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漏鬥入壇,宣紙封壇發酵,讓冬菜自由“呼吸”是保證口感的前提。
晾曬時,要保證將菜坯均勻地灑在蘆葦席上,不同的氣溫、溼度、日照等變化都影響着晾曬的天數。
當身在廣東潮汕,醇香的砂鍋粥端到面前,你知道碗中有一種必不可少的食材來自千裏之外的天津嗎?當外地客人稱贊大餡雲吞的美味,你知道湯裏調味的祕訣與天津密不可分嗎?
是冬菜,而且必須是“天津冬菜”。
快工也要出細活,分揀菜坯中的雜質也十分考驗眼力。
“四六瓣”紫皮大蒜也是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天津冬菜”有着悠久的歷史,是傳統出口食品。作爲佐餐佳品,“天津冬菜”在天津本地市場並不起眼,但作爲潮菜、潮汕小喫以及湯類食品的調味品,“天津冬菜”熱銷廣東、香港,遠銷東南亞、日本、美國和加拿大等地。
在靜海陳官屯紀家莊,依然有人延續着傳統味道,傳承着距今六百余年歷史的手工冬菜制作工藝。
制菜時節,經過挑選後的“青麻葉”大白菜开始了“質”的蛻變。
“刀手師傅”手工切菜坯,要把白菜切成長10mm,寬12mm的小塊兒菜坯。
紀家莊位於京杭大運河畔,所產青麻葉大白菜肉厚、筋細、幹脆,這裏還盛產四六瓣紫皮大蒜,是制做冬菜的極佳原料。切菜、晾菜、拌菜、封壇……優秀的材料與傳統的古法工藝碰撞,爲老饕們帶來獨特的天津味道。
紀家莊村冬菜採用上一年11月採摘的本地青麻葉大白菜,足足存儲140多天,讓其水份降低,糖份升高,老幫自然脫落。春天,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將儲存一冬的白菜取出,切成大小均勻的菜坯,切好的菜坯平鋪在葦席上,自然風幹的同時接受陽光的撫慰,晾好的菜坯按比例拌上碾壓好的蒜泥和耐火磚壘竈炒制的海鹽,裝壇密封,剩下的就交給時間。5—8個月自然發酵,色澤金黃,口感脆嫩鮮香,蒜香濃鬱,回味綿長的百年老味才能呈現眼前。
炒鹽去菌,而後在大槽裏攪拌菜坯。
菜場千片席,晾曬數畝地。這是制菜時節最震撼人心的場景。
在國外華人超市,每每找到“天津冬菜”,總會記起兒時的味道,是傳統,更是鄉愁。百年冬菜不僅成爲陳官屯鎮域內有名的地標產品,還被冠以“天津市級非遺”“津門老字號”“天津禮物”等多個榮譽光環,正在運河文化的孕育下,揚名海內外。
(記者 潘立峰 通訊員 宋琨 劉子鈺 攝影報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冬菜,香飄海外的天津味道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2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