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美酒名茶 名酒爲何密集控貨提價?

名酒爲何密集控貨提價?

by admin - 2024-07-05 37 Views

近日,白酒市場接連傳出重磅消息。

這廂,營收百億級大單品“茅台1935”將暫停投放;那廂,繼38度國窖1573後,52度國窖1573經典裝也停止接收訂單及貨物發運。此前,38度國窖1573經典裝還上調了經銷客戶計劃內配額結算價格。

名酒爲何紛紛控量提價?

名酒密集控貨、提價

7月3日,據證券時報等多家媒體報道,瀘州老窖國窖酒類銷售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通知,即日起停止接收國窖52度經典裝訂單及貨物發運。

國窖1573是瀘州老窖公司的核心產品。

中新財經記者注意到,6月28日,上述瀘州老窖國窖酒類銷售股份有限公司曾發布通知,即日起停止接收國窖38度經典裝訂單及貨物發運。7月2日,該公司還發布漲價通知,自即日起,38度國窖1573經典裝(500ml*6)經銷客戶計劃內配額結算價格上調30元/瓶。

不過,記者並未從上市公司瀘州老窖披露的正式信息中查閱到相關價格調整以及停止發貨的文件信息。據悉,瀘州老窖國窖酒類銷售股份有限公司爲一家經銷瀘州老窖產品的公司。

瀘州老窖之外,2日,有市場消息稱,茅台醬香酒營銷公司下發通知,茅台1935已超進度完成今年各項任務,即日起暫停投放茅台1935酒合同計劃。

中新財經記者就此向貴州茅台方面求證,獲悉暫停投放茅台1935酒合同計劃屬實,但應是超進度完成2024年上半年度各項任務。

2022年初,茅台1935正式投放市場,亦是茅台醬香系列酒核心單品。2023年,茅台1935銷售超百億,僅用了一年多時間就邁上百億台階,被寄予厚望。

控量提價背後,產品出現價格倒掛

貴州茅台和瀘州老窖均屬於白酒頭部企業,旗下名酒的此番動作,也引發市場的關注。

“本次貴州茅台暫停茅台1935的發貨,體現了公司希望通過控量保價提振茅台1935渠道體系夥伴的信心。”中國酒業獨立評論人肖竹青向中新財經記者表示,並通過調節市場供求關系,來保證茅台1935渠道體系夥伴的利潤。

市場數據顯示,茅台1935行情價之前一度跌破800元/瓶關口,與1188元/瓶的市場指導價形成倒掛。

展开全文

某電商平台截圖。

不僅是茅台1935,此前,貴州茅台還採取多項措施對飛天茅台控量穩價。當時的背景是,飛天茅台批價持續下跌,散瓶飛天茅台批發參考價一度跌破2100元。

從市場表現看,控量效果明顯。市場數據顯示,3日,茅台1935批發參考價出現上漲,散瓶飛天茅台經過多日上漲後,批發參考價也穩定在2300元上方。

此番國窖1573控量提價的背後,零售市場亦現價格倒掛。

中新財經記者在线上官方旗艦店搜索發現,目前500ml單瓶裝的38度國窖1573價格爲695元;500ml單瓶裝的52度國窖1573價格爲995元。據媒體報道,兩者的官方指導價分別爲999元/瓶和1399元/瓶。

某電商平台截圖。

而選擇此時控量提價,肖竹青認爲,也是瀘州老窖經銷商希望通過維系國窖1573酒的市場成交價,保證渠道商利潤,維持渠道商的推銷積極性。

酒企紛紛發聲,提振市場信心

就業內觀點看,白酒行業進入調整周期,已成爲不爭的事實。

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2024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經銷商、終端零售商在經營方面,超過60%表示庫存增加,超過30%表示面臨現金流壓力;超過40%表示實際銷售價格的倒掛程度有所增加,超過50%表示利潤空間有所減少。

調整周期下,記者注意到,近期各大頭部酒企紛紛發聲,提振市場信心。

6月底,茅台召开部分省區市場工作會,會議談到白酒周期,並強調,茅台酒的基本屬性沒有變,基本需求面也沒有變。有信心、有實力、有能力穿越本輪周期。

五糧液董事長曾從欽則在6月28日召开的五糧液股東大會上表示,高端白酒未來的發展前景依然很廣闊,特別是作爲有品牌的高端白酒,未來依然有較大市場需求。

瀘州老窖總經理林鋒也在6月27日召开的瀘州老窖股東大會上直言,白酒本身就屬於周期性行業,周期波動是正常的。他還提到,“反對爲了完成短期發展指標而往經銷商、終端和消費者端壓貨,這樣會導致價格失序、市場崩盤。”

“價格是產品供需關系決定的。在目前市場需求不振的情況下,名酒試圖通過減少產品供給來穩定產品價格,並且普遍優化產銷結構,從而重塑渠道信念,提振市場信心,維持市場與銷售商利益。”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指出。

在他看來,白酒價格的下降也會帶來市場需求的放大,名酒價格很快會迎來新的平衡點,有望在第三季度中秋、國慶旺季到來前實現企穩恢復。(來源:中國新聞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名酒爲何密集控貨提價?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26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