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貨幣生態中,除了 DeFi、NFT 和遊戲之外,還有一類生態應用也是我比較關注的——那就是社交類應用。
說起社交類應用,恐怕我們腦海裏馬上會閃現出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產生的社交巨頭:騰訊、臉書、微博、推特、Discord 等等。
我把這些社交類應用統統稱爲 Web 2.0時代的社交應用。 這些 Web 2.0時代的應用伴隨着互聯網的誕生,幾乎成爲近20年來人們社交活動的剛需。
爲什么呢?
因爲互聯網對我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滲透進了我們社會的方方面面,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都在依賴互聯網,而人是社交動物,天生離不开社交。所以我們必然在這個新生態中需要新的社交工具進行溝通和聯接。
我相信隨着 Web 3.0的到來,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應用場景的出現,我們同樣需要因應新方式和新場景的社交工具和社交應用。
但具體到當下,我們似乎還感受不到我們需要什么新的社交方式和社交場景,也看不到有所謂基於 Web 3.0的新社交應用佔據頭條位置。
在某種程度上,Web 2.0的社交應用在現在的 Web 3.0生態中,依舊佔據搶眼、風騷的位置。
一個典型的現象就是:在 Web 3.0生態中,不管是 DeFi 愛好者、還是 NFT 愛好者還是遊戲愛好者,大家都在推特或者微信上發布消息,都在 Discord 中結社活動。
尤其是推特,它的頭像顯示功能對加密朋克和無聊猿的崛起起到了非常核心和關鍵的作用——這聽起來似乎有點諷刺:一個新生態和新應用的崛起在某種程度上依賴的是舊工具和舊方式。
但這就是無情的現實。所以盡管我們正在邁步進入 Web 3.0時代,但我們的社交方式卻依舊停留在 Web 2.0時代。
爲什么會出現這個現象呢?
我認爲最主要的是:現在的 Web 3.0應用在入門方式上還有較高的門檻,在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上還不夠復雜、不夠精細。
門檻較高就會限制用戶的進入和使用。
比如 DeFi。作爲一個完整的生態,盡管已經發展兩年了,但真正使用過的用戶依舊極其有限。不談圈外人,即便是我們很多讀者到現在可能仍然連基本的 Uniswap、AAVE 都沒有用過。
爲什么?
因爲使用門檻太高了:安裝錢包、上這些網站、與合約進行交互......這些步驟中幾乎每一步對普通用戶來說都是困難、都有摩擦力,都在減低用戶的使用熱情和興趣。
在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上不夠復雜、不夠精細就會限制新情景的出現,新情景不出現,新的需求就不會出現,新的需求不出現,自然新的工具也就不會出現。
我們同樣以 DeFi 爲例。現在絕大多數 DeFi 應用中,用戶基本上都是直接與應用本身進行交互,極少出現用戶和用戶之間的交互。沒有用戶和用戶之間的交互,社交場景就不會出現。
我們再看 NFT 尤其是頭像類 NFT 應用。
這算是目前 Web 3.0中最具有社交屬性的應用了。但目前這類應用中,社交場景基本局限在議題討論、投票和造勢。而針對這些場景,現有的 Web 2.0應用比如推特、微信和 Discord 等就足夠了,而且正好是發揮它們的專長,所以我們感覺不到需要什么新的社交方式,更不用說需要什么新的社交工具。
總而言之,用戶群體受限、應用場景沒有縱深,Web 3.0的社交場景要出現大爆發還任重道遠。
盡管道路是曲折的,但我認爲我們還是能夠根據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預先抓到一些苗頭。而當我們試圖抓住苗頭時,我們一定要把頭埋下,認真審視 Web 3.0本身的特點和個性。
我相信 Web 3.0的社交場景和社交工具一定是基於 Web 3.0原生態的。而要基於 Web 3.0的原生態,那它就必須基於 Web 3.0的基因。
那么 Web 3.0的基因是什么?
我認爲是地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Web 3.0社交應用的展望(一)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3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