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鎊/美元周三難以明確方向,試探 1.2700 關口後受阻下行,周三下跌0.2%。儘管英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通脹數據高於預期,但英鎊仍震盪,因為英國央行(BOE)看來2024年不會降息,因為英國仍難以應對通脹上升。
英國消費物價指數(CPI)大致高於市場預期,英國整體消費物價指數通脹年率升至 2.3%,高於期值 2.2%,並從前值 1.7%上升。同時,核心通脹年率上升至 3.3%,而市場預期從前值 3.2% 略微回落至 3.1%。由於英國通脹率仍在引發市場對物價不斷上漲的擔憂,儘管經濟形勢維持單邊,英國央行在2024年再次降息的可能性較小。
周四的經濟數據清淡,英國交易員們只能坐等周五英國和美國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活動調查數據。英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大體預計將與前值持平,其中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預計將維持在 49.9,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預計將持平於 51.8。
本周的關鍵數據將是周五公佈的標準普爾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調查結果。市場預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將略有上升,預計將從前值 48.5 升至 48.8,而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預計也將有類似幅度的上升,從 55.0 升至 55.3。
英鎊/美元從 27 個月低點 1.2600 關口附近回調遇阻後,本周未能延續走強。技術形態表明英鎊/美元正尋底,總體看漲,但接近 1.2700 附近後買盤停滯。
英鎊 (GBP)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貨幣(公元 886 年),也是英國的官方貨幣。根據 2022 年的數據,英鎊是全球第四大外匯交易單位,佔所有交易的 12%,平均每天交易 6300 億美元。其主要交易貨幣對是英鎊/美元(又稱"英鎊",佔外匯交易的 11%)、英鎊/日元(3%)和歐元/英鎊(2%)。英鎊由英格蘭銀行(BOE)發行。
影響英鎊價值的最重要因素是英格蘭銀行決定的貨幣政策。英國央行決策基於其是否實現"價格穩定"的主要目標即 2% 左右的穩定通脹率。英國央行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工具是調整利率。當通脹率過高時,英國央行會試圖通過上調利率來抑制通脹,從而提高人們和企業獲得信貸的成本。這通常對英鎊有利,因為利率上升使英國成為對全球投資者更具吸引力的資金存放地。如果通脹處在過低水平,則表明經濟增長正在放緩。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央行將考慮降低利率以降低信貸成本,這樣企業就會借貸更多資金來投資增長型項目。
英國經濟數據可以衡量經濟的健康狀況,並對英鎊的價值產生影響。國內生產總值、製造業和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以及就業率等指標都會影響英鎊的走向。英國經濟強勁對英鎊有利。它不僅能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還可能鼓勵英國央行上調利率,這將直接使英鎊走強。否則,如果經濟數據疲軟,英鎊很可能下跌。
英鎊的另一個重要數據是貿易帳。該指標衡量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的出口收入與進口支出之間的差額。如果一個國家生產的出口商品非常搶手,那麼該國貨幣將完全受益於尋求購買這些商品的外國買家所產生的額外需求。因此,正的淨貿易差額會使英鎊上漲,反之亦然。
英鎊(GBP)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貨幣(公元886年),也是英國的官方貨幣。根據2022年的數據,它是全球第四大外匯交易單位,佔所有交易的12%,平均每天6300億美元。它的主要交易對是英鎊/美元,也被稱為「Cable」,佔外匯的11%,英鎊/日元,或被交易員稱為「龍(Dragon)」(3%),歐元/英鎊(2%)。英鎊由英格蘭銀行(BoE)發行。
「影響英鎊價值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是英格蘭銀行決定的貨幣政策。英國央行的決定是基於它是否實現了「物價穩定」的主要目標——穩定在2%左右的通脹率。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工具是調整利率。當通脹過高時,英國央行將試圖通過提高利率來控製通脹,從而提高個人和企業獲得信貸的成本。這總體上對英鎊有利,因為更高的利率使英國成為對全球投資者更具吸引力的投資場所。當通脹降得太低時,這是經濟增長放緩的跡象。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央行將考慮降低利率以降低信貸成本,這樣企業就會借入更多資金,投資於促進增長的項目。」
「公布的數據可以衡量經濟的健康狀況,並可能影響英鎊的價值。GDP、製造業和服務業pmi以及就業等指標都可以影響英鎊的走勢。強勁的經濟有利於英鎊。這不僅會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還可能鼓勵英國央行提高利率,這將直接推高英鎊。否則,如果經濟數據疲軟,英鎊可能會下跌。」
「英鎊的另一個重要數據是貿易帳。該指標衡量的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出口收入與進口支出之間的差額。如果一個國家生產非常受歡迎的出口產品,其貨幣將純粹受益於尋求購買這些商品的外國買家所創造的額外需求。因此,凈貿易余額為正會使貨幣走強,反之亦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通脹強於預期未能引發買盤,英鎊/美元徘徊於低位附近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142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