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高端茶葉“諸侯”割據 竹葉青如何“突圍”?

高端茶葉“諸侯”割據 竹葉青如何“突圍”?

by admin - 2023-05-30 94 Views

2018年,竹葉青茶葉品牌創始人唐先洪放出豪言稱,要把竹葉青打造成“茶中茅台”,上一次喊出這一口號的應該是雲南大益茶業集團董事長吳遠之,其开創的“金融茶”曾令無數人爲之癲狂。

在中國茶葉界,想打造“茅台”的大有人在。只是在中國數萬家茶企中,終究還是沒有出現一家能夠與“茅台”相媲美的企業,反倒了形成了“群雄”爭霸,“諸侯”割據的競爭格局。

業內還有“中國數萬家茶企,敵不過一家立頓”說法,可見中國茶葉市場之散亂。而想在這一個市場中脫穎而出,其難度可想而知。

高端茶葉“諸侯”割據

英國學者艾倫·麥克法蘭的《綠色黃金:茶葉帝國》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在世界三大飲料中,只有茶葉成功地徵服了全世界。

茶起源於中國,關於茶文化的起源,自有“茶之爲飲,發乎於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興於唐,盛於宋,發展於明清”之說。鴉片战爭後,中國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中國近代茶業處於衰落時期,新中國成立後,茶業再次蓬勃發展起來。歷經上千年的發展,茶葉已成爲中國非常古老的一個行業。

作爲茶的發源地,中國南至海南島北至山東,全國有20個省市自治區產茶。目前,國家一級分爲4個茶區,即華南茶區、西南茶區、江南茶區、江北茶區。每一個茶區幾乎都有地方特色的茶葉,從中脫穎出衆多名茶。

江南茶區產茶歷史悠久,資源豐富,歷史名茶甚多,如西湖龍井、君山銀針、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等等,享譽國內外。江北茶區有信陽毛尖、六安瓜片、舒城蘭花茶、漢中仙毫、紫陽毛尖等;華南茶區有鐵觀音、黃金桂、滇紅、桂林毛尖、三峽龍井等;西南茶區有竹葉青、普洱茶等。

受大衆飲食習慣、口味偏好等因素影響,茶葉地域屬性極強,大衆在市場上購买時往往更關注茶葉產地、品種,這也導致中國名稱形成地方“割據”的競爭格局。

竹葉青如何“突圍”

展开全文

竹葉青產自峨眉山,這裏是中國大西南地區最重要的茶葉交易市場之一,位於峨眉山市雙福鎮場鎮大西南茶葉市場被譽爲“中國綠茶之都”。

峨眉山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域,山上雲霧多,日照少,溫度適宜,雨量充沛,擁有被世界氣象界著稱的“華西雨屏”氣象物候自然現象,奇特的自然氣候爲茶葉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除了先天優勢外,竹葉青的成長還有貴人相助。據悉,1964年4月20日,陳毅元帥一行途經四川,來到峨眉山時,在山腰的萬年寺憇息。老和尚泡了一杯新採的綠茶送到陳毅手裏,一股馨香撲鼻襲來,陳毅喝了兩口,味醇回甘、清香沁脾,頓覺心曠神怡,勞倦頓消,陳毅於是問到:“此茶啥個名字?”老和尚答:“還沒有名字呢!請首長賜個名字吧!”陳毅推辭,但在老和尚再三請求下,陳毅便說到:“我看這竹葉青茶形似竹葉,青秀悅目,就叫‘竹葉青’吧!”,竹葉青由此得名。

自此後,竹葉青茶在巴蜀地區流行开來,1987年峨眉山竹葉青茶廠成立,但由於經營不善淪爲貼牌工廠。1998年,趁着國企改革的東風,廠長唐先洪以15萬元的價格從樂山茶葉進出口公司收購了“竹葉青”商標,獲得了獨家使用權。

拿下“竹葉青”商標後,唐先洪重新組建公司,並开始下決心徹底解決商標歸屬問題。唐先洪以高山綠茶爲營銷噱頭切入高端市場,把低端的茶砍掉,只保留下“竹葉青”綠茶、“碧潭飄雪”花茶以及“君臨天下”紅茶。每個品牌推出“論道、靜心、品味”三個等級的茶葉,线上线下全國統一零售、明碼標價。

2018年,唐先洪放出豪言要做“茶中茅台”,還立下“5-10年完成百億營收”的宏大目標。在高端化的邏輯下,竹葉青價格不斷往上提,2022明前茶芽特級論道系列禮盒在天貓旗艦店售價爲2580元/盒(120g),一斤約要上萬元。

在營銷上,竹葉青也卯足了勁。2019年,竹葉青僅與分衆傳媒一家就籤下6億元的廣告投放,還邀請李宇春、李易峰成爲新的品牌代言人,廣告打得滿天飛。高端定位+高端價格+品牌傳播+經銷體系……一套組合拳打下了頗有當年吳遠之打造大益普洱茶的手法。

竹葉青在自稱“源自峨眉高山、連續15年高端綠茶中國銷量領先”,這樣的說法恐怕西湖龍井第一個表示不服,在當年竹葉青瀕臨破產的時候,西湖龍井就賣到了1500一斤。

實際上,同樣是綠茶,西湖龍井、碧螺春、信陽毛尖等名氣均在竹葉青之上。竹葉青雖貴爲四川十大名茶之一,但在歷年中國十大名茶評比中一直榜上無名,而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則多次入選。

時至今日,對於高端綠茶,不少消費者依然只認可西湖龍井、碧螺春等,竹葉青想要在這些傳統名茶的封鎖下向全國突圍,困難重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高端茶葉“諸侯”割據 竹葉青如何“突圍”?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34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