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友圈不少酒友喜歡解惑新香型白酒,畢竟酒品鑑多了,沒有新風格解惑,確實讓人乏味。經常有酒友給我分享他發掘的新香型酒,我品鑑之後多數是坑。
有意思的是,最近我不知道是着了什么道,花錢解惑了一款北方釀造的大米酒。酒還沒开喝,聞了一下香氣,我感覺我八輩子的髒話都會一口氣罵出。這酒的獨特香氣居然是用化學添加劑完成的,淺嘗一口直接吐了,只能說這家酒廠的大米酒精釀得還行。
其實买這酒之前,我已經做好了跳坑的准備,只是沒想到有這么坑。在我看來,大米釀造的酒,要么是特香,要么是米香。特香酒主要在江西生產,米香酒在廣東、廣西、雲南、湖北、湖南、浙江都有釀造。在我看來,大米酒要坑不過如此,即便酒廠不釀酒,外購該香型酒也說得過去。
當然讓我想解惑這酒的原因是酒廠宣傳用大米按濃香工藝釀造,看了一段生產視頻,車間較新,車間特點也符合北方酒廠的特點,而這也是我感興趣解惑這酒的原因。因爲在大米釀造的白酒中,除了米香、特香酒,還有濃香酒,80年代前中期的文君酒便是這種風格。
早期的文君酒用純大米釀造,大米帶谷殼,碾破而不碎开,糧食直接混蒸,大麥、小麥中高溫曲,泥池發酵。這樣釀出的酒有明顯的稻殼味,酒體有突出大米酒的淨爽感,整體風格是濃香,但又不同於高粱釀造的濃香酒。
80年代後期,文君酒在釀造當中加有高粱,酒體於是變得柔弱、醇綿,大米酒的特點慢慢降低,現在的文君酒已經按五糧工藝釀造,老文君的那一套工藝不僅在文君酒廠,整個邛崍產區都已停產。
雖然老文君工藝已經停產,但我知道,會釀老文君風格酒的師傅還在,現在復產這一套工藝也不是不可能。正是因爲有這個前提,所以我才對其他地方產的大米濃香酒有解惑的欲望,至少這些酒廠釀這種工藝酒不會有太大的工藝研發投入。
然而期望大,失望也大。多的不說了,喫一塹,再喫一塹,也不知道哪個時候能夠讓自己長一智,徹底放棄解惑新香型酒的欲望。但作爲品酒主播的我,放棄這不就等於放棄自己的主業?哎,實在是太難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對於我這樣一位從業多年的品酒主播,在解惑新香型的路上還會踩雷,由此可見,這裏面真的是坑多漏少,而這也是我不建議酒友解惑這類酒的原因,下面我從產業的角度解釋研發新風格酒到底有多難。
在我接觸的新風格白酒中,品質好的不少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甚至更早就开始有工藝研發,80年代風格已經定型,只是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宣傳,最近酒廠將其當做新香型、新風格推廣。
比方說這幾年經常有人討論的勻香型勻酒,勻酒的老工藝早在民國時期張氏酒坊就有生產,生產特點跟董酒相似,但在用藥入曲、香醅配比、香醅發酵、串蒸操作等方面與董酒有所不同。勻酒的這一套老工藝一直生產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當然酒廠不同時期進行了工藝調整,但大的框架沒有變。
也正是因爲如此,我們喝到的勻香型白酒才有那種獨特風格,酒廠沒有過去幾十年的釀造積累,出不了獨特風格。然而隨着90年代後期酒廠沒落,酒廠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釀酒,現在我們喝到的勻香型白酒,獨特風格都是用老酒調出來的。
對於勻酒來說,復產老工藝相對容易,酒廠有相應資料,也有一些老員工還會釀這種工藝酒。因此對於勻酒來說,釀獨特風格酒主要是復產,沒有多少研發投入。
對於沒獨特工藝的酒廠,如果是從釀造角度生產一個新風格,投入非常大。就拿畢節大曲來說,酒廠做醬香型工藝技改投入就超過了1個億,因爲畢節大曲酒廠位於海拔1660米高的山地,而醬酒生產最佳海拔在370-490米之間,高海拔釀造醬酒很多技術參數都要調整。比方說下沙,茅台鎮是重陽下沙,畢節大曲要比茅台鎮延後一個月下沙,因爲按茅台鎮的下沙進度,釀三輪次酒的時候畢節酒廠這裏還在結冰,這樣的氣候三輪次根本出不了好酒。當然因爲海拔高,所以畢節酒廠夏天沒有茅台鎮那么溼熱,所以畢節酒廠夏天可以釀醬酒。
除了這些以外,畢節大曲結合自身的酒廠氣候特點,在工藝生產及廠房建設很多方面都進行了調整,這些調整都是結合各種數據,通過各種試驗,高薪聘請行業專家,實地駐守,親臨生產而來,這些投入加起來不可能不大。
當然對於畢節大曲調整工藝的醬香酒,我們只有幾年後才能喝到,我品鑑過他們21年和22年釀造出來的單輪次新酒,品質確實比他們現在老熟好的成品醬香酒好。但因爲酒沒有老熟完,酒體還是有明顯的新酒硫磺臭味。所以我也很期待,畢節大曲老熟好的新工藝醬香酒品質。
相比畢節大曲的醬香工藝調整,新大曲工藝酒的技術投入更大,沒有實力的玩家你根本就玩不起。在當前,實力不強的酒廠,我根本都不相信你能釀出新工藝大曲酒。你能復產一種停產的老工藝酒我就非常佩服你。
三年前,有人說用青稞釀造出醬香型白酒,邀請我嘗試,我當時沒理他。因爲我根本都不相信他那點實力能用青稞釀醬香酒。後來有酒友花錢解惑了,分了一點酒樣給我,我品完之後直接开罵:拿互助產區青稞酒跟茅台產區醬酒酒混調,算哪門子青稞釀造出的醬香酒?
這種通過勾調,打破原有風格,重新融合而成的新風格酒,整體品質比不了原有風格酒。不同香型酒之間可以調味,但大比例混合成新風格酒,融合度沒有釀造出來的復合香酒好。對於這,你可以理解爲拿A型血,混B型血,指望調成AB型血。
在河南、山東及北方地區,流行混調風格酒。一些酒廠拿芝麻香酒、醬香酒、濃香酒、清香酒按一定比例混合,調出四不像風格,然後用企標宣傳是獨特香型。我曾經因爲品鑑功力不深,也被這種酒蒙蔽。細細品鑑,這種混合酒不如喝優質的濃香、醬香酒。
當然有些芝麻香酒通過調醬香酒,確實品質更好一些,那是因爲這個芝麻香基酒本身用粳高粱釀造,釀造微生物及發酵細節不及南方優質醬酒。這種勾調其實是在犧牲南方優質醬酒的優良狀態。
其實在混調風格酒裏面,做得最厲害的要數國典鳳香泰鬥級,這款酒是醬濃鳳芝四香混合,酒廠宣傳是陳年鳳香型白酒,實際風格已經跟陳年鳳香完全不搭邊,咋一喝你甚至都不覺得這是鳳香酒。對於這種勾調思路出來的酒,西鳳酒廠而後也沒有生產,一方面反響不好;另一方面調這種酒還需要外購濃、醬、芝麻香酒,這三種香型酒萬一哪一種供給不穩,都會影響酒廠勾調這種風格酒。
雖然混合風格酒品質比不了原釀酒的頂級產品,但調這種風格酒的投入確實比釀造新風格酒要低很多,同時資金風險也少很多。而這也是許多酒廠喜歡通過勾調,獲得新風格酒,然後用企標標注新香型,並到處宣傳、推廣的原因。
而這也我是不建議大家解惑獨特香型酒的原因。一般來說,一家酒廠真的要做工藝技術改進,酒廠會進行一段時間的工藝試驗,並在各大白酒學術雜志發表論文,論文不會是一兩篇,而是一段時間總會有。因爲工藝試驗不是一兩次就能定型。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因爲那個時代沒有技術祕密,酒廠放开交流,許多酒廠不用求效益,只求質量,而這也讓很多酒能夠進行工藝改進。隨着80年代中後期白酒逐步市場化,酒廠有經營效益更求,更講技術祕密,使得酒廠研發新工藝的門檻越來越高。90年代至今,白酒行業研發出來的新釀造工藝非常的少,頭部酒企的不少研發其實是工藝調整,談不上新工藝研發。
曾經湖北石花酒廠和四川釀酒研究所一起研發了濃醬清三香工藝酒,這一套三香工藝不同於馥鬱香和特香的三香,也不是混合出來的三香。然而爲這一套工藝,酒廠花了不少錢,寫了不少論文,最後出來的酒雖然有三香風格,但品質有明顯瑕疵,工藝上還是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
其實近20年,發現的新工藝酒不少是過去沒有發掘的老工藝酒,還有不少是中間斷產的老工藝酒後來復產了,只有少數是獨立研發的。而獨立研發的酒中,釀得好的幾乎沒有,因爲投入太大,一般的品牌酒廠玩不起。
隨着這些年,渠道、消費者對白酒了解逐步加深,不少酒廠也开始從工藝的角度宣傳自己產品獨特。對於酒友、酒商,看到這種宣傳的前提是自己要懂釀造,不然很容易被酒廠忽悠。
幾年前有人宣傳用茶葉釀酒,釀造出茶香型白酒,這在釀酒圈就是一個笑話。茶葉本身沒有多少澱粉,而且茶葉裏的部分物質對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因此茶葉不適合用於釀酒,加了茶葉的糟醅反而發酵不好。至於釀出有茶葉味道的酒,基本都是把茶葉萃取液調入酒中,讓酒喝起來有點茶葉味道。對於這種酒,根本不屬於釀造白酒。
前段時間,也有酒友留言有酒廠宣傳大曲糖化,小曲發酵的工藝酒。這種宣傳直接說明寫這個的人對釀酒一點也不專業。小曲作用是糖化,在幾大有小曲發酵的酒中,小曲清香是小曲糖化、配糟發酵;小曲米香是小曲糖化、液態法發酵;大小曲發酵酒是小曲糖化、大曲發酵。小曲培曲時間短,細菌類微生物少,根黴菌多,根黴菌主要分泌α-澱粉酶,起糖化作用。由於小曲生香微生物不多,且用曲量少,沒法作爲發酵劑。
其實當前有不少廠家做不專業的釀造宣傳,這些只能忽悠不懂釀酒的人。對於酒友,如果你不懂白酒生產,個人建議不要看這些宣傳。有些酒廠的生產宣傳,其實是衝着愛好者來的,如果愛好者並不了解白酒釀造,建議不要理會這些宣傳,因爲你沒法判斷這裏面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當前白酒大環境不好,資源越來越向頭部集中,對於中尾部酒企,越來越不可能進行工藝研發,所以不要輕信一些中小酒廠說的獨特風格酒。這裏面良心一點的是外購混調,不良心的可以直接化學添加劑設計風味。你能從中撿到漏只能說明你運氣好,因爲大環境已經讓很多小廠沒有錢去正經釀酒。說到這裏,對於這一期的內容,作爲酒友及行業的您怎么看?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我們一同討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好奇害死貓?爲什么我不建議酒友輕易解惑新風格白酒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1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