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回想起20世紀90年代在英國南部港口南安普敦度過的童年,再對比現在這光景,38歲的薩特維爾·考爾就很窩火。
她說:“我小時候住在城市貧民區,是喫免費校餐長大的,很多事情都靠當地的青少年活動中心,”但倫敦的保守黨政府12年來採取一系列財政緊縮措施之後,現在我侄子侄女的學校再也負擔不起這些活動了,那所青少年中心由當地慈善機構運營,同樣也運行得捉襟見肘。”
作爲工黨領導的南安普敦市議會的負責人,考爾不僅目睹她的社區受到支出緊縮影響,現在她還要親自做出減支決策。
爲了彌補2.25億英鎊的預算缺口,2023-24年,市議會必須每周節約近1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850萬元),而此時又正值通脹飆升、服務需求不斷增加。考爾稱之爲“極致財政緊縮”,遇到困難的不僅僅是反對黨工黨領導的地區。附近兩個保守黨領導的郡議會也警告說,它們恐怕會破產,因爲“未來幾年的預算赤字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位”。
實際上,英國的公共服務已經是一塌糊塗。
2021年的政府報告顯示,近年來英國學校待進行的修理工作需要大約110億英鎊,積壓的緊急道路施工計劃估計需要130億英鎊,而醫院需要100億英鎊資金。
但來自南安普敦的新任首相裏希·蘇納克領導的保守黨政府11月17日公布預算計劃,將通過新的增稅減支措施來填補550億英鎊的財政缺口,這意味着財政緊縮又來了。
批評人士稱,現在政府支出已經是減無可減了。
全國範圍內,社會保障融資已經被壓縮,而社會工作者所依賴的更廣泛預防性社區服務也受到限制,10月份通脹率觸及11.1%高位,再加上央行升息,已經引發了數不清的勞工行動。火車司機、護士、教師、郵政工人、律師、公務員等等,都在罷工或威脅要進行罷工。
盡管醫療和教育受到的預算緊縮衝擊沒那么嚴重,但醫院和學校試圖彌補其他領域減支造成的缺口,而且通脹上升導致實際融資減少,因此服務水平可能進一步下降。
英國智庫Institute for Government的項目主管尼克·戴維斯表示:“對英國的公共服務來說,這是失去的十年。”
2010年英國大選時,選民知道無論哪個黨派獲勝,他們都將面臨前保守黨領袖大衛·卡梅倫所說的“財政緊縮時代”。
在金融危機及隨後銀行業救助的打擊之下,當時的工黨政府不得不承諾節省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 4.7%的开支。保守黨獲勝後,卡梅倫的聯合政府延續了這種做法。到2018年財政緊縮結束時,整體財政整頓規模達到GDP的8.8%。公共部門薪資、工作年齡人口福利和公共服務都持續縮減,規模是前所未有的,最貧困人口受到的衝擊最爲沉重。
Institute for Government發現,從2010年到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時,非緊急外科手術積壓量日益增長,而警察數量減少了17%,某些地區的社區中心和圖書館支出被砍掉了一半,監獄工作人員受到的攻擊增加,法官隊伍也收縮了。越來越多的慈善機構和志愿者介入,填補過去本來由政府提供的服務。2007年伊麗莎·雷貝羅在南部的克羅伊登倫敦自治市創立了名爲“要生命不要動刀”的慈善組織,專注於避免持刀犯罪。但青年關懷服務減少,她不得不擴大這個組織的關注範圍。“我們只能培訓員工,讓他們學習心理健康急救、了解性暴力等等,因爲無論是否涉及持刀犯罪,都有很多孩子需要幫助,我們面臨的服務壓力顯著增大。”
圖注:慈善機構和志愿者开始填補本應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 來源:Bloomberg
醫療領域的情況也類似,保障醫療預算並不能充分反映醫療服務被侵蝕的情況。
醫療類智庫Nuffield Trust的政策分析師馬克·達揚表示,地方議會削減社會預算已經導致醫院擁擠不堪,因爲患者沒有其他地方可去,就算不需要仍長時間留在醫院。“這佔用了很大空間,也佔用了很多護理人員,”他說,“但他們實際上並不需要住院。”
在預算計劃公布前,蘇納克面臨兩難處境:既要解釋开展新一輪財政緊縮的必要性,又要避免指責保守黨過去12年的做法。歸咎於俄烏衝突吧,也不能太過分。但在前首相利茲·特拉斯短暫任期內引起的混亂過後,債券收益率上升可能導致償債成本提高,蘇納克的首要任務是恢復財政信譽,這意味着要進一步削減公共服務。
英國活動人士認爲,財政資金減少會使最脆弱的人群被忽視。
進一步減支會給醫療、學校、慈善機構和志愿者帶來更大壓力,這幾乎不可避免。
南安普敦市議會負責健康、成年人和休闲事務的官員洛娜·菲爾克表示:“當地政府已經展示出厲行節約的本領,但現在也沒剩下什么能夠進一步壓縮的支出了。”
總之,英國學校需要110億英鎊維護資金,積壓的緊急道路施工計劃估計需要130億英鎊,而現在社區還打算進一步壓縮开支,那些最依賴公共服務的往往經濟上也最脆弱的人群將受到更大影響,英國的經濟從根基上已經开始動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財政緊縮之下的破敗英國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1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