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外匯投資點評 關於以太坊合並後分叉,你需要了解的信息

關於以太坊合並後分叉,你需要了解的信息

by admin - 2022-08-12 112 Views

前天關於以太坊分叉的文章發表後,沒想到很多讀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看來關注這個事件的讀者遠比我想象的要多,而且關注的程度也比我想象的要高。

今天我仔細回復一下大家提出的一些典型問題。

1、分叉後出現的是哪兩條鏈?

我們現在所使用的以太坊是基於 PoW(工作量證明)的共識機制,如果這次以太坊合並後被分叉,就會出現兩條以太坊的鏈:一條是現在仍然使用的這條鏈,也即是基於 PoW 的以太坊,另外一條是 V 神及以太坊基金會推動的基於 PoS(權益證明)的以太坊。

這兩條鏈哪一條會被命名爲新鏈,哪一條會被命名爲舊鏈,恐怕要看屆時市場的共識,因此我們現在很難用新鏈和舊鏈來命名哪條鏈,所以在這篇文章裏,我用 ETH-PoW 標識基於 PoW 的那條鏈,用 ETH-PoS 標識基於 PoS 的那條鏈。

2、分叉後我們會有什么資產?

屆時但凡手裏持有現在這個以太幣的投資者都會同時獲得兩份等額的資產:一份是 ETH-PoS 上的幣;另一份是 ETH-PoW 上的幣。投資者現在有的任何以太坊生態中的幣(包括以太幣、DeFi 代幣、NFT 代幣)都會同等映射到這兩條鏈上。

比如在分叉前我有1個 ETH、1個 UNI、1個無聊猿、1個加密朋克。那么分叉後,我會有2個 ETH、2個 UNI、2個無聊猿和2個朋克。這些資產中其中一個在 ETH-PoS 這條鏈上,另一個在 ETH-PoW 上。

3、怎么才能拿到分叉的幣?

如果我們的以太幣和 DeFi 代幣在分叉前存在中心化交易所,並且這些中心化交易所支持分叉的幣,那么大概率分叉後,我們會在自己中心化交易所的账戶中看到兩份幣出現。我們想賣掉哪一份,直接就可以在交易所賣掉。

但如果我們的以太幣和 DeFi 代幣在分叉前是存在自己的錢包裏,那么分叉後,另外一份分叉幣則需要我們自己手動操作才能領取到。

要注意的是,上面這個狀況只針對以太幣和 DeFi 代幣而言。對於 NFT,基本上投資者都需要自己手動操作才能領到兩份。具體這個手動操作是怎么操作呢?到時要看各個錢包的表態和聲明。

但這是不是說爲了圖方便,我們要把自己手裏的資產都轉到中心化交易所呢?我建議大家一定要謹慎,我自己是不會這樣做的。

4、哪條鏈會大概率勝出?

這兩條鏈最終哪一條會被市場認可並繼續發展下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以太坊生態中的頂流項目尤其是 DeFi 項目的選擇。

大家如果想查看各個頂流項目對此的表態,可以上它們的推特或者官網看它們的聲明。我相信所有的頂流項目一定或早或晚會公开發表自己的聲明。

目前已經有幾大頂流項目清晰地表明了態度,包括 USDT 和 USDC 等都明確表示支持 ETH-PoS。因此我相信最終 ETH-PoS 會被市場認可爲正宗,而 ETH-PoW 在一陣風潮過後,最終會沉寂下去。

所以我自己會選擇繼續持有 ETH-PoS 這條鏈的以太幣以及這條鏈上所有的資產(包括各類 DeFi 項目的 ERC-20 代幣和各類 NFT 項目的 ERC-721 或 ERC-1155 代幣),而賣掉另外一條鏈上的資產(包括那條鏈上的以太幣、ERC-20 代幣、ERC-721 或1155代幣)。

 5、關於定投

在分叉前,我們的定投可以繼續按計劃進行:如果看好以太坊的長期發展,並且以太坊的定投價低於我們設定的定投價,那就繼續定投。

在分叉後,我們的定投就要看自己更看好哪一條鏈。我自己會更看好 ETH-PoS,所以在分叉後,我會繼續定投 ETH-PoS,而忽略掉 ETH-PoW。

6 、關於 ENS

ENS 是 ERC-721 資產,也即是一種 NFT。所以在分叉後,但凡在分叉前持有 ENS 的,在分叉後同樣會持有兩份 ENS,一份在 ETH-PoS 上,另一份在 ETH-PoW 上。

這兩個 ENS 只能用在各自的鏈上,不能互通互用。比如我在 ETH-PoS 鏈上的 ENS 就只能映射 ETH-PoS 上的地址;我在 ETH-PoW 上的 ENS 就只能映射 ETH-PoW 上的地址。

而到底哪個 ENS 會被認可爲正宗,並繼續發展它未來的生態,同樣要看 ENS 團隊支持哪條鏈。我相信大概率 ENS 團隊會支持 ETH-POS。

最後,我認爲這場所謂的分叉只是插曲,它不大會影響以太坊未來的發展。至於以太坊短期內會不會受分叉的影響,這個就很難判斷了,即使有影響,我想也只是短暫的。 以太坊的未來依舊光明和無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關於以太坊合並後分叉,你需要了解的信息

地址:https://www.100economy.com/article/4571.html