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美食100 流行餐單 辣條如何從“垃圾食品”變爲國民零食

辣條如何從“垃圾食品”變爲國民零食

by admin - 2023-05-30 104 Views

“上學時候每天能喫五毛錢一包的辣條,就覺得自己是人生贏家”,相信大家對這句話都會有些代入感。

辣條剛开始進入市場,俘獲的便是90和00後的芳心。麻辣鮮香的滋味不斷刺激年輕消費者的味蕾,是童年的味道,是伴隨着他們一路成長的“見證者”,也是早期零食的“引路人”。

辣條呢,在不知不覺間也成爲了零食屆的巨頭,記憶中令家長“談辣色變”的辣條怎么就成爲了國民零食呢?

01

兒時喜歡的“垃圾食品”

曾有健康隱患

現如今愛喫辣條的消費者依然是90後和00後居多,記憶中家長們對辣條抵觸的場景還歷歷在目,但依然不能阻擋年輕人對於辣條的喜愛,仿佛已經將辣條融入了自己的DNA。

展开全文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

辣條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遠大於自身的營養價值,早期辣條的價格便宜,低成本的小零食若想獲利,在生產環境及工人的生產標准上沒有國家標准可以參照。

再加上重油、重鹽、熱量高等非健康標籤,這些因素匯集起來就是一個易燃易爆的健康炸彈。

02

龍頭如何改變

對辣條的刻板印象

辣條雖然掀起了一場零食屆的浪潮,但食品安全問題顯然如鯁在喉,也給喜歡辣條的消費者心裏留下陰影。

我國早在2007-2022年期間頒布了五個關於調味面食品的規範文件,要求辣條在生產過程中,要保證生產環境與生產設備衛生、生產操作規範,並且按國家標准規範添加食品添加劑,但依然存在一個問題:消費者對辣條有着不健康的刻板印象。

現在的辣條早已撕去了“垃圾食品”的標籤,各大企業對於辣條的制作流程也是更加“內卷”。以衛龍和麻辣王子爲例,這兩家企業不僅在原料、口味和添加劑上都做了大幅優化,其營銷手段也讓人嘆爲觀止。

衛龍在14年已經啓用了全自動化的無菌生產車間,在19-21年共投入了近1.5億廣告,其中央視也爲衛龍“站了台”,挽回了一大批消費者。總體的營收趨勢在在上升,雖然2022年期間受疫情影響營收有所下滑,但幅度不大,剛好也說明了作爲龍頭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較強。

數據來自:衛龍財報

而麻辣王子的突圍手段更爲別出心裁,在3·15辣條行業被曝光時,麻辣王子主動敞开了生產工廠,打造了辣條行業首個制藥級別的潔淨車間,用制藥標准生產辣條,經受住了消費者的檢驗。

除此之外還組織了“趁青春表達愛”、“國際麻辣王爭霸賽”等營銷活動,开創獨立小包裝形式與年輕用戶實現深度互動,做的就是其他品牌不曾向消費者提供的差異化價值。

03

另闢蹊徑

鹽津鋪子一路狂飆

自2014年至今辣條的市場規模逐年擴張,未來的五年也有上漲趨勢,令不少企業紛紛入局,鹽津鋪子就是其中之一。

數據來自:艾瑞咨詢

被媒體譽爲“休闲零食自主制造第一股”的鹽津鋪子,經過幾年發展,已成爲了辣條行業的新勢力,2022年總營收達28.94億元,淨利潤達3.01億元,同比增長了99.86%,可謂一路狂飆。

數據來自:鹽津鋪子財報

不少網友產生了疑問,在已有衛龍和麻辣王子的行業巨頭情況下,後入局的鹽津鋪子又是如何另闢蹊徑,佔據市場一席之地的呢?

鹽津鋪子是以市場需求作爲研發的驅動力,按照“市場調研-研發-試產-試銷-量產”這樣的標准化流程進行工作。

這種模式的好處在於研發出的產品更能貼合消費者需求,對消費者的需求更加敏銳,短期內生產小批量產品投入市場進行調研,若市場反映情況不好則改進,若供不應求則加大生產投入市場。

除此之外,鹽津鋪子也一直把全渠道數字化建設作爲核心战略,在發展的初期對費用、營銷活動等關鍵因素作出嚴格管控,靈活應對市場情況。

回顧鹽津鋪子的“狂飆”,我們可以看出零食行業的銷售渠道層出不窮,但线上和线下渠道仍是企業逃不過的必修課,雖然現在线上渠道較熱,但线下渠道仍然是零食行業的立足之本。

從小零食到大產業是辣條行業正在迎來的蛻變,而健康化已經成爲了必然趨勢,企業若想做大做強離不开有競爭力的核心產品和高盈利的渠道。也許產品健康化+全渠道數字化建設是一套可以應對未來市場風險的組合拳,但唯有深化企業內功才是在未來市場中乘風破浪的通關密碼。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辣條如何從“垃圾食品”變爲國民零食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34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