日常使用了。
記者在網上查到了食藥同源的中藥名單,像羅漢果、紅棗、枸杞等材料屬於食藥同源,是可以使用的材料。但是,像黨參、鐵皮石斛、西洋參、黃芪、靈芝等物質並不是適合全國使用,只有山東、四川、廣東等省份結合本地情況選擇9種物質中的部分品種發布試點通知方可使用。
此外,由於中藥材的使用十分講究,如果搭配不好,或者調配方式不對,還有可能產生副作用。因此醫生也提醒消費者,不要過分迷信中藥茶飲的養生功能,如果覺得身體不適,還是要前往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廣東深圳某社區健康服務中心中醫全科醫生 詹裏成:如果症型對的話,這個是有幫助的,如果症型不對,可能沒有起到養生的作用,反而有害。比如這個居民是個脾胃虛寒的人,如果他喫了一些清熱的涼茶可能脾胃更虛寒,對他體內造成其他的反應,就不適合了。
綜合:央視財經、都市時報、春城晚報、網友評論等
來源:雲南廣播電視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銷量暴增372%!很多昆明年輕人在买!醫生提醒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98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