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時令菜品 這個冬季,帶你品一品湖城的小鎮味道

這個冬季,帶你品一品湖城的小鎮味道

by admin - 2024-02-03 40 Views

每個人的記憶中,是否都有一個小鎮。在這座小鎮內,聚攏是萬家燈火,攤开是人間煙火。一座屋,兩盞燈,三個人,四道菜,人們總能把生活咀嚼得有滋有味,將日子裝點得活色生香。

市井長巷,煙火人間。我們一邊在琴棋書畫中陶冶高尚的情操,一邊在柴米油鹽裏窺見人間的百態。今天,小編帶你走進湖州,在這個溫暖與凜冽交織的冬日裏,品一品小鎮的千滋百味。

展开全文

圖源:大美埭溪

要說埭溪人早上起來最常做的事情是什么,那必定是喫上一口這香味濃鬱的湯包了。埭溪的湯包雖有名,可出了埭溪便很難有機會再喫到,這就不得不提一提它看似簡單實則繁瑣的制作工藝了。

圖源:什么值得喫

制作埭溪湯包的外皮是不用發酵粉的,而是採用傳統古法發酵,並且在蒸煮的過程中還要鋪上一層淺淺的馬尾松松針,馬尾松的清香混合着湯包的肉香,美味而不過於鮮,香嫩而不過膩。

圖源:大美埭溪

制作方法講究的美食,往往在食用的時候也有特別的講究。若是直接你夾起湯包一口吞,那也未免過於囫圇吞棗了些。食用埭溪湯包最好的方法就是配上一碗乳白色的骨頭湯,將湯包在其中浸泡半晌,讓那疏松的外皮吸滿湯汁,再一口咬下去,湯汁直達胃底,口中回味無窮。

圖源:南潯時報

湖州人對“辣”向來沒有什么追求,可善璉人卻是個例外。說起善璉人的至愛小喫,那排第一的定然就是善璉的辣油餛飩了,辣油餛飩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早早地在湖州的這座小鎮上扎了根。

圖源:趣南潯

如果只能用兩個詞來形容善璉餛飩的外觀,那我會選擇:晶瑩剔透、珠圓玉潤。善璉的餛飩的皮包餡多,用漏勺從熱氣騰騰的鍋中一撈起,那白裏透粉的色調就足以讓人垂涎欲滴。

攝影:Nn.

圖源:趣南潯

在煮餛飩的過程中,善璉人也是別有講究。“一滾二滿三清”,水要滾更要滿,煮透的同時避免餛飩碰撞,待餛飩浮起後,再從清澈的原湯水中撈出,放入湯碗中,加入特制辣油、蔥花、紫菜、一碗香氣四溢的小餛飩就誕生了,冬季喫一碗辣油餛飩,還能驅寒暖胃哦。

圖源:我們都餓了

圖源:詩畫德清

說起湖州的甜點哪裏最出名,那定然少不了新市的茶糕。新市茶糕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根據明朝相關文獻《仙潭志》記載,舊時人們往往會在茶館裏,捧上一壺濃濃的紅茶,邊喫糕邊喝茶,茶糕也因此得名。

圖源:詩畫德清

前人曾用一首打油詩記錄了新市茶糕的制作過程:碾米村前白鷺低,撒粉勻落箱格齊。肉餡新糯香猶烈,熱霧籠蒸又疊起。茶糕的餡料以豬肉爲主,再佐以韭菜、竹筍等,鹹淡相宜,軟硬適中,口感鮮美。

圖源:詩畫德清

新市茶糕作爲湖州地區代表性的美食,其軟糯香甜的特點也很好地體現了江南人的性格。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群,一方美食鑄就一方性情。新市人就像茶糕那般“熱情好客,粘稠入心”,這個冬季,來新市感受滿滿的愛吧。

攝影:戴·大戴

圖源:地道風物

仙山湖魚頭湯的由來與一位皇帝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傳說南朝皇帝陳霸先曾在落難時被一位漁夫所救,漁夫將仙山湖中的魚做成湯給陳霸先喝下,陳霸先連連誇贊味道鮮美,直到成爲皇帝後仍念念不忘。於是“喫魚大富大貴”的說法就這樣就民間傳开了。

圖源:安吉旅遊

魚頭湯的原料是仙山湖中的花鰱,除此之外,還有一樣佐料是構成魚頭湯的靈魂,那就是嫩豆腐。新鮮的魚頭配上滑嫩的豆腐,經過長時間的精心熬制,一碗香氣四溢的乳白色湯水就這樣誕生了。

圖源:湖州發布

冬季是一個適合喝湯的季節,來到仙山湖,在鐘靈毓秀的山水之間泛舟湖上,再喝上一碗色香味俱佳的魚頭湯,四肢百骸的寒意就這樣順着經脈緩緩驅散,獨留口中的那抹鮮美,心中那汪甘甜。

圖源:安吉旅遊

若是你想要在這個冬日尋覓一道大補又美味的食物,那安吉縣抱福鎮的土雞煲可千萬別錯過了。安吉的竹筍名號響當當,在竹林中生長的土雞配上竹筍一起燉,那更是人間美味。

圖源:什么是江南

抱福的土雞是在養在山林間喫天然蟲草的土雞,而非人工養殖的飼料雞。雞肉嫩滑有韌勁,低脂肪、高蛋白、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還富含多種礦物質元素,讓人喫的健康,喫得安心。

圖源:安吉旅遊

曾有人言:“餐本無雞煲,未到安吉。”這句話足以體現各地食客對安吉土雞煲的高度評價。正所謂烹飪手法決定了食物的下限,而食材決定了食物的上限。原汁原味的土雞經由大廚的烹飪,便成了一道絕美的人間風味。

圖源:安吉喫貨小分隊

這個冬季 來湖州

闲觀小橋流水 慢品人間煙火

湖城的小鎮味道已送達

請速速查收~

注:圖片來源網絡,版權問題請聯系“文旅湖州”官方

助力湖州創建“東亞文化之都”

往期推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這個冬季,帶你品一品湖城的小鎮味道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11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