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酸筍配釘螺,海蠣搭豬肉…海邊人喫海鮮的“5大絕配”,太懂了

酸筍配釘螺,海蠣搭豬肉…海邊人喫海鮮的“5大絕配”,太懂了

by admin - 2024-07-24 34 Views

從家常小菜到宴席大餐,不簡單的海鮮家族遍布人們的生活與餐桌。

在海邊的朋友們靠海喫海,稍加搜尋便能收獲一頓美味,而身處內陸的朋友們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口鮮味,龍蝦、牡蠣、扇貝、蛤蜊等等也是夜市常客。

就像西紅柿的最佳搭檔是雞蛋,白菜最好的搭子是粉條一樣,在海鮮界也有它們彼此的最佳選擇。

當二者相遇,往往會有1+1>2的效果,使海鮮迸發出更絕妙的滋味,讓食客們驚呼還有此等人間美味!

一、醬油水黃翅魚

在南方沿海地區,雖然海鮮幾乎皆可醬油水,但若比較起來,排名第一的還是:醬油水黃翅魚,這源自漁船簡陋環境中誕生的做法,卻最能激發出黃翅魚的鮮甜與鮮美。

記得美食紀錄片中有講“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式”,對於細嫩鮮甜的黃翅魚來說,正是如此。

展开全文

主角之一:醬油,是中國傳統的調味料,早在周朝時就被發明了出來,逐漸從宮廷傳入民間。

另一個主角:黃翅魚,則是來自海洋的饋贈。擁有黃金色魚鰭的黃翅魚,每100g魚肉中蛋白質的含量就高達21g,這也是它味道鮮美的祕訣。

可燉湯,可紅燒,可香煎的黃翅魚,只有醬油水才是它的靈魂伴侶。

一道味道上乘的醬油水黃翅魚,醬油水是關鍵,黃翅魚新鮮是重點,有了這兩個“趁手兵器”,醬油水黃翅魚便可“拿下”任何年齡段的食客。

不管是還在牙牙學語的小孩兒,還是身懷六甲的孕婦,統統都被“神魚”徵服,成爲它的追隨者。

二、酸筍炒釘螺

能和酸筍作伴的,不是只有螺螄,還有海螺中的大個子,號稱“螺中姚明”的釘螺。

大家常喫的釘螺,學名叫棒錐螺,之前流傳的“釘螺中含有血吸蟲”的“釘螺”並不是它,而是另一種如米粒大小的淡水螺。

還有另一種長得也很相似的淡水螺,同樣被南方部分地區稱作“釘螺”,也叫“山坑螺”、“扭扭螺”,“短溝蜷”,雖說能喫,但容易有寄生蟲,還是不推薦食用。

每到嗦螺季節,北海的“螺市”就會異常熱鬧,凌晨三點鐘,漁民們會帶着新鮮的海貨帶到螺市交易。

夜市攤上的炒釘螺,多數是大火快炒,三分鐘左右就出鍋,可挑剔的北海食客可不滿足於此。

花椒、辣椒等十多種香料,熱油爆香之後放入最重要的酸筍炒制,然後倒入被砸去尖頭的新鮮釘螺,一通熬煮,讓釘螺徹底入味。

堅硬的螺殼此時搖身一變,成爲了幫助螺肉鎖住Q彈口感的道具,鮮嫩多汁的螺肉被扯拽出螺殼,猶如彈簧般搖晃。

喫時先嗦一下螺殼的頭端品其味,再倒轉釘螺對着足端一嘬,甜中帶辣,辣中有酸的螺肉就被吸入了口中。

要是非讓用一個字來形容嗦釘螺的滋味,那就只有“爽!”才能表達心中的痛快、暢意與滿足。

三、浮粿

“東方第一大港”泉州,是古時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曾經千帆競渡,百舸爭流,而它厚重的歷史下,自然少不了口味一流的美食。

泉港的招牌小喫:浮粿,又叫“普粿”“炸糕”,讀音同“福果”,在古時解決了海港缺糧的難題,如今又滿足了挑剔的食客。

海蠣和鮮肉的神仙組合本就鮮美無比,在加入了地瓜粉之後讓浮粿更加具有飽腹感。

豬後腿肉,打碎後加入姜蒜汁、店主祕制香料,地瓜粉調成漿,再在面糊糊裏包裹進海蠣、鮮肉,有些店鋪會加入一些蔬菜,有些則是加入韭菜。

用特制模具炸成類似星星的形狀,高溫的裹漿迅速鎖住內裏海蠣和鮮肉的汁水,外表油亮,內裏飽滿,喫起來鹹香誘人,極致的鮮美中蕴藏着甘甜的回味。

作爲泉港“生活必需品”的浮粿,小孩子一次能喫一、兩個,而見到美食就化身饕餮的大人們能一次喫十幾個。

不過也怪不得他們,誰讓浮粿實在是過於美味,令人上癮,只要嘗到一口,就會一個接着一個,根本停不下來。

四、金不換炒薄殼

潮州人夏季的摯愛,薄殼,學名叫尋氏肌蛤,因爲殼薄的如同一張紙,就被當地人簡單地稱作薄殼。

和海蠣子、蟶子、蛤蜊相較而言,它的個頭算最小的。但憑借着自己這“微小身軀”就能在美食之都潮州闖蕩出一片天地,那定是有非同一般的本領。

取薄殼肉與面糊糊一起煎制,就成了薄殼米烙。與米飯一起炒制,加上雞蛋、蔥花,就是一勺香天下的薄殼炒飯。

小小薄殼在深愛它的潮州人手中,以小博大,獨自撐起“薄殼宴”。除了米烙和炒飯之外,還有薄殼米粿、薄殼香芋煲、薄殼米丸湯、鹹蛋黃焗薄殼、薄殼秋瓜爽……

但比來比去,潮州人最愛的還是一道簡單又不簡單的炒薄殼。

季節性很強的薄殼,過季則殼空無肉,所以無論是大廚還是老饕,都要抓緊時間,每年的八月开始收獲,十月基本收完。

短暫的賞味期,讓漁民們和時間賽跑,每日的採收都不容松懈,而且薄殼只能通過人工採收。工人們摸黑下潛,將養殖在海底泥沙中“抱繩生活”的薄殼拖拽上來,再清洗收裝輸送到市場。

而薄殼的黃金搭檔,就是號稱“金不換”的香料:羅勒。金不換和薄殼一起放入鍋中,大火炒制再蓋上鍋蓋,讓金不換和薄殼在高溫中互換香味。

只需要短短的十幾秒鐘,羅勒的芳香與薄殼的鮮味在鍋中相互影響,鮮上加鮮,味上添味,使薄殼的香鮮更盛。

舀一勺炒薄殼放到自己盤中,再用筷子夾着挨個吮吸,輕輕一抿肉就離殼,鮮香入口。

金不換的藥香中有幾絲薄荷的清香,在它的助力之下,薄殼也擁有了獨特的味道,強強聯手,滿足了美食之都挑剔的味蕾。

五、老酒筆架

“怪獸的腳趾,蟹肉的味道”,這種長相奇特的海貨其實叫作:筆架,學名龜足,又因外形神似人手雙掌合十,也有地區稱呼它爲佛手。

而鮮甜的筆架也暗藏着危險……無法人工飼養的筆架,只能由經驗豐富的採集者去摘取。

他們沒有安全防護,只身踩在礁石堆中攀爬搜尋,一陣亂風吹來可能都會令他們險境。還有那不斷襲來的海浪,稍不注意就會被拍打到峭壁上,而遇到危險的回卷浪,則會直接被海浪拖拽回海裏。

正因如此,筆架的價格總是昂貴一些,在這樣險峻的採摘環境下,高風險伴隨高回報也是情有可原。

福建的霞浦地區,筆架是最受歡迎的下酒小菜,研究出來的喫法也多種多樣。

喜歡重口的,將筆架和辣椒一起爆炒,邊喫邊斯哈斯哈;喜歡清淡的,直接白灼,食材的鮮甜在口腔迸現。

想喫地道風味的,就將筆架的嫩肉剔出來,和面糊混合煎制成餅,香酥可口。

但最絕的還是加入老酒一起蒸煮,鮮甜的筆架遇上醇香的老酒,蒸煮之下酒勁兒散去,只留下酒氣與酒香。

筆架的喫法就像嗑瓜子,剝去頸身的細鱗革皮之後,露出潔白的裏肉,這團“小鮮肉”味道像是蟹肉,卻更有韌勁。

一咬、一嗑、一剝、一吮 ,四步之後就能品嘗到在礁石、激流衝擊下而產生的美味。

老酒的薰蒸使筆架在甜與鮮中多了一絲清香,柔韌十足,Q彈細嫩。

當人們在口中嗑筆架時,舌尖同足肉相碰的瞬間,任何人都會明白爲何還要冒這么大的風險去搜尋它,僅一個“鮮”字就足夠。

——老井說——

海鮮種類衆多,在喫的方面,沿海地區的朋友各顯神通,神仙搭配自然也就多了起來。除了以上舉例的5種,還有人推薦鹽焗蟶、生嗆蟹、糟鰻,鮁魚餃子……食材和海鮮的碰撞總是精彩非凡。若是還有其他的喫法,歡迎大家留言分享,一起探究海鮮的美味。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喫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和你一起分享這個世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酸筍配釘螺,海蠣搭豬肉…海邊人喫海鮮的“5大絕配”,太懂了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29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