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歷史上的那些喫喫喝喝

歷史上的那些喫喫喝喝

by admin - 2023-05-13 72 Views

山珍海味歷來是“舌尖上的奢侈”,山珍裏有一種是熊掌。

國人喫熊掌歷史悠久。早在周代的《周禮》裏,就已經有“熊席”的記載。所謂“熊席”,就是以熊掌爲主菜的宴會,那時,喫熊掌就已代表着權勢與地位。

不知禍害了多少熊命,有人總結出熊掌得喫前掌,兩支熊掌得分鍋而燉,還有熊掌如何褪毛,如何去腥,如何掌握火候,如何挑選配料等等“經驗之談”,進入了所謂“飲食文化”之列。

不該喫的被海喫濫喫,可以喫的有時卻不許喫,喫了就犯法。

唐代,鯉魚就不允許喫。不用說喫,就是你釣起來膽敢拿到市場上換兩個零花錢,也必定要挨上幾十板子。爲什么?就因爲唐代皇帝姓“李”,“李”“鯉”同音,“鯉”是“唐興之兆”,還被封爲“赤輝公”,你敢喫?

直到宋代,唐律廢除,鯉魚這才找到了重新爲人民舌尖服務的機會。宋太祖趙匡胤還特別喜歡喫鯉魚,連他御駕親徵攻打北漢的時候,浩浩蕩蕩的隊伍裏還專門有人負責給他在大桶裏養鯉魚,以供隨時有活鯉享用。

豬也有過被“禁”的經歷。正德十四年(1519年),明武宗朱厚照突然下令禁止民間養豬,理由十分“充足”:“朱”與“豬”同音,何況我這個皇帝本人還屬豬!一時間,養豬的不行了,殺豬、喫豬更是不允許的,犯了罪一律充軍發配。當然,最後只是一場鬧劇,維持了3個月,草草收場。不過,朱厚照的“坦誠”還是很可愛的。

中國的飲食文化歷來講究“色、香、味”,其實,還有一個“形”,最簡單的諸如胡蘿卜雕朵花、糯米團子做成小刺蝟什么的。本來,講究一下菜餚的“形”,給就餐增添一些情趣並不爲過,然而當這“形”與驕奢淫逸和鋪張炫耀聯系在一起時,就走向了事物的反面。

南北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比較混亂的時期。這一時期的達官貴人們卻格外地重視所食之物的“形”,當時有句話叫“適口之外,皆爲悅目”,就是說除了喂嘴巴的那幾個菜之外,其余的不過都是爲了看起來賞心悅目(皆爲悅目之資)。

有一個“拼盤”是這樣的:魚肉壘成小山,山上有着許多的樹木,樹上棲息着五彩斑斕的鸞鳥與鳳凰……花花綠綠,琳琅滿目,目是“悅”了,可絕大部分東西最後只能是發餿發臭成爲垃圾(未及堂下,已同臭腐)。

展开全文

更讓人莫名其妙的是一種叫“雕卵”的喫法。所謂“雕卵”,就是在蛋殼上繪上精美的圖畫,然後煮熟剝了喫下。(《管子·奢侈》)

對此,那個小時候砸過缸的司馬光就批評說,食物本來是滿足人喫的,只要適合口味就是最好的了。現在把這些喫的東西拿來又是雕又是刻,當成了玩物,莫非是用眼睛來喫飯?

“理想”是個好東西,人人都有過。幾千年前的項羽想當始皇帝,我們小時候想當科學家、飛行員。歷史上,也有人把人生理想定位於能天天喫到最高級的飯菜。

西漢時期,有個叫主父偃的一度很得漢武帝欣賞,官至中大夫(皇帝的高級顧問)。主父偃年輕的時候就說:男子漢大丈夫活着的時候如果不能喫到用五只大鼎裝滿的美食,死了就幹脆扔進大鍋裏煮了算了!(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烹)此人雖然最後因獲罪掉了腦袋,畢竟也當過一陣子高官,品嘗到“五鼎食”是沒有問題的,可以“死而無憾”了。

豹胎與熊掌等,都被視爲珍品。唐人杜牧就有“歸來煮豹胎,饜飫不能飴”的詩句。這“豹胎”不是母豹腹中未出世的小豹,而是豹的胎盤(真不知“喫貨”們是如何找到這稀罕物的)。喫豹胎聽起來匪夷所思,但豹媽媽畢竟不會因爲胎盤被他人喫掉而添加更多痛苦。可還有一些喫法,聽起來就讓人毛骨悚然了:

(《歷史上的那些喫喫喝喝 一文來源《貴陽日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編輯:舒 銳

編審:肖 燕

籤發:田 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歷史上的那些喫喫喝喝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22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