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着年齡的增加,人體的骨質密度會下降,特別是長期營養不良的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骨折,而骨折後,人體身體會越來越虛弱,所以人到中老年,一定要注意保養身體,在日常飲食中我們要多喫一些鈣含量豐富的食物,同時多曬太陽,可以促進身體對鈣的吸收!而一想到補鈣,很多人就認爲要多喝牛奶,其實在我們身邊,很多蔬菜都含有大量的鈣,蔽日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5種綠葉菜,它們能讓你骨骼更硬朗,每天喫一把,勝過喝牛奶呢!
第一種:湯菜
湯菜又被稱爲“木耳菜、落葵、豆腐菜”,它的生長能力極強,不打藥不澆水,每周都可以喫,而湯菜和其他蔬菜不一樣,它的葉片很厚,所以它喫着比其他蔬菜更軟,而湯菜也是鈣含量非常豐富的一種蔬菜,100克湯菜就含有118mg的鈣,每天喫一把,就勝過喝一杯牛奶呢。
【蒜香湯菜】
食材准備:湯菜350克、大蒜籽10克、豬油、食鹽、雞精適量。
做法:
1、首先將湯菜的老葉老莖都擇的扔掉,然後將湯菜衝洗幹淨即可備用。
2、將大蒜籽的外皮剝掉,然後將大蒜籽衝洗幹淨後切成薄片備用。
3鍋中放入適量油,等油溫燒到5成熱後,將豬油放入鍋中,燒到4成熱後,把大蒜籽放入鍋爆香。
4、然後把瀝幹水分的湯菜放入鍋中,大火將湯菜炒的斷生後,接着將少許食鹽、雞精放入湯菜中炒制均勻即可食用。
第二種:莧菜
莧菜是現在的時令蔬菜,因爲紅莧菜炒熟後湯汁特別紅,很多人認爲喫完莧菜後可以補血,其實莧菜的鐵含量比較少,喫莧菜不能起到補血作用,但是每100克莧菜,含有178mg的鈣,同時莧菜還具有美白養顏的功效,所以女性多喫莧菜,對身體也是有很多好處的。
【莧菜豆腐湯】
食材准備:豆腐2塊、食鹽、胡椒粉、莧菜200克、香油適量。
做法:
1、將莧菜擇去根後擇幹淨,然後把莧菜衝洗幹淨,接着將豆腐洗淨後切成大小適中的塊狀備用。
2、鍋中放入適量油,等油溫燒到6成熱後,把蒜末、姜末放入鍋中爆香,然後把熱水和豆腐放入鍋中,直到將水煮沸。
3、接着再把莧菜、食鹽、胡椒粉放入鍋中,將莧菜煮的斷生後,淋上幾滴香油即可起鍋食用。
第三種:芥菜
現在在菜場一年四季都有芥菜,雖然芥菜看着很粗糙,喫着沒有其他蔬菜的口感好,奈何它是鈣含量超級高的蔬菜,據研究,每100克芥菜中就含有230mg的鈣,缺鈣的人,在日常飲食中可以多喫芥菜。
【白灼芥菜】
食材准備:芥菜300克、紅椒、大蒜、涼拌汁、食鹽、食用油、香油適量。
做法:
1、先把芥菜切成片狀,然後把芥菜衝洗幹淨,接着將紅椒切成細絲,把大蒜籽切成片狀備用。
2、鍋中放入適量水,大火將水燒到滾沸後,將一勺油和芥菜片全部放入鍋中,大火焯水1分鐘後撈出。
3、把焯水好的芥菜放入鍋中,同時將涼拌汁、香油放入芥菜片中拌勻,接着蒜片、紅椒放入芥菜上,最後淋上一勺滾沸的熱油即可食用。
第四種:茴香
小茴香是我特別愛喫的一種蔬菜,因爲它的香味很濃鬱,不管怎么做,都能使整道菜滿屋飄香,而茴香也是鈣含量超級高的蔬菜,據研究每100克茴香含有154mg的鈣,而且茴香中含有的茴香油,還能起到殺菌抗病毒的作用呢,建議大家每周喫1次茴香。
【椒鹽茴香】
食材准備:茴香300克、澱粉200克、面粉100克、食鹽、椒鹽、食用油適量。
做法:
1、把茴香掰成小段後放入鹽水中浸泡10分鐘,然後把茴香撈出後,用流水衝洗幹淨即可。
2、將澱粉、面粉、食鹽、一勺食用油、適量的水全部放入碗中,將它們攪拌成面糊後,再把茴香段放入面糊中攪拌均勻,使每個茴香都沾上稍息面糊。
3、鍋中放入適量油,等油溫燒到6成熱後,把茴香放入鍋中,炸成淺黃色後撈出,接着撒上適量椒鹽即可食用。
第五種:油菜
油菜可能是很多人喫的最多的青菜,特別是用油菜炒香菇,真的是一道經典名菜。而油菜也是鈣含量比較豐富的一種蔬菜,100克油菜就含有211mg的鈣,經常喫油菜,不僅可以補鈣,而且還能使腸道更健康呢!
【香菇炒油菜】
食材准備:油菜3顆、香菇6個、蠔油、生抽、蒜片、豬油、食鹽、雞精、水澱粉適量。
做法:
1、把油菜掰成一片片的葉子後,然後把它衝洗幹淨,接着把香菇洗淨後切成薄片備用。
2、將蠔油、生抽、食鹽、雞精、水澱粉全部混合在一起,攪拌成醬汁備用。
3、鍋中放入適量豬油,等油溫燒到4成熱後,把蒜片放入鍋中爆香,接着准備油菜、香菇全部放入鍋中炒2-3分鐘,直到將它們炒的斷生。
4、接着再把調制好的醬汁放入鍋中,將它們炒制均勻即可起鍋食用。
補鈣新選擇!“湯菜、莧菜、芥菜、茴香、油菜”這5種綠葉菜讓你骨骼更硬朗,每天喫一把,勝過喝牛奶,早知早受益!如果今天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點一個關注,點一個贊,這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後續胡師傅還會給大家講解更多做菜訣竅、養生技巧,最後感謝大家的觀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補鈣新選擇!這5種綠葉菜讓你骨骼更硬朗,每天一把,勝過喝牛奶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19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