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重點新聞回顧 (1月9日-1月15日)
一、中國新聞:
免疫球蛋白遭搶購 患者面臨斷藥的危機
新冠疫情下,中國民衆搶藥一波又一波,最近因瘋搶免疫球蛋白,加上重症患者增多,導致此藥缺貨,對於每月都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原發性免疫缺陷患者來說,他們正在面臨斷藥危機。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也稱丙種球蛋白或簡稱免疫球蛋白,原本用於治療原發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繼發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3大類疾病,多用於兒童和血液疾病。在新冠治療中,主要用於患者因染疫或者激素類藥物壓制帶來自身免疫力下降,臨牀多應用於重症階段。
綜合財新網和澎湃新聞報導,最近因遭搶購以及重症患者需求增加,醫藥市場上的免疫球蛋白面臨缺貨,同時,也有“黃牛”將免疫球蛋白炒至高價售賣。如果短缺狀況持續,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患者將陷入困境,因爲這是他們的續命藥。
一名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患者說,免疫球蛋白的半衰期爲16-24天,越往後拖,其體內的免疫球蛋白量越少,“到後面就算是在病毒和細菌裡面裸奔了”。
這名患者注意到,大約在去年12月26日已經开始傳出免疫球蛋白不足、價格上漲的消息,當時價格漲到了每支人民幣800元,“到年底的時候已經感覺是全國性的了,元旦過後就突然爆發”。元旦後價格飆升至2000元以上,現在問到的最高價甚至有5000元一支。
國家衛健委:一個月六萬人染疫死亡
中國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在周六下午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就近期疫情作了通報。她說,中國大陸醫療機構在12月8日至2023年1月12日期間累計發生染疫相關死亡病例59,938例。其中病毒感染導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5,503例,基礎疾病合並染疫死亡病例54,435例。
焦雅輝說,死亡病例平均年齡80.3歲,65歲及以上約佔90.1%,其中80歲及以上約佔56.5%,死亡病例中90%以上有基礎疾病。
焦雅輝在會上還表示,全國發熱門診的診療量在2022年的12月23日達到高峰,是286.7萬人次,之後在持續下降,到1月12日回落到47.7萬人次,較峰值時數量減少83.3%。
如果按照中國政府網的數據,中國醫院數量一共大致爲2.8萬個,也就是在這個月平均每個醫院死於新冠相關的人數爲2.14人。
國藥控股蔡买松:默沙東新冠口服藥有望春節前國內上市銷售,首批幾十萬盒
1月10日,上海市政協委員、國藥控股副總裁蔡买松在上海兩會現場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樂觀估計,默沙東的新冠口服藥莫諾拉韋有望於春節前在國內市面上進行銷售。”據國藥集團官方微信公衆號消息,1月13日,國藥集團國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控股)在外高橋(600648)保稅區倉庫舉行默沙東與Ridgeback生物技術公司合作研發的抗新冠病毒口服藥物莫諾拉韋(Molnupiravir)中國市場首發式。滿載着首批藥物的貨車從上海外高橋保稅區倉庫發出,送往全國。
對於地方隱形債務危機 財政部重申:中央不救、誰的孩子誰抱!
所謂隱性債務,指地方政府在法定政府債務限額之外直接或者承諾以財政資金償還以及違法提供擔保等方式舉借的債務。而舉債主體往往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也被稱爲“城投”)。
根據鳳凰財經報道,2021年我國城投平台的有息債務余額高達56萬億元。剛過去的2022年,城投債的總規模可能已經達到了65萬億元,中國人人均欠5萬。
部分原因是地方官員爲了政績過度舉債,前期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快速增長,規模較大,風險加大。尤其是中西部等欠發達地區,近些年經濟下行、財政收入增長乏力的背景下,他們要化解隱性債務問題,越來越困難。
近日財政部網站公开的關於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0072號提案答復的函,其中在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方面,再次表態堅持中央不救助原則,做到“誰家的孩子誰抱”。
財政部部長劉昆近期兩度表態,打破政府融資平台公司兜底預期。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2月中國出口同比下降9.9%,較11月8.7%的降幅擴大。雖然12月出口降幅小於此前接受《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測的10.5%,但創下自2020年2月以來的最大降幅。2020年2月時,一場全國範圍的封控導致經濟活動停滯。
據彭博社報道,中國正計劃放松對开發商的借貸限制,放松嚴格的“三道紅线”政策。這項政策加劇了中國的房地產危機。
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政府可能會通過放寬借款上限,允許一些房地產公司增加槓杆,並推遲實現政策設定的債務目標的寬限期。知情人士說,最後期限可能會從最初的6月30日延長至少6個月。
此舉可能標志着中國房地產政策的最急劇轉變。政府自去年11月以來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中的又一項,旨在提振佔中國經濟約四分之一的房地產行業。
新加坡CreditSights研究公司高級分析師曾竹君(Zerlina Zeng)表示,“這是來自最高監管機構的一個信號,旨在幫助恢復市場對房地產行業的信心,並在購房者、开發商和市場之間建立一個積極的反饋循環。”
消息傳出後,離岸人民幣繼續上漲,上漲多達0.4%,至1美元兌6.8615元人民幣。澳元和韓元也在風險偏好情緒中擴大了漲幅。
一項房地產股票指數飆升逾3%。彭博社數據顯示,由房地產公司主導的中國美元高收益債券的價格已經升至2022年1月的水平,平均爲75美分。據信貸交易員說,這些債券周五至少又上漲了1美分。
“三道紅线”出現於2020年,是中國對房地產進行大規模整治的標志。作爲“共同富裕”運動的一部分,政府試圖降低开發商的槓杆率,降低金融領域的風險,讓人們更容易买得起房子。
日經新聞援引《財新》報道,中國央行高官稱,中國政府對龐大互聯網行業持續兩年多的打擊行動即將結束。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整改14家互聯網平台公司金融業務的專項行動基本完成,遺留問題基本解決。
《金融時報》:中國政府將持有兩大網路公司阿裏巴巴集團和騰訊控股子公司的「金股」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政府將持有兩大網路公司阿裏巴巴集團和騰訊控股子公司的「金股」,顯見北京當局开始擴大控管網絡公司巨擘。《金融時報》指出,這讓北京當權保有深入這些企業的機制,特別是控制給使用者的內容。北京政府自2015年就开始用「特別管理股」的方式,來控制私人的媒體及內容供應公司。
根據兩位消息人士向《金融時報》透露,中國網絡管理當局上周入股阿裏巴巴一家子公司,就是其中一例。根據中國官方資料,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信辦)1月4日拿下阿裏巴巴集團旗下Guangzhou Luji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百分之一的股份。該公司的媒體業務包括串流影音平台「優酷」和移動瀏覽器UC Web等。同日任命的新董事與網信辦一位官員同名。
根據官方資料,入股阿裏巴巴子公司的基金,其背後是網信辦以及中信、中郵和中國移動等知名國有企業。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一個政府實體也正在討論入股騰訊一家子公司。
目前尚不清楚政府入股科技巨擘的子公司後,具有何種權利。中國媒體監管單位2016年建議,國營集團在媒體至少要有1%的特別管理股、在董事會佔有一席,可以檢閱內容。
光銀國際投資研究主管林樵基向彭博新聞表示,這個消息略偏利好,近幾年來,這兩家公司因爲官方整頓備受困擾,政府持股有助於它們拓展新業務,並降低監管機構進一步打擊的風險。
中國央行周五(1月13日)表示,將從多方面推出新方案,改善優質房企資產負債狀況,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中國央行在午後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有關部門起草了《改善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計劃行動方案》,重點推進“資產激活”、“負債接續”、“權益補充”、“預期提升”四個方面共21項工作任務,改善優質房企現金流,引導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回歸安全區間。
2023年1月13日,中國海關發布最新數據:2022年12月進口降幅收窄,同比下降7.5%,預期爲下降9%。2022年全年,中國出口同比增長7%,達到3.6萬億美元,進口增長1.1%,達到2.7萬億美元。
與2021年兩位數百分比的增長相比,2022年進出口增幅都低得多,這表明此前助力中國渡過疫情衝擊的出口繁榮正接近尾聲。人們由此更加擔心,2023年中國不再能夠依靠強勁的對外貿易來推動經濟增長。
12月的順差是780.1億美元,是人民幣匯率反彈的原因之一
1月10日,中國央行在官方網站發布《2022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初步統計顯示,2022年中國全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爲32.01萬億元,比上年多6689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20.91萬億元,同比多增9746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5254億元,同比多減6969億元;委托貸款增加3579億元,同比多增5275億元;信托貸款減少6003億元,同比少減1.41萬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3411億元,同比少減1505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2.05萬億元,同比少1.24萬億元;政府債券淨融資7.12萬億元,同比多1074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1.18萬億元,同比少376億元。12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爲1.3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05萬億元。
1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66.43萬億元,同比增長11.8%,增速比上月末低0.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2.8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7.17萬億元,同比增長3.7%,增速比上月末低0.9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0.2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10.47萬億元,同比增長15.3%。全年淨投放現金1.39萬億元。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員劉丹分析:社融弱於預期。12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長9.6%,較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社融增量13100億元,預期16100億元,同比大幅少增10582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多增4004億元。政府、居民部門融資仍同比少增,其中受年底發債量萎縮及去年財政後置高基數影響政府部門少增幅度大幅擴張至8893億元,居民部門需求仍疲弱,同比少增1963億元,幅度有所收窄;企業部門表現好轉支撐社融,融資同比轉正至大幅多增4517億元。(更多)
1月12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2年12月份,CPI同比上漲1.8%,前值1.6%,環比持平。2022年全年,CPI比上年上漲2.0%。
2022年12月CPI總體運行平穩;受石油及相關行業價格下降以及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走低影響,PPI環比由漲轉降,同比降幅收窄。
在上海市第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上海市市長龔正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過去五年上海城市綜合實力躍上新台階,全市生產總值突破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7.8萬元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7608.2億元金融市場交易總額從2017年的1428.4萬億元增加到近3000萬億元。
龔正建議今年全市生產總值增長5.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5%,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3%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以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另外報告指過去五年,上海外貿進出口總額連續兩年超過4萬億元,實際使用外資五年累計達到1030億美元左右、比上個五年增長15.8%左右,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外資研發中心分別新增266家和105家,累計分別達到891家和531家。
龔正又指上海口岸貿易總額突破10萬億元、佔全球比重提高到3.6%左右,保持世界城市首位。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4730.3萬標准箱、連續13年排名世界第一。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提高到4.2%左右,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0件左右。
深圳已婚育齡婦女數連續7年下降,深圳擬發育兒補貼:生第一娃三年累計可領7500元,生第二娃三年累計可領11000元,生第三娃三年累計可領19000元;
廣州:天河區一輛寶馬SUV衝撞人群,致5死13傷,22歲司機已被警方控制,目擊者:司機系惡意撞人,曾駕車在十字路口來回撞擊後逃逸,還向車窗外撒錢;
國家移民管理局:暫停籤發韓國、日本公民來華口岸籤證及72/144小時過境免籤;日本表示遺憾和抗議,外交部回應:日韓先採取歧視措施,中國有理由反應;
中國取消澳大利亞煤炭進口禁令,有意修復雙邊關系(《華爾街日報》)
二、國際新聞:
美國2022年12月CPI同比上漲6.5%
美國勞工部12日發布數據顯示,美國2022年12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下降0.1%,同比上漲6.5%。
去年12月的通脹數據和就業報告均呈現出美國經濟“降溫”的跡象。這也讓美國市場开始討論美聯儲2月議息會加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
能源價格的顯著下降,成爲美國去年末物價走低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美國去年12月能源價格環比下降4.5%,其中汽油價格同比下降達9.4%。當月,推動美國CPI上漲的領域主要來自房價,該項數據環比上漲達0.8%。
美聯社認爲,12月的CPI數據表明通脹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出現緩解跡象,美聯儲在未來幾個月放緩加息步驟的可能性增大。
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美國去年12月核心CPI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5.7%。環比漲幅較一個月前高出0.1個百分點。
《華爾街日報》分析稱,這是美國通脹數據連續第六個月出現下降。上述數據可能會使美聯儲在2月1日結束的議息會上將加息幅度下調至25個基點。
德國經濟2022年實際增長1.9%
德國聯邦統計局13日公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經價格調整後,2022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上年實際增長1.9%。
德國聯邦統計局當天發表聲明說,盡管遭遇諸多挑战,德國經濟2022年依然實現復蘇,與新冠疫情暴發前的2019年相比增長了0.7%。
數據顯示,2022年德國服務業和制造業實現增長,但建築業受原材料和熟練勞動力短缺、建築成本高昂等因素影響出現下滑。
2022年,德國個人消費支出增長4.6%,對經濟增長起到支撐作用;政府支出增長1.1%。此外,德國勞動力市場依然面臨困難。
數據還顯示,經價格調整後,2022年德國商品出口額和進口額比上年分別增長3.2%和6.7%。
韓國央行上調基准利率至3.5%
韓國中央銀行韓國銀行13日宣布,將基准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3.5%。
韓國銀行當天發布聲明說,受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多國利率上升等因素影響,韓國經濟增長勢頭將減弱,預計今年經濟增速將低於去年11月預測的1.7%。通脹率短期內仍將維持在5%左右,今年全年通脹率預計將在3.6%左右,與去年11月預測一致。
韓國銀行表示,未來基准利率是否繼續上調將取決於經濟下行風險、金融穩定狀況、利率上調所產生的影響、通脹放緩程度和主要國家貨幣政策變化等因素。
2021年8月,韓國銀行將基准利率從0.5%上調至0.75%,結束了連續15個月的歷史最低基准利率寬松貨幣政策,同年11月上調至1%。去年1月、4月、5月、7月、8月、10月和11月,韓國銀行連續加息,將利率上調至3.25%。
俄羅斯央行恢復外匯交易
俄羅斯中央銀行11日宣布,將從13日开始恢復在國內外匯市場买賣外匯。
俄央行網站當天發布通告說,爲盡可能減少匯率波動,俄央行將在每個月的每個交易日“均勻”买入或賣出外匯。
俄財政部同一天發表聲明說,將依據聯邦預算中石油和天然氣收入情況決定买入還是賣出流動資產。財政部表示,买賣流動資產旨在提高國內經濟穩定性,並降低能源市場動蕩對俄經濟和公共財政的影響。
俄央行去年1月24日宣布,爲提高貨幣政策可預測性和減少金融市場波動,暫停在國內市場購买外匯。
“裁員潮”橫掃美國科技行業 谷歌母公司首次大規模裁員
2023年伊始,美國科技界接連傳出企業裁員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1月4日宣布將裁員逾1.8萬人,超過此前公布的裁員方案。這是美國科技行業近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裁員動作。“亞馬遜生鮮”“亞馬遜無人超市”等零售和人力資源板塊受裁員影響最大。
同一天,商業軟件龍頭Salesforce也宣布一項成本削減計劃,包括裁減10%的崗位,涉及約8000名員工。在线視頻平台Vimeo當日也宣布了6個月內的第二輪裁員方案,涉及裁減11%的員工。
當地時間1月11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谷歌母公司Alphabet 旗下醫療保健部門Verily Life Sciences將裁員15%,涉及超200多個崗位,這是繼其他科技公司經歷裁員潮後,Alphabet首次大規模裁員。
Verily的首席執行官Stephen Gillett在周三給員工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此次裁員將影響Verily約15%的職位,該部門擁有1600余名員工。Verily將停止醫療軟件項目Verily Value Suite以及部分處於早期階段的產品。
根據2022年三季報,Alphabet營收690.92億美元,同比增長6%;淨利潤爲139.1億美元,同比下滑26.5%;每股攤薄收益爲1.06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1.4美元。Alphabet的員工人數在近一年之內從15萬人增加了3.68萬人至18.68萬人,同時相較於第二季度增加1.2萬人。
三、加密資訊:
1、SBF發聲:FTX因競爭對手攻擊 加密市場下跌土崩瓦解
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前首席執行官Samm Bankman-Fried(SBF)1月12日發文稱,二件事情結合在一起導致了FTX破產,
(1)、由於Alameda未能充分對衝其市場風險,在2022年期間,股票和加密貨幣領域發生了一系列大規模的崩盤,導致其資產市值下跌約80%。
(2)、2022年11月,幣安CEO趙長鵬促成的一場極端、迅速、有針對性的崩盤,使Alameda資不抵債。
2、幣安獲准在瑞典營運、向當地用戶开放歐元买幣
幣安旗下Nordics AB已於1月10日獲得瑞典金融監管局的注冊批准,正式成爲當地一家管理和交易虛擬貨幣的金融機構。繼法國、意大利、立陶宛、西班牙、塞浦路斯和波蘭之後,瑞典成爲幣安獲得注冊批准的第7個歐盟成員國。
3、香港第三只加密幣ETF獲批上市
繼去年12月中迎來首兩只加密貨幣期貨ETF後,香港近日再有比特幣期貨ETF獲批。 三星資產運用(香港)有限公司宣布,1月13日在港股上市三星比特幣期貨主動型ETF(3135.HK)。
4、比特幣突破21000美元
1月14日8點,比特幣一夜大漲12.88%,衝破21,000美元,自FTX暴雷後兩個多月來首次站上20,000美元大關,目前報20700美元。以太坊突破1500美元。美元的走弱推動加密貨幣等風險資產反彈。
5、破產律師:FTX已追回50億美元資產
1月11日FTX破產聽證會上表示,破產律師表示FTX已收回超50億美元流動性資產。而上月中旬華爾街投行曾對已破產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剩余資產進行估值,認爲FTX還有20億至40億美元的資產余額。
6、Gemini創始人發布公开信要求DCG解除Barry Silbert的CEO職務
Gemini創始人Cameron Winklevoss發布最新的公开信表示,Genesis 向三箭資本借出23.6億美元資產,其至少損失了12億美元;DCG只能重組Genesis或填補12億美元的缺口;要求DCG要求董事會立即解除Barry Silbert的CEO職務,並任命一位新CEO。
7、美國SEC指控Gemini和Genesis向散戶投資者銷售未經注冊的證券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指控Gemini和Genesis通過其貸款產品EARN向散戶投資者銷售未經注冊的證券。SEC稱,Genesis和Gemini從數十萬投資者那裏募集到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加密資產。
四、A股前瞻:
本周市場縮量動蕩,主力資金分化嚴重,市場熱點繼續快速輪動。下周是春節前最後交易周,應該持股過年還是持幣過年?臨近兩會,有哪些行業是有望迎來政策催化預期的?
1、本周市場縮量動蕩,主力資金分化嚴重,下周是春節前最後交易周,應該持股過年還是持幣過年?兔年春節將至,哪些機會還值得關注?
开年9個交易日,雖主力資金分化嚴重,但北向資金淨买入快600億,明確統籌一盤棋推動“穩增長”、“抓經濟”,是導致北向資金“爆买”並看好我國經濟恢復性增長的核心和關鍵。畢竟,A股指數經歷了2022年的單邊下跌,已經有所充分釋放風險,此圍繞中期下降趨勢线和144日线的震蕩築底,應是投資者加碼“三低兩高”好股票的機會點位,後市大概率會給較爲豐厚的“跨年紅包”。
2、2023年財政政策到底會怎么樣走?一季度的投資方面,基建投資將會怎樣發展?
12月份的社融數據表明,目前我國的經濟恢復依然比較弱,仍需要政策上刺激和提振,從年初央行的工作會議內容來看,今年將繼續實施精准寬松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上仍將以寬信用爲主,對重大工程項目進行財政支持,12月份的各地方提前發放的地方債額度和發行規模來看,基建投資有望繼續保持規模上增長。
3、地方兩會陸續展开,可以按照地圖炒嗎?臨近兩會,在今年疫情放开後的背景下,有哪些行業是有望迎來政策催化預期的?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目前地方兩會召开,各地紛紛拋出2023年發展增長目標及具體的刺激經濟計劃。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基層醫療、做好新階段疫情防控工作、鄉村振興、科技創新、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壯大生物醫藥產業、優化營商環境等成爲與會代表發言的關鍵詞。這也給相關概念的A股公司帶來機會。
4、受中航電測收購成飛集團100%股權影響,本周四軍工股集體走強!成飛集成爲什么跌停?哪些航空系混改標的及產業鏈優質公司值得關注?
成飛集成此前市場預期成飛集團資產注入的重要上市公司,當成飛集團確定通過中航電測上市,此預期落空,成爲成飛集成股價跌停的重要原因。
從基本面角度看,軍工行業有計劃屬性,免疫宏觀經濟波動,且行業正處於“十四五”黃金發展期,具備長期配置價值。軍工混改產業鏈主要有航天二院的航天長峰、航天科工集團的航天通信、航天五院的中國衛星、以及航天六院的航天動力、航天電子等。
5、從10月低點以來,恆生指數漲了45%,恆生科技指數漲了60%,到底誰在买入?港股連續上漲是否對A股支撐?
2022年11月以來港股快速反彈,MSCI中國與恆生指數較低點已反彈超40%,恆生科技指數漲幅更是接近60%,那么誰在买入港股?根據中金觀點,南向流入反而放緩,海外主動資金流出減少但尚未逆轉,空頭回補和交易型資金或是主因。也就是說並非新的增量資金买入,而是存量的“倒手”。當然,我們認爲國內經濟復蘇預期之下,市場情緒不斷提振,整體資金的回流也是提振港股的主要因素。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幣海財經230116丨周周大事記與展望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3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