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美股AI股概念股爆火,不少的華爾街機構也站出來警告當前對AI炒作的泡沫化問題,生成式AI(人工智能)的迅速崛起在華爾街掀起一股熱潮,AI概念股飆漲。以AI算力龍頭英偉達爲代表,一些企業短期急劇飆升的市值引發了AI是否已存在泡沫的爭論。對此,不少分析師發出“泡沫”警告,擔心重蹈二十世紀末互聯網泡沫的覆轍,但也有相關專家認爲,這股熱潮中,真正的AI不存在泡沫,AI將推動科技股繁榮。
1、“泡沫”擔憂
在AI累積的巨大漲幅中,市場似乎又嗅到了二十世紀末互聯網的狂歡,以及隨後泡沫破裂的氣息。市場开始質疑AI會不會是另一個泡沫。
美國商業新聞網站“市場觀察”29日報道稱,市場對人工智能的狂熱追捧,可能導致“泡沫”產生。報道還援引一位分析師的觀點稱,大型科技企業先後入場,都想分得一杯羹。但投入是巨大的,而收益卻遙遙無期,這是AI可能存在泡沫的原因。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29日報道,美國羅森伯格研究公司創始人兼總裁羅森伯格上周四警告說,AI掀起的投資熱潮讓人想起20世紀90年代末的互聯網泡沫。他認爲,人工智能股票的迅速上漲與當時互聯網繁榮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現在標普500指數中科技股的權重已高達27%,是2000年互聯網泡沫達到頂峰時的水平,(AI泡沫)很快就會以驚人的方式破滅。
《華爾街日報》29日報道,美國一家市場咨詢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康斯坦表示,長遠來看,AI的興起並不能促進生產力提高,這些漲勢就會面臨風險。康斯坦認爲,“整體經濟並沒有出現這些股價展示出的升勢,這讓我對它們的估值感到擔心。”報道稱,英偉達目前的市盈率達到了49倍,而微軟和Meta也分別達到了31倍和20倍。在這些科技股票的帶動下,標普500指數的平均市盈率達到18.9倍,整體估值已高於17.6的10年平均水平。
歐洲分析師也在警告“泡沫”風險。德國《圖片報》上周報道稱,AI股目前在股市佔主導地位。Meta、英偉達等是表現最好的,每個人都相信他們將繼續攀升,但專家警告不要過度興奮。德國一家金融公司的負責人菲舍爾稱,“這絕對是一個泡沫。”他解釋說,AI推高了科技巨頭的股價,但現在它們被高估了。他認爲,AI泡沫可能持續很長時間。這意味着,AI股伴隨着炒作可能會繼續上漲,然而風險在不斷增加,在某個時候可能會突然下跌。“只有少數股票拉動了整個市場,但廣大群衆根本沒有參與到這種向上運動中。”費舍爾說。
2、也有觀點表明圍繞人工智能的炒作是真實的
市場研究公司DataTrek Research表示,對人工智能(AI)的炒作尚未形成泡沫。隨着散戶投資者進一步湧入,科技股還有更多上漲空間。
市場研究公司DataTrek Research周三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對人工智能(AI)的炒作尚未形成泡沫,隨着散戶投資者進一步湧入,科技股還有更多上漲空間。
DataTrek的研究基於各種谷歌趨勢搜索查詢,結果顯示,關鍵詞“ChatGPT”的搜索興趣遠遠超過了比特幣,而關鍵詞“科技股”的搜索興趣繼續從2021年2月的峰值下降,當時高漲的科技股最終見頂。
DataTrek Research的聯合創始人傑西卡·拉貝(Jessica Rabe)指出,“對‘科技股’的興趣遠不及新冠大流行時代科技股泡沫時期的水平。”
根據Rabe的說法,這意味着機構投資者可能一直在推動近期AI相關科技股的上漲,如果散戶投資者更多地參與到這一領域,科技股還有很大的上漲潛力。
根據DataTrek Research周三的研究報告,盡管微軟、英偉達等科技巨頭年初至今大幅上漲,但圍繞人工智能的炒作是真實的,泡沫還沒有蔓延到股票市場。
這是因爲AI股概念股最近的上漲主要是由機構投資者推動,散戶投資者尚未湧入這一領域,他們仍未從2022年股市崩潰中恢復過來。隨着散戶們重新進入市場,AI股票還有更多上升空間。
該研究基於各種谷歌趨勢搜索查詢,關鍵詞“ChatGPT”遠遠超過了比特幣的搜索量,而關鍵詞“科技股”則從2021年2月的峰值繼續走低,當時高歌猛進的投機性科技股一度達到峰值。
這表明,投資者對“科技股”的興趣遠遠沒有達到疫情期間科技泡沫的水平。換句話說,還沒有足夠的散戶投資者被湧入大型科技股,泡沫尚未形成。
其次,AI對商業各方面的影響巨大,與最近圍繞元空間、加密貨幣和Web 3.0的科技趨勢炒作相比,人工智能具有真正的顛覆與變革性。
ChatGPT有更廣泛的應用,吸引力更持久,生成式AI將如何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生產,或擴大和縮小競爭護城河,還有待觀察,但生成式AI是自智能手機以來以來最大的潛在市場。換句話說,考慮到OpenAI和Alphabet最近推出的技術所能帶來的變革,圍繞AI的炒作是真實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AI掀起的投資熱潮是另一個泡沫?還是新一輪的科技革命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34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