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智瑾財經,作者|大釗
文|智瑾財經,作者|大釗
4月底,瑞幸咖啡創始人陸正耀發朋友圈恭喜庫迪咖啡已开出第2000家門店,選址爲重慶市九龍坡萬象裏。
自2022年10月22日福州首店开業以來,庫迪咖啡逆勢开拓全國市場。
截至今年2月在全國181個地級以上城市开設1300家店;
同月开打低價策略,开啓“百城千店咖啡狂歡節活動”,70余款產品最低售價9.9元/杯,還推出邀請新用戶0元免費喝咖啡等活動。
不管是早前的瑞幸咖啡,還是舌尖英雄,陸正耀創業始終堅信“唯快不破,狂飆突進”,這次,陸正耀正在試圖利用瑞幸的路子復制一個新的瑞幸。
對於未來的門店擴張計劃,庫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穎波透露:
“截至5月11日,公司營業的門店數已達2500家,加上裝修中的門店,我們預計到7月底門店總數將達到5000家。”
事實上,早在去年10月的聯營政策交流會上,庫迪咖啡就已野心勃勃,“2025年的目標門店數是10000家。”
當前,中國的咖啡市場潛力很大,機會也很多。但去年以來,各路咖啡、新茶飲品牌在價格上內卷得近乎瘋狂,咖啡單杯價格已經來到10元以內。
在售價如此低的前提下,房租、人工等成本卻逐年提高,對於一家連鎖咖啡店來說,如何盈利成了重中之重。
論开店,庫迪比瑞幸更猛
庫迪咖啡預計,到今年7月底店鋪數量將達到5000家店。
這兩個數字背後意味着:
自2022年10月开出首店後,庫迪咖啡在6個多月裏實現了2000家門店的目標;
同時,在未來的2個多月,庫迪的門店數會在現有基礎上翻一番。
而在當今的國內咖啡市場,能做到如此狂野的开店速度,可能只有瑞幸咖啡了。
截至目前,瑞幸門店數已經突破9500家,單月开店500家已是常態,正在朝着首個萬店咖啡品牌努力。
而庫迪之所以能有這樣的速度,主要有三點。
一是庫迪團隊的營銷推廣能力較強。
從方式方法上看,庫迪以有流量紅利的抖音爲核心陣營,輔之以小紅書、微博、微信自媒體等渠道。
同時洞察消費者需求,切中消費者“便宜是硬道理,產品不難喝”的心態。加上以世界杯阿根廷國家足球隊中國區贊助商,王者榮耀IP聯名等市場活動提升曝光。
最近的5月11日,庫迪還宣布將聯動墨西哥國寶藝術家FRIDA KAHLO的作品打造新品。一波操作下來,庫迪的品牌形象开始在消費者心中建立。
二是庫迪的加盟模式對加盟商更有吸引力。
以瑞幸創始人爲切入點,不僅“聲量”足夠大,而且加盟門檻不高、資金可控,推出的托管模式也減輕加盟商管理壓力,並且打出“虧損補貼”等較爲激進的加盟政策。所以目前聯營加盟商多以“陪跑”心理經營門店,短期盈利有難度,期待旺季到來實現門店盈利。
最後,獨特的“店中店”模式,也加速了庫迪开店的速度。
從類型上看,庫迪咖啡1000多家門店主要以快取店和店中店的小型門店爲主,店中店主要位於便利店、校園、寫字樓、餐廳內。
再加上咖啡本身就是一個極具成長性的消費賽道,首先咖啡是越喝越多的“上癮品”,其次國內人均咖啡因攝入量或者咖啡杯量低(滲透率低,對標成熟咖啡消費國家提升空間大),這些都讓咖啡在近些年收到資本的熱捧。
瑞幸財報所“展示”的高成長數據是客觀事實,更加激發了資本的熱情。
高速擴張背後
中國有句俗話叫“蘿卜快了不洗泥”,意思是說生意人在买賣好的時候,往往就不考慮商品的外觀和服務質量了。現在也比喻事情進行得快了,就不顧細節。
庫迪咖啡快速擴張的同時,其品控也是一個無法避开的話題,包括原料供應、庫存、配送效率等問題接連被曝出。
有媒體走訪市場並報道,庫迪各家加盟店的咖啡機五花八門,什么牌子都有,有進口的有國產的,有全自動的有半自動的。另外,庫迪咖啡豆、牛奶、糖、奶油等供應商,在業內口碑參差不齊。如咖啡豆供應商之一的王力咖啡,其主業實際更多是供應咖啡設備。其他領域的供應商也很少是國際大品牌的供應商。
其次,快速擴張也讓人員管理面臨更大挑战。
平安證券就在研報中指出,庫迪快速招聘大量人員後如何管理是一大挑战,而人員管理又涉及到產品品控和食品安全問題。
根據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已經出現了不少消費者對庫迪咖啡服務不滿的評論。而在專業餐飲行業數據平台“窄門餐眼”上,庫迪咖啡被收錄的全國541家門店,也僅有北京、上海的少數幾家門店獲得4分以上的評分,大多數門店都在4分以下,甚至有不少門店僅被打3分左右。
最後,庫迪咖啡的產品力也有待增強。
現在庫迪多款人氣產品與瑞幸高度相似主打系列化的奶咖和茶咖,瑞幸咖啡主打的明星大單品生椰拿鐵、生酪拿鐵、Dirty等也都出現在庫迪的菜單裏再加上價格區間也與瑞幸高度重合,未來競爭只會越來與激烈。而且以後提價後,產品吸引力也需要觀察。
這種咖啡產品线上的“拿來主義”,短期來看可以快速積累用戶、提升單量,但是長期來看,沒有自己的核心產品也就沒有可以與對手抗衡的“壁壘”。
衆所周知,瑞幸咖啡此前也遭遇過數次危機,而真正支持他們走出困境的還是獨特的產品塑造能力,類似“生椰拿鐵”“生酪拿鐵”這種大單品的打磨和對消費者喜好的精准把握,才是一個連鎖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因此,陸正耀主打的“輕運營”模式似乎並不適合庫迪咖啡本身,尤其是現磨咖啡本來對咖啡豆品質、產品質量、門店服務等多方面都有較高要求。大面積鋪开加盟店,可能會進一步放大庫迪在這些領域的力不從心。
內卷加劇,新品牌需穩步提速
就目前咖啡市場而言,無論是產品、價格還是體驗上的創新變化,可能都是品牌之間不斷內卷的結果。而內卷的出現,一方面說明咖啡市場確實火了起來,另一方面也說明咖啡市場品牌較多、競爭較爲激烈。
據CIC灼識咨詢發布的《2023年中國咖啡行業藍皮書》顯示,2022年,中國市場咖啡門店逾十萬家;
阿裏新服務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也指出,2021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規模達3817億元,同比增長27.2%;預計2025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元。
隨着衆多品牌紛紛入局,“低價”“大促”等成爲許多品牌擠佔市場的不二選擇,但低價的背後是難以維繼的商業運營邏輯。
據庫迪咖啡官網顯示,加盟建立一家庫迪咖啡需要支付設備費、固體廣告費、基礎裝修費等費用。根據不同業態,合作加盟標准和費用也不同。門檻最低的店中店,單店投資在11.5萬-14.3萬之間;
快取店的投資費用爲22.5萬,標准店爲29萬,門檻最高的品牌店則需要51萬。此外,加盟商還需繳納保證金和設計費,保證金統一標准5萬/店,設計費爲2000元至8000元不等。
而據平安證券研報的測算,庫迪咖啡單店前期固定投入約20-30萬,加上租金、人工、原材料、品牌定金和其它費用,第一年的總投入基本在40-60萬之間。這一單店的前期投入規模跟瑞幸、挪瓦或者其它线下茶飲業態其實沒有太大的差異。
據媒體數據,在正常單價15元/杯,且按照理想每天400杯銷量/店測算,加盟商不到3個月就能回本,若門店持續做9.9元/杯優惠券活動,回本時間則會拖到17個月(上述假設均不考慮總部抽成)。所以平安證券研報稱,目前庫迪加盟商尚需“陪跑”。
一位已經加盟庫迪咖啡的店主告訴我們,“門店开了三個多月,开業前期公司推出全場8.8元/杯活動,每杯的成本都在5-6元左右,基本沒有什么利潤。直到第三個月單杯價格來到9.9元後,才稍微有毛利產出。”
其實除了咖啡,公开信息顯示:
庫迪咖啡似乎是想做全時段多品類,咖啡+烘焙,西餐+酒水。從這樣的定位來看,似乎庫迪咖啡想要成爲“塞納左岸”那樣的咖啡西餐廳,但店中店、快取店等生態顯然並不具備這樣的空間和氛圍,在定位與生態的矛盾上庫迪咖啡還需要再思考。
與此同時,目前官網上的輕食西餐與新鮮烘焙均依然顯示“即將上市,敬請期待……”,在新品研發與上线方面,庫迪咖啡也許還需要加快腳步。
衆所周知,低價不會是常態,盈利才是考量一家企業的最終砝碼。
至於如何盈利,庫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穎波算了一筆账。
李穎波表示,一杯咖啡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房租、人工、水電雜費。而庫迪的原材料也就是咖啡豆爲100%阿拉比卡品種,產區包括埃塞、巴西、危地馬拉等,單杯的成本大概就是在2-2.5元之間;如果再加上牛奶或者其他風味創新,以及外包裝,成本會達到5.5元左右。
房租的單位成本如果以日均400杯來算的話,大概在1.22元-1.25元左右;人力成本上,機器取代了部分人力,會將人工成本控制在2元左右,然後再加上水電雜費大概在0.2元。
“所以一杯咖啡的成本不會超過9塊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數字。”李穎波如是說
在李穎波看來,咖啡的合理價格就是10元-15元。“這個價格帶意味着什么?就是聯營商有利潤,又對消費者有吸引力。”
事實上,10元-15元這個價格帶取中間值即12元,這個價格帶選取的十分微妙。
據窄門數據:
奶茶沒有12元價格帶產品,咖啡現在穩態模型中也沒有。但奶茶和咖啡都是高度同質化、低門檻、高成熟度的行業,擴店和漲價是目前行業獲利的主要方式,持續極致低價難以抵抗成本壓力,12元價格帶咖啡的出現恰好可以彌補這一價格區間消費者的需求,也可以以“薄利多銷”也的模式存活下去。
咖啡消費者小田說:
“從4月开始,北京三元橋附近的庫迪咖啡就开始漲價了,現在單杯的價格大概是11.9元-15.9元,優惠券和打折活動依然可以使用,折後價格基本在9.9元左右”。
作爲對比,2022年瑞幸咖啡的毛利率爲60%左右,按照單杯價格15元計算,成本大約6元。如果庫迪咖啡的成本與瑞幸一致,則仍有3元左右的毛利可賺。這也是庫迪得以在幾個月內狂开百余家門店的資本。
但想復制瑞幸的成功,可能也沒那么容易。
晚清大畫家吳昌碩曾說“學我,不能全像我。化我者生,破我者進,似我者死”。的確,那些一味模仿而不懂創新的人,與東施效顰無異,最終都會走向失敗。
參考資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庫迪咖啡,只學了瑞幸的皮毛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32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