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時,也就是早上7~9點,氣血流注到胃經,人就要喫早飯了。俗話說早飯要喫好,早飯是一日中最重要的一餐,猶如春天的雨水。人們常說“春雨貴如油”,對於南方來說,春季越冬作物开始返青,並到乳熟期,需要很多的水,而北方呢,谷物從播種到成苗,也需要充足的水,因而春天的雨水尤爲重要。春雨有一個特點——春雨綿綿,“綿綿”說的是春雨細潤、悠長,對大地有慢慢滋潤的作用。早晨相當於一天中的春天,早飯就好像春雨,對脾胃的滋養功效是最好的。
辰時,胃經“上崗”了,要發揮其“受納和腐熟水谷”的作用,所以古代又把辰時叫“食時”、“早食”。爲什么這個時辰是胃“瓜分”食物的最佳時間呢?一方面這個時候天地間陽氣最旺,所以這個時候喫早餐,最容易被消化和吸收,如果不喫早餐,一旦過了9點胃經就會出現空運化,讓人頭暈、疲乏無力,長期下去嚴重損害健康。就好像人不睡覺隔天就會精神不振一樣。另一方面,經過一夜的睡眠,人們前一天喫下去的食物也已消化殆盡,到了胃經活躍的辰時,它便極力渴求食物,喫下去的東西胃會全力地消化,從而能夠很好地爲人體補充營養。
在中醫上,胃經屬於多氣多血的經脈,對人們一天裏所需要的營養來源,體力、精力的維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充沛的活力和旺盛的體力就來自於早飯,所以早飯一定要喫。
甲骨文中的“辰”字裏邊是一個林木初生枝莖的象形,外面的“廠”意爲“山石之崖”,是人居住的地方,所以“辰”這個字代表的是農民忙着播種,只有及時把種子播種到土地裏面,才有豐收的希望。喫早飯就像是播種,作物長得怎么樣,收成好不好,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播種。
在中國文化裏,辰時對應的是龍。龍盡管只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但它可以說是真正的博採衆長,比如龍的角,其實就是鹿角,而這些被採集的部分都有一個特徵,就是都是最具生發性的部分,比如這個鹿角吧,也就是鹿茸,是大補陽氣之品,其生機是最旺的。所以,龍可以說是生機的化身,而辰時之所以和龍相對應,也是在暗示辰時陽氣旺盛,是進食的最佳時間。
不喫早餐的危害是很大的。《素問·經脈別論》裏有一段對胃經的描述:“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這一大段說的都是胃的功能。總的來說,食物入胃之後,只有通過胃的消化和吸收,才能轉化爲氣血,從而爲身體提供能量。如果胃不能正常工作,就相當於把“電源”切斷了,所以中醫上有“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的說法。大家都知道,一個人得了病,只要還能進食,一般就沒什么大事,不管中醫還是西醫,都十分關注病人的食欲,只要病人飲食正常,就肯定能恢復過來。
你不喫早飯,或者是起晚了沒時間喫,之後肯定會感覺到頭暈、疲憊。因爲胃經之後是脾經當令,脾要通過運化的功能將食物變成精血,輸給腑髒。不喫早飯,脾就是空運化,沒有東西輸送給腑髒。腑髒不會告訴你它餓了,但會以身體的不適和疲乏向你抗議。但別以爲就僅止於此,就好像鍋子不能裏面不放東西在火上幹燒一樣,脾胃空運化時間長了,脾胃肯定會受到損傷。中醫講“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人生下來活下去靠的就是食物,脾胃不好,身體定會大喫苦頭。除此之外,長期不喫早餐還容易產生膽結石、皮膚幹燥,產生皺紋,提前衰老。
年輕人由於工作的壓力,往往不知道珍惜身體,不喫早飯、早飯喫不好的不在少數,你退休了,有時間關注自己的健康了,就一定要把早飯時間好好規劃起來。
早飯光喫不行,還能喫好,如何喫好早飯呢?在這裏給中老年人上一課。首先早飯要喫溫熱的食物,因爲清晨醒來脾胃的功能還沒恢復正常,此時進食寒涼食物,會導致氣血凝滯,削弱脾胃的運化功能。
早餐的主食可以享用饅頭、花卷、包子、面包等,但是不能只喫幹食,最好還加上含水分含量較多的稀飯,或是幹食加上豆漿、牛奶等流質食物,有利於腸胃吸收。比如,脾胃功能不是很好的老人可以選擇健脾養胃的大棗粥,以腦力勞動爲主的人可以選擇健腎補腦的四色豆漿(核桃仁、黃豆、黑豆、綠豆四種果實一起放在豆漿機炸出來的豆漿)或桂圓小米粥。如果你要上班,一晚蔬菜蛋湯或一杯牛奶也是很好的選擇。
早餐還最好有些蔬菜和水果,如涼拌小菜、蔬菜沙拉、水果沙拉等。不僅可以補充水溶性維生素和纖維素,蔬菜水果還含有鈣、鉀、鎂等礦物質,屬鹼性食物,可以中和肉、蛋等食品在體內氧化後生成的酸根,已達到酸鹼平衡。
如果你剛起牀沒有食欲,可以和一杯溫开水,除了能補充水分、幫助大腸排出體內垃圾外,還能刺激消化道,分泌大量的胃酸,增加食欲。
-END-
版權聲明:
本公衆號分享文章及視頻,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請隨時聯系。文章及視頻僅供學習交流,請勿隨意試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中醫:早飯如春雨,對脾胃的滋養功效是最好的!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29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