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外匯投資點評 市場情緒高漲,英鎊兌美元回升

市場情緒高漲,英鎊兌美元回升

by admin - 2024-03-26 50 Views
  • 英鎊因市場情緒好轉而反彈,美元則面臨小幅回檔。
  • 英國央行總裁貝利表示,他認為市場對兩到三次降息的預期並不合理。
  • 本週,美元走勢將受到核心PCE物價指數數據的推動。

週二倫敦時段,英鎊兌美元擴大上行至1.2650,因後者在刷新月度高點後面臨獲利回吐。儘管投資者預計英國央行(BOE)今年的政策將比之前預期的更為鴿派,但受 1 月和 2 月通膨數據低於預期的影響,英鎊兌美元匯率仍表現出穩健的回升態勢。

英國央行的兩位決策者凱瑟琳-曼(Catherine Mann)和喬納森-哈斯凱爾(Jonathan Haskel)在2 月份投票支持加息,但在3 月份的會議上,他們放棄了對利率的鷹派呼籲。這增強了投資者對英國通膨正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的信心。英國央行上週在貨幣政策聲明中表示,央行還沒有到可以降息的地步。不過,決策者並沒有排除市場對今年降息兩到三次的看法。

本週,市場情緒將推動英鎊的下一步走勢,因為英國的經濟日曆比較清淡。投資者將密切關注將於耶穌受難日公佈的美國 2 月份核心個人消費支出 物價指數(PCE)數據。預計核心 PCE 年增率為 2.8%。

每日市場動態摘要:英鎊上漲,美元小幅回檔

  • 英鎊兌美元在發現 1.2580 附近的支撐後反彈至 1.2650。英鎊/美元貨幣對發現了一些買盤興趣,因為美元在創下月度新高後出現了修正。追蹤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價值的美元指數(DXY)跌至 104.16。聯準會(Fed)在 6 月政策會議上降低利率的預期增強,政策制定者仍對通膨放緩抱持信心,美元指數因此出現調整。
  • 聯準會仍然相信潛在的價格壓力正在緩解。然而,美國 1 月和 2 月的通膨熱潮表明,實現物價穩定的道路可能比預期的更崎嶇。房租和服務業通膨的走高導緻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持續走高。關於房租通膨,聯準會理事麗莎-庫克(Lisa Cook)週一表示:"儘管住房服務通膨仍然相當高,但目前新租約的低漲幅表明,房租通膨將繼續下降。 "
  • 市場情緒的改善為英鎊提供了一些緩解。然而,由於英國央行在利率問題上似乎略顯鴿派,英鎊的下跌趨勢仍不減。在最近的貨幣政策會議上,沒有決策者投票支持升息,這是自 2021 年 9 月以來的首次。預計英國央行決策者凱瑟琳-曼(Catherine Mann)將投票支持升息。
  • 英國央行行長安德魯貝利(Andrew Bailey)上週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市場對今年降息的預期並非不合理,並對經濟前景表示樂觀。關於通膨前景,貝利說:"我們並沒有看到很大的黏性持續性。 "
  • 本週,由於耶穌受難日,交易量可能保持低迷。此外,英國的經濟日曆也沒什麼好看的。不過,美國 2 月核心 PCE 通膨數據將成為焦點。

技術分析:英鎊反彈至 1.2600 以上

 

英鎊常見問題

英鎊(GBP)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貨幣(西元 886 年),也是英國的官方貨幣。根據 2022 年的數據,它是世界上第四大外匯交易單位,佔所有交易的 12%,平均每天交易 6,300 億美元。其主要交易貨幣對是英鎊/美元(又稱"凱布爾",佔外匯交易的11%)、英鎊/日元(又稱"龍",交易者稱其為"龍" )(3%)和歐元/英鎊(2%)。英鎊由英格蘭銀行(BOE)發行。

影響英鎊價值的最重要因素是英格蘭銀行決定的貨幣政策。英國央行的決策是基於其是否實現了 "價格穩定 "的主要目標--2% 左右的穩定通膨率。英國央行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工具是調整利率。當通膨率過高時,英國央行會試圖透過提高利率來抑制通膨,從而提高人們和企業獲得信貸的成本。這通常對英鎊有利,因為較高的利率使英國成為對全球投資者更具吸引力的資金存放地。如果通膨率過低,則表示經濟成長正在放緩。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央行將考慮降低利率以降低信貸成本,這樣企業就會借貸更多資金來投資成長型項目。

發布的數據可以衡量經濟的健康狀況,並對英鎊的價值產生影響。國內生產毛額、製造業和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就業率等指標都會影響英鎊的走向。強勁的經濟有利於英鎊。它不僅能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還可能鼓勵英國央行提高利率,這將直接使英鎊走強。否則,如果經濟數據疲軟,英鎊很可能會下跌。

英鎊的另一個重要數據是貿易差額。此指標衡量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的出口收入與進口支出之間的差額。如果一個國家生產的出口商品非常搶手,那麼該國貨幣將完全受益於尋求購買這些商品的外國買家所產生的額外需求。因此,正的淨貿易差額會使貨幣升值,反之亦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市場情緒高漲,英鎊兌美元回升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16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