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的、黃的、紅的、黑的、藍的、綠的……不要以爲我在數花園裏的花兒,我說的是啤酒!你可能會說:別逗了,啤酒哪有那么多顏色,不會是加色素了吧?你可千萬別這么想!雖然長久以來,不少人對啤酒顏色的認知都停留在淡黃色上;但隨着德國啤酒在中國的火爆,人們逐漸知道了啤酒還有許多其它顏色。後來,一些有心或無心之人不斷鼓吹啤酒顏色越深越營養。那么事實果真如此嗎?在作出判斷之前,我們先來一一了解下它們到底都是何方神聖!
白啤
白啤顧名思義就是白色的了?你可能會這么想,其實不然。和白葡萄酒類似,白啤也並不會呈現真正的白色。通常,白啤的顏色呈黃色,不過由於其白色泡沫幹淨而又豐富,因而才被稱之爲白啤。和其它啤酒不同,白啤一般指的是往麥芽中添加較大比例的小麥後再採用上發酵法生產而來的一種淺色啤酒,因此白啤的實質可以說就是小麥啤酒。常見的白啤有來自比利時的 Witbier、德國的 Weissbier 和 Weizenbier 以及美國的 Wheat beer,當然其它類似風格也遍布世界各地。
通常,白啤中大多含有來自小麥的蛋白以及未過濾的酵母,因而一般比較渾濁(尤其是在低溫下),當然這也正是不少人覺得白啤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關鍵所在;更重要的是,白啤豐富的泡沫還會給你帶來奶油般的細膩口感。此外,白啤大多帶有果香味,酒花和其它香氣則不太明顯,由於保留了較多的乳酸,因而喝起來帶點酸味,有些人可能接受不了,不過喜歡的人會覺得它清新爽脆,夏天用來消暑再合適不過了。
黃啤
國人日常能夠喝得到的啤酒絕大部分呈黃色,因此有黃啤這種稱呼也就不足爲奇了。當然黃啤的顏色也不是千篇一律的色調,有的呈淡黃色,有的則呈金黃色甚至黃棕色,總之大都是淺色麥芽帶來的結果。黃啤的酒花香氣較爲濃鬱,口味也更純正,不過略帶苦味,有些人表示不太喜歡,但這似乎並沒有阻止黃啤在中國的霸主地位,因爲到目前爲止我國絕大多數啤酒都依然還是黃啤。當然,比利時的金色艾爾(Blonde Ale)和英國的淡色艾爾(Pale Ale)等也屬於黃啤的範疇,且一般呈現金黃色;來自捷克的皮爾森(Pilsener)就是黃啤中的代表品牌。
紅啤
葡萄酒有紅白之分,啤酒也不例外,不過紅啤並不一定呈紅色。在英國,這種啤酒就被稱作 Brown Ale,而在德國也可以稱作 Marzen Lager 或是 Amber Lager。許多紅啤是採用維也納的紅色麥芽制得,有的還經過木桶熟成,因此大多爲琥珀色、棕色、紅棕色或紅褐色,且一般不透明。和白啤一樣,低溫時紅啤也會顯得比較渾濁。
在 18 世紀時期,紅啤指的是採用 100% 棕色麥芽制成的啤酒,大多帶有一定酒花味。現在的紅啤酒精範圍跨度較大,一些帶甜味有的則略苦,當然還有的還呈現明顯的焦糖和巧克力風味。事實上,無論是國內外,紅啤都沒有其它啤酒那么常見,因爲其產量比淺色啤酒要少。
黑啤
黑啤指的是一種深色啤酒,由於顏色較深,因而一般不透明,常帶有巧克力或咖啡的香氣,酒精度處於 5% 左右,有的則更高。許多啤酒的香氣和顏色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原料及其烘烤程度,而黑啤正是採用烘烤過的深色麥芽制得,因而才賦予了酒液深濃的黑色,同時也給啤酒帶來了醇厚的酒體和豐富的層次感,當然還有突出的麥芽香和焦糖味。
說到黑啤,就不得不提起德國以及那風靡全球的慕尼黑啤酒節(The Munich Oktoberfest),目前該節日已經舉辦了近 200 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啤酒狂歡節。正是如此,黑啤才在世界各地留下了非常好的產品形象,不少人對其更是愛不釋手。然而實際上,黑啤並不只有德國才有,來自英國的波特啤酒(Porter)和愛爾蘭司陶特(Stout)也屬於深色系列。其中,司陶特品牌吉尼斯(Guinness)就是世界上第一大黑啤品牌,常說的吉尼斯世界記錄正是源自吉尼斯啤酒公司一個成功的營銷創意。
藍啤
有段時間,日本藍色啤酒走紅,彌補了啤酒世界的一個色彩空缺。不過如果說以上啤酒的顏色來自於麥芽烘烤,那似乎還說得過去,然而麥芽怎么會給啤酒帶來藍色呢?據日本一位啤酒生產商透露,有的藍色啤酒是以藍海藻和一些特殊的鮮花混合制成。事實上德國和法國也推出過藍色啤酒,其顏色大多是添加了可食用的藍色植物所致。
綠啤
很多人見過綠色啤酒瓶,不過你見過綠色的啤酒嗎?事實上,綠啤的歷史也非常悠久。早在 1952 年,美國邁阿密大學就興起了綠色啤酒節風潮。那么綠啤中的顏色又是來自何處呢?在國外,生產商會往啤酒中加入天然螺旋藻提取液,因而呈現一定的綠色,不過有的綠啤也可能加入了人工着色劑。話說給你一款綠色啤酒,你敢喝嗎?
總之,啤酒的顏色其實主要就來源於不同顏色的麥芽或其它輔助原料,酒液顏色的深淺並不能作爲判斷啤酒營養價值高低的依據。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啤酒與啤酒之間的區別你知道嗎?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10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