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看展深一度丨徵服世界的中國樹葉

看展深一度丨徵服世界的中國樹葉

by admin - 2023-11-22 52 Views

隨着“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及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成功,茶作爲文化熱點步入大衆的視野。經過兩年策劃,正於故宮博物院舉辦的“茶世界——茶文化特展”,即以來自國內外30家考古文博機構的500余件展品串聯起人類數千年飲茶文明史,講述這片中國樹葉的精彩故事。

故事开始於新石器時代的中國南方地區。先民們發現了這種山茶科植物的神奇功效,從此人類與茶的故事正式拉开序幕。接下來的數千年中,中國人不斷改進制茶、食茶的技術與方法,最終形成了六大茶類,並確立了以瀹飲爲主流的飲茶法。在徵服了中國人的味蕾的同時,茶也俘獲了我們的心靈:它成爲詩人、畫家的靈感來源;蕴含着融合之道的茶文化成爲中國式生活美學的重要維度之一。然而茶的腳步並未停止於此,它隨着馬幫、駝隊與快剪船來到一個個新的國度,並讓那裏的居民對它一見傾心。下面讓我們回到六千年前,故事的起點……

【茶之源】

茶起源於中國。這裏所說的“起源”,不僅僅指中國是野生茶樹的原產國之一,亦指這裏的人們最早發展出飲茶習俗。展覽用兩組來自不同時期的茶葉遺存展品,勾畫出茶葉被人類發現及利用的早期歷史:一組展品是田螺山遺址的茶樹根,它的發現將中國人工栽培茶樹的歷史上推至距今6000年。另一組展品是發現於山東鄒城邾國故城的一只原始青瓷碗,內有經過煮泡的茶葉,是目前已知世界最早的茶葉遺存。這兩組考古出土文物證實了中國的確是最早種植、食用茶葉的國家。

展开全文

盡管有關茶葉的最早記載出現於西漢時期,“茶”字卻到唐代才產生。在此之前,用來指稱茶的漢字是“荼”。“荼”的本義是苦菜。到了唐代,爲了區分茶與苦菜,《开元文字音義》中將“荼”字減少一橫,專門用來指代茶;這種用法一直延續到今天。展覽中一件唐代長沙窯青釉碗上有褐彩書“荼埦”兩字,反映了在茶剛剛具有自己專屬名稱的時代,“荼”“茶”兩字並用的情形。

長沙窯褐彩“荼埦”銘文碗,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茶之飲】

取一撮茶葉放入茶壺,燒开水衝泡,觀察茶葉在水中上下沉浮、旗槍舒展,嗅着沁人的香氣慢慢品味,這是今天的我們再熟悉不過的飲茶場景。然而,在中國數千年的食茶史中,衝泡散茶不過是近五百年間才出現的飲茶方法。在此之前,飲茶,或者說“喫茶”,是一件頗要費一些周章的事情。茶最初的食用方法稱作粥茶法,類似於今天煮菜粥:茶葉採來制成餅狀,喝之前將茶餅炙烤並搗碎,與蔥姜、橘子等一起烹調。

唐代流行的煎茶法基本步驟與漢晉時期的粥茶法類似,只不過不再加蔥姜等佐料,並且所用器具及煮茶的步驟更爲講究。煎煮之水需等待三沸:第一沸即水中出現魚目狀氣泡,此時加鹽調味;氣泡如湧泉連珠則爲第二沸,此時舀出一瓢水,用竹筅攪動水面,並將茶末順着湯心投入鍑中;等鍑中之水若“騰波鼓浪”則已到第三沸,需用舀出之水倒回鍑中,稱作“救沸育華”,“華”即茶湯表面漂浮的泡沫。中國茶葉博物館藏唐代白釉茶具模型,由茶碾、風爐、鍑和一對托盞組成,向我們展現了唐代碾茶、煎茶和飲茶器具的樣貌。

唐代白釉茶具模型,中國茶葉博物館藏

此次展覽的明星展品之一——出土於法門寺地宮的鎏金銀茶器,由唐僖宗施供給法門寺。茶具以鏨刻或浮雕的飛鴻、摩羯魚、蓮瓣等佛教藝術中常見的題材裝飾,器物通體爲銀色,紋飾處鎏金,金與銀交相輝映,形成極佳的視覺效果。茶具套裝中的玻璃托盞通體碧綠、如水晶般剔透晶瑩,茶湯注入其中有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使飲茶不僅僅停留在味覺享受的層面。這件托盞很可能是薩珊波斯的工匠應中國买家的要求定制的,是當時的頂級奢侈品。

法門寺地宮出土茶具,法門寺博物館藏

宋代流行點茶之法,其與煎茶法的區別在於不將茶末投入沸水中煎煮,而是將茶末調膏於茶盞中,再用滾水衝點。長治屈家莊村鹹通六年唐墓出土的邢窯白釉茶具組合中有一件執壺和一件渣鬥,是點茶必備的器具,說明在晚唐時期點茶之法或已產生。

宋代留下了大量描繪點茶法的圖像和詩文,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宋人飲茶的細節。故宮博物院藏《宋人春宴圖》細致地描摹了爲一場宴會備茶的場景:燎爐上坐着侯湯的湯瓶,一侍僮正將茶末舀入盞中。展覽特別將此圖卷與圖中類似的茶具並置在設計成宴桌樣的展櫃中,觀衆可以想象自己是被邀請來參加茶宴的客人。

宋人春宴圖(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點茶的精髓在於用茶筅擊拂茶湯,以形成“煥如積雪,曄若春敷”的乳花。乳花是否沫餑均勻、持久不散是點茶成功與否的標准,由此發展出了一項極富觀賞性且頗有雅趣的活動——鬥茶。想要在鬥茶中勝出有許多祕訣:首先茶末要研細,甚至如“飛雪輕”;要“熁盞令熱”,以避免注入开水時降溫;調膏之後需衝點七次,邊衝調邊用茶筅擊拂,要輕重得當,茶才能“發立”,形成乳濁狀。當茶湯“乳霧洶湧”且“周回旋而不動”,就達到了“咬盞”的狀態。湯花最持久、最後出現水痕者,即是鬥茶的贏家。鬥茶之要,不僅在於茶佳水美、手法得當,茶具的精好也是關鍵,尤其是茶盞。由於乳花是白色,因此襯托茶色的黑釉盞更受歡迎,“兔毫”“油滴”“鷓鴣”等則是其中的名品。而青瓷、白瓷盞因其如冰類玉,亦有喜愛者。不論是“香凝翠發雲生腳”,還是“輕旋薄冰盛綠雲”,宋人用最美好的意象歌詠茶,使飲茶活動上升到了藝術的高度。

龍泉窯青釉盞,故宮博物院藏

盡管唐宋時期流行煎點團茶,飲散茶的傳統其實一直存在。明太祖下令“廢團興散”,從此烹煮或直接衝泡散茶的瀹茶法成爲主流,直到今天。這是飲茶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既是飲茶方式的簡化,也是味覺的革新:從此茶人更加注重茶的本真之味。隨着飲茶方式的改變,茶具的形態也隨之改變。煎茶用的銚、點茶用的湯瓶被器身較矮的短流茶壺替代;便於觀察乳花的侈口茶盞與盞托被小盞及蓋碗取代。今天我們的飲茶方式和茶具仍然在延續着明代以來的傳統。

黑釉兔毫盞,故宮博物院藏

【茶之道】

中國人嗜茶,不僅制茶、備茶、飲茶講究,還發展出了發達、系統的飲茶理論與以飲茶爲核心的生活美學。歷代產生的大量關於茶的著述以及文學、藝術作品表明,茶在中國古代的文化史與藝術史中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以茶爲中心的理論與美學建構,使得飲茶不僅僅只是味覺感受的滿足,而是上升到了“道”的層面。

陸羽並不是第一個飲茶的人,但他的《茶經》卻是第一部系統、全面討論茶的專著,並從此开啓了爲茶著書立說的傳統。陸羽一生未曾仕宦,卻因茶名垂青史,被尊爲“茶聖”。據《唐國史補》記載,在《茶經》成書後僅半個世紀,茶商就已燒造陸羽像祀爲茶神。出土於鞏義司馬家族墓的這組三彩模型,各種茶具齊備,風爐旁的坐俑很可能就是陸羽像。

鞏義司馬家族墓出土茶具模型,鞏義市博物館藏

宋代是“全民飲茶”的時代,人人都爲茶着迷,就連皇帝都專門寫了一部《茶論》來討論飲茶,士大夫爲茶寫作者更是不勝枚舉。作爲宋四家之一、因書法而聞名的蔡襄,在茶文化史上也是一位重要的人物。蔡襄在任福建路轉運使期間,以建州鳳凰山北苑貢茶院茶芽爲原料,創制了小龍團茶。小龍團茶因工藝復雜、產量極低而極其貴重,二十餅重一斤,值黃金二兩,令歐陽修生出“金可有,而茶不可得”的感慨。蔡襄還善於論茶,其著作《茶錄》,上篇論茶,下篇論器,詳述貢茶的制作工藝、茶的品評標准和烹茶用器。

宋人楷書《茶錄》(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燒香點茶,掛畫插花”,作爲四般闲事之一的茶,不僅是雅致生活中的組成部分,更是文人之間唱和、交遊的重要媒介。展覽用兩幅與茶相關的繪畫作品向觀衆展示了明代吳門文人以茶會友的風尚。正德十三年,文徵明與朋友蔡羽等六人在無錫惠山登高品泉,賦詩唱和。這次茶會被文徵明以圖像的形式記錄在他的《惠山茶會圖》中:畫面中心兩文士在亭中靜坐觀泉,一旁的朱紅茶台上陳列着茶盞、水甕等茶器,點出了此次雅集的主題。另一幅作品《事茗圖》是唐寅爲一陳姓友人繪制的別號圖,此人因酷愛飲茶而得此“事茗”別號。畫前有文徵明所題引首,卷後有唐寅友人陸粲所作跋文,吳門文士間的交往都在這一幅畫中得到了體現。

唐寅事茗圖(局部),故宮博物院藏

【茶之路】

茶源自中國,卻享譽世界。這片來自東方的神奇樹葉,伴着清越的駝鈴聲穿越戈壁、在洶湧的波濤中漂洋過海,豐富了世界各地的飲食與文化。茶葉的貿易催生出茶馬古道、海上茶路等與絲綢之路齊名的貿易商道。隨着茶葉一同遠播海外的還有茶器與茶文化,在日本、英國等嗜茶國度甚至發展出了自己獨特的飲茶儀式與文化。茶從中國向世界的傳播,是東西方文化交融互鑑的縮影。

在冷兵器時代,战馬被視作兵之根本。中原王朝每年都要從西域或吐蕃購买良馬,而用來市馬的商品則是遊牧部族視作生活必需品的茶。茶馬互市至遲在唐代已出現;宋代確立了國家專營茶葉的榷茶制度,並在四川設立茶馬司,掌管川茶與西南少數民族馬匹的交易。來自四川、湖南等地的團茶,在數月的跋涉中持續發酵,味道變得醇厚濃鬱,與酥油、牛乳等同煮味道極佳,且具有化解油膩的功效。隨着滿族入主中原,奶茶等少數民族創造的茶飲形式也進入清朝宮廷,成爲慶典、筵宴、圍獵等國事活動的組成部分,並催生出了多穆壺、奶茶碗等新的飲茶器具。

乾隆款掐絲琺琅勾蓮紋嵌石多穆壺,故宮博物院藏

九世紀初,遣唐僧最澄和空海將中土佛法帶回了日本,隨佛法一同傳入的,還有茶。但飲茶風尚只在上層社會經歷了短暫的流行便歸於沉寂。直至十二世紀末,榮西禪師從南宋學成歸來,廣布禪理護國並教導民衆以茶養生,飲茶之風才再度復興並風靡全國。經過战國時代數代茶人的探索與創造,飲茶成爲融合自然、哲學與宗教的綜合性藝術,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另一條海上茶路則向西延伸,將茶葉帶到歐洲與非洲。十六世紀,歐洲人开始接觸到這種“能防止積食的藥草”,並迅速被這種神奇的飲料徵服。其中英國人對茶尤其鐘情,社會各階層均嗜好飲茶,茶替代咖啡成爲了“國民飲料”。源自於上流社會的下午茶本是用來緩解因早餐與晚餐間隔過長而產生的飢餓感,後來演變爲重要的社交活動,並成爲英國文化的代表之一。

日本茶具,東京國立博物館、出光美術館、故宮博物院藏

茶在歐亞大陸上傳播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六世紀。十七世紀,萬裏茶道——一條承擔着中俄之間茶葉貿易與運輸的商路出現了。這條貫通歐亞大陸的通道,南起福建等中國東南地區茶葉產地,向西、北穿越蒙古和西伯利亞,終點則是莫斯科附近的商品集散地。隨着飲茶風俗在俄羅斯被普遍接受,一種適應俄羅斯寒冷天氣和傳統習俗的茶具——茶炊被發明出來。在俄國人心中,燒着晚茶、噝噝作響的茶炊就是家和溫暖的象徵;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夜,滾燙而香氣馥鬱的茶湯總能給人帶來一絲慰藉與暖意。

今天,在這顆星球上的任何一個有人類生存的角落幾乎都能夠看到茶的身影。這片源自山林中的普通樹葉,徵服了人類的味蕾與心靈,成爲當今世界三大飲料之一。今天的我們已經無法想象一個沒有茶出現過的世界。茶深刻地塑造了我們的文化,成爲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歷史的一部分。改變世界的中國飲品的故事,還在繼續。

茶炊,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藏

作者:

文:鄭欣荻(故宮博物院青年學者) 圖:展覽現場 編輯:範昕 責任編輯:邵嶺

轉載此文請注明出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看展深一度丨徵服世界的中國樹葉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01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